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深度】美國大選前,巴以能停火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深度】美國大選前,巴以能停火嗎?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對界面新聞說,以色列與哈馬斯在美國大選前達成停火的可能性很小。

2024年10月24日,以色列軍方稱以軍對位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的黎真主黨據點進行打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安晶

編輯|劉海川

本周,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再次訪問以色列、約旦、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中東國家。這也是自2023年10月7日的本輪巴以沖突以來,布林肯第11次訪問中東。

目前距離11月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僅剩不到兩周。在大選前促成巴以停火為民主黨約瑟夫·拜登政府加分、提振民主黨支持率,是布林肯中東行的主要目的。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之死被美國視為巴以停火的新契機。美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同時敦促以色列、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抓住這一機會。

以色列一方面放出信號稱其正在考慮埃及提議的兩周臨時停火,另一方面開始推行“將軍計劃”,準備切斷人道主義物資運輸、完全圍困加沙地帶北部,迫使哈馬斯投降。

在黎巴嫩,以軍對黎南部的地面進攻已進入第4周,目前推進緩慢。除地面行動之外,以色列對黎沿海南部城市提爾發動空襲,同時密集轟炸黎首都貝魯特附近的真主黨據點。以軍方本周宣布,可能繼任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之位的真主黨執行委員會負責人哈希姆·薩菲丁在空襲中喪生。

就在以色列多線作戰之際,哈馬斯完成了領導層重組。這一次,該組織放棄推選單一的繼任者,選擇讓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的5人委員會暫時擔任領導職責。

高層連續遭清洗的黎巴嫩真主黨則繼續展示反擊能力,在10月23日一天內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130多枚火箭彈。當天,以色列特拉維夫拉響防空警報,正準備離開以色列的布林肯被迫在酒店避難。

加沙沖突和黎以沖突沒有任何減弱跡象,巴以能否如美國所愿在大選前達成停火?

2024年10月22日,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民眾逃離加沙地帶北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色列的打算

以色列官員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透露,上周末,埃及新上任的情報總局局長哈桑·拉沙德向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局長羅南·巴爾提議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兩周臨時停火,換取哈馬斯釋放約6名以色列人質。

這是拉沙德出任埃及情報局長后首次與以色列官員會談,他提議的兩周停火時間也剛好能覆蓋美國總統大選投票。

以色列安全內閣隨后討論了埃及的臨時停火提議,但尚未批準該提議。以色列防長約亞夫·加蘭特支持臨時停火,以色列內閣的兩名極右翼代表——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和財政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反對。

布林肯本周二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會談時再次敦促以色列抓住辛瓦爾喪生的機會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布林肯還提到了被批為種族清洗的“將軍計劃”,警告以色列不得切斷對加沙北部的人道主義物資運輸。

“將軍計劃”最初于今年9月由以色列非政府機構預備役指揮官和士兵論壇發布。該計劃認為,僅靠軍事力量無法徹底消滅哈馬斯。要防止哈馬斯自我修復,以色列需要破壞讓哈馬斯耐以生存的4大因素:資金、招募成員的能力、物資供應和加入哈馬斯的動機。

為阻止哈馬斯重建,計劃提出了兩步走方案。第一步將加沙北部的居民全部遷出,預計將花費1周;第二步將加沙北部變成一個完全封閉的軍事區。為封鎖該地區,以色列需要禁止人員出入和物資運入。任何仍留在加沙北部的人士將被視為戰斗人員,下場只有投降或者餓死。

目前加沙北部有約40萬巴勒斯坦人,大部分此前被迫前往加沙南部避難。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ReliefWeb上周發布的信息顯示,以色列已經禁止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北部。由于以色列的封鎖,加沙北部有20萬人連續10天沒有食品和飲水供應。

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副主席埃蘭·埃齊翁本周接受《以色列時報》采訪時透露,內塔尼亞胡的安全內閣已經秘密批準了“將軍計劃”。而周二在與布林肯會面時,內塔尼亞胡堅決否認以色列實施“將軍計劃”。但美國官員透露,布林肯要求內塔尼亞胡公開反對“將軍計劃”時,內塔尼亞胡采取了回避態度。

除了封鎖加沙北部,以色列也執意控制加沙南部與埃及交界的“費城走廊”,從而控制加沙的所有陸路邊界。在這樣的背景下,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對界面新聞表示,以色列與哈馬斯在美國大選前達成停火的可能性很小。

鄒志強指出,以色列完全沒有停火的意愿而是想抓住在戰場上的勝利繼續完成目標,“目前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和黎巴嫩的目標都尚未實現。”以色列此前為加沙行動設定的目標為消滅哈馬斯及其軍事能力、帶人質回家、讓加沙地帶去軍事化確保該地帶不再威脅以色列安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認為,布林肯現在訪問中東推進巴以停火談判有“作秀”成分,目的是在美國大選前顯示民主黨政府在加沙問題上有所作為,屬于拉選票之舉。

“從以色列的政治盤算來看,特別是內塔尼亞胡自己的考量,以色列不大可能在美國大選前把巴以談判的成果交給美國民主黨政府。”秦天指出,以色列與哈馬斯在美國大選前達成停火是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送上大禮。但內塔尼亞胡與哈里斯和拜登之間存在嫌隙,拜登此前公開批評內塔尼亞胡、近期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計劃遭泄露,都讓內塔尼亞胡不愿白白為哈里斯競選助力。

秦天認為,等美國新總統出爐后,無論是哈里斯上位還是特朗普再次當選,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都能有助以色列改善與美國新政府的關系。

鄒志強補充,即便以色列出乎意料同意在美國大選期間短暫停火,也是以色列的權宜之計。一方面可以換回部分人質,另一方面是給美國一個交代,對加沙總體的和平很難產生決定性作用。

哈馬斯新領導層

從7月到10月的短短三個月內,哈馬斯先后有兩任領導人喪生。哈里斯官員接受法新社采訪時透露,明年3月的哈馬斯領導層選舉前,該組織不會指派新的單一繼任者,而是由位于多哈的5人委員會暫時領導哈馬斯。

該委員會成立于哈馬斯前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7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刺身亡之后。委員會成員分別為哈馬斯在加沙的代表且參與停火談判的哈利勒·哈亞、約旦河西岸代表扎赫爾·賈巴林、海外代表兼哈馬斯創始人之一的哈立德·邁沙阿勒。

另外兩人為哈馬斯舒拉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達爾維什和哈馬斯政治局秘書,政治局秘書的身份從未對外公布。

這5人中,資歷最深的是海外代表兼哈馬斯創始人之一的邁沙阿勒。他從1996年到2017年領導哈馬斯政治局長達21年,是哈馬斯的核心人物之一。但邁沙阿勒與本月被以軍打死的辛瓦爾政見不同,他與伊朗和敘利亞存在嫌隙、與土耳其和卡塔爾關系良好。在敘利亞內戰中,邁沙阿勒支持敘利亞的反政府武裝。與其他哈馬斯高層一樣,邁沙阿勒也曾多次遭到以色列暗殺。

辛瓦爾喪生后,他的副手、代表哈馬斯參與停火談判的哈亞是呼聲最高的繼任者。哈亞被稱為辛瓦爾少數真正信賴的人之一,他還得到了辛瓦爾的前任哈尼亞的信任,被視為哈尼亞的弟子。在哈馬斯之外,哈亞與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保持了良好關系。

在停火問題上,哈亞的表態曾比辛瓦爾溫和。今年4月接受美聯社采訪時,哈亞稱如果巴勒斯坦得以建國,哈馬斯愿意與以色列停火至少5年,并愿意解散該組織的軍事分支轉型為政黨。

但在辛瓦爾喪生后,哈亞誓言辛瓦爾之死將激勵哈馬斯繼續戰斗。他宣布除非以色列從加沙撤軍、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囚犯,否則哈馬斯不會釋放人質。

另一個關鍵人物、辛瓦爾的弟弟穆罕默德·辛瓦爾并沒有出現在5人委員會名單中。但穆罕默德是哈馬斯下屬武裝部隊卡桑旅的資深指揮官,很少公開露面。

以色列認為他在過去25年深度參與哈馬斯的軍事運作,是該組織武裝分支的重要成員。以軍把穆罕默德視為比其兄辛瓦爾更為強硬的人物,多次對其實施清除行動。2014年穆罕默德一度被宣布死亡,但去年,他在加沙與以色列交界的地道中現身。

鄒志強表示,哈馬斯的領導層改為委員會是為了應對以色列定點清除核心領導人的威脅,避免新領導人再次喪生。由于委員會成員主要位于多哈,新領導層更多將負責政治、外交領導,軍事方面還需依靠哈馬斯在加沙殘存的武裝力量。他指出,雖然辛瓦爾死后哈馬斯反擊的組織性可能有所削弱,但從以色列裝甲旅旅長遇襲身亡來看,該組織依然在保持作戰。

秦天分析,在哈馬斯推出的5人委員會中,海外分支的代表更多,有成員負責對外聯絡、還有直接參與和以色列的非直接停火談判。委員會的成員構成再加上強硬派代表辛瓦爾的喪生,讓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加沙停火談判的希望在加大。

“我認為這種分析不是沒有道理,但加沙停火問題需要回歸基本事實,也就是旁觀者很著急,但當事方推進談判的困難很大。”秦天指出,雖然埃及、卡塔爾等斡旋方一直急于讓巴以停火,但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存在深刻矛盾:以色列要長期保持對加沙的軍事控制、不能容忍哈馬斯卷土重來;哈馬斯則想通過停火談判解決自身的生存危機,一定要讓以色列撤出加沙。

因此無論哈馬斯的領導層出現何種變化、立場是否更加溫和,巴以停火談判中的基本矛盾依然難以解決,哈馬斯難以在根本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

黎以沖突長期化?

在與哈馬斯作戰之時,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了有限地面進攻,派出了約1.5萬士兵。本輪巴以沖突以來,黎巴嫩真主黨幾乎每天在邊境地區與以色列交火。內塔尼亞胡尋求“從根本上改變”以色列北部邊境的安全形勢,迫使黎巴嫩真主黨撤到利塔尼河以北。

全長140公里的利塔尼河是黎巴嫩最長的河流,也是該國重要的灌溉和飲用水來源。利塔尼河主要流向為南北向,但有部分因高山阻隔而轉向西,最終以東西走向流入地中海。

利塔尼河。

利塔尼河的東西走向段與“藍線”(黎以臨時邊界)平行,距離“藍線”約30公里。“藍線”全長120公里,是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后由聯合國劃定的黎以臨時停火線。在此前的黎以沖突中,以色列多次控制過利塔尼河以南地區。

根據2006年聯合國安理會的第1701號決議,在利塔尼河南岸到“藍線”之間的區域內,只有黎巴嫩政府能部署武裝人員和武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負責在該地區監督停火以及以色列從黎南部撤軍。

圖片來源: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但該決議并沒有得到完全執行。黎巴嫩真主黨繼續在利塔尼河南岸建軍事據點,黎巴嫩政府也指控以色列數千次違反1701號決議,向黎南部派無人機和戰機。

以色列在本月對黎南部發動地面進攻后,駐扎在當地的聯黎部隊也遭到以軍襲擊,導致多名維和人員受傷。《金融時報》最新披露的機密報告顯示,以色列國防軍對聯黎部隊發動了10多次襲擊。以軍被指強行闖入有聯合國標志的基地,并涉嫌使用白磷導致15名維和人員受傷。目前聯合國在該地區駐有1萬名維和人員,成員來自50個國家。

聯黎部隊遇襲后,部分黎巴嫩官員指責以色列有意把聯黎部隊與黎巴嫩真主黨一起趕出利塔尼河南岸,以效仿在加沙的操作、在黎南部設立緩沖區。除利塔尼河地區之外,以色列還要求黎巴嫩居民撤至阿瓦利河以北。而阿瓦利河位于利塔尼河以北,距離“藍線”約60公里,從“藍線”到阿瓦利河覆蓋了黎國土面積的約三分之一。

鄒志強指出,以色列在黎南部的地面軍事行動仍處于初級階段,以軍想在黎巴嫩南部設立緩沖區非常困難。一方面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南部山區修建了復雜的地道系統;另一方面聯黎部隊也在黎南部行動,以色列想設立緩沖區在國際法上存在問題。

遭以軍襲擊后,聯黎部隊已經宣布不會撤退。秦天指出,聯黎部隊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授權,而安理會無意改變授權。以色列今后將不得不在聯黎部隊存在的情況下繼續與黎巴嫩真主黨作戰。

他預測,聯黎部隊遇襲的情況還會不斷發生,但由于部隊中有來自法國、英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的士兵,以色列之后將有所控制、避免與聯黎部隊摩擦升級。

“毫無疑問黎巴嫩真主黨將像哈馬斯一樣持續抵抗以色列,這也意味著以色列在黎南部需要長期保持駐軍或者安全存在,實際上也就是黎以沖突的長期化。”秦天表示,如今黎以沖突已經開始逐漸獨立于巴以沖突之外,加沙是否停火已經不再是黎巴嫩真主黨停止行動的標準。

“悲觀來看,美國新總統上任時,巴以沖突和黎以沖突可能還在繼續。”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深度】美國大選前,巴以能停火嗎?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對界面新聞說,以色列與哈馬斯在美國大選前達成停火的可能性很小。

2024年10月24日,以色列軍方稱以軍對位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的黎真主黨據點進行打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安晶

編輯|劉海川

本周,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再次訪問以色列、約旦、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中東國家。這也是自2023年10月7日的本輪巴以沖突以來,布林肯第11次訪問中東。

目前距離11月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僅剩不到兩周。在大選前促成巴以停火為民主黨約瑟夫·拜登政府加分、提振民主黨支持率,是布林肯中東行的主要目的。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之死被美國視為巴以停火的新契機。美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同時敦促以色列、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抓住這一機會。

以色列一方面放出信號稱其正在考慮埃及提議的兩周臨時停火,另一方面開始推行“將軍計劃”,準備切斷人道主義物資運輸、完全圍困加沙地帶北部,迫使哈馬斯投降。

在黎巴嫩,以軍對黎南部的地面進攻已進入第4周,目前推進緩慢。除地面行動之外,以色列對黎沿海南部城市提爾發動空襲,同時密集轟炸黎首都貝魯特附近的真主黨據點。以軍方本周宣布,可能繼任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之位的真主黨執行委員會負責人哈希姆·薩菲丁在空襲中喪生。

就在以色列多線作戰之際,哈馬斯完成了領導層重組。這一次,該組織放棄推選單一的繼任者,選擇讓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的5人委員會暫時擔任領導職責。

高層連續遭清洗的黎巴嫩真主黨則繼續展示反擊能力,在10月23日一天內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130多枚火箭彈。當天,以色列特拉維夫拉響防空警報,正準備離開以色列的布林肯被迫在酒店避難。

加沙沖突和黎以沖突沒有任何減弱跡象,巴以能否如美國所愿在大選前達成停火?

2024年10月22日,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民眾逃離加沙地帶北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色列的打算

以色列官員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透露,上周末,埃及新上任的情報總局局長哈桑·拉沙德向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局長羅南·巴爾提議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兩周臨時停火,換取哈馬斯釋放約6名以色列人質。

這是拉沙德出任埃及情報局長后首次與以色列官員會談,他提議的兩周停火時間也剛好能覆蓋美國總統大選投票。

以色列安全內閣隨后討論了埃及的臨時停火提議,但尚未批準該提議。以色列防長約亞夫·加蘭特支持臨時停火,以色列內閣的兩名極右翼代表——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和財政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反對。

布林肯本周二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會談時再次敦促以色列抓住辛瓦爾喪生的機會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布林肯還提到了被批為種族清洗的“將軍計劃”,警告以色列不得切斷對加沙北部的人道主義物資運輸。

“將軍計劃”最初于今年9月由以色列非政府機構預備役指揮官和士兵論壇發布。該計劃認為,僅靠軍事力量無法徹底消滅哈馬斯。要防止哈馬斯自我修復,以色列需要破壞讓哈馬斯耐以生存的4大因素:資金、招募成員的能力、物資供應和加入哈馬斯的動機。

為阻止哈馬斯重建,計劃提出了兩步走方案。第一步將加沙北部的居民全部遷出,預計將花費1周;第二步將加沙北部變成一個完全封閉的軍事區。為封鎖該地區,以色列需要禁止人員出入和物資運入。任何仍留在加沙北部的人士將被視為戰斗人員,下場只有投降或者餓死。

目前加沙北部有約40萬巴勒斯坦人,大部分此前被迫前往加沙南部避難。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ReliefWeb上周發布的信息顯示,以色列已經禁止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北部。由于以色列的封鎖,加沙北部有20萬人連續10天沒有食品和飲水供應。

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副主席埃蘭·埃齊翁本周接受《以色列時報》采訪時透露,內塔尼亞胡的安全內閣已經秘密批準了“將軍計劃”。而周二在與布林肯會面時,內塔尼亞胡堅決否認以色列實施“將軍計劃”。但美國官員透露,布林肯要求內塔尼亞胡公開反對“將軍計劃”時,內塔尼亞胡采取了回避態度。

除了封鎖加沙北部,以色列也執意控制加沙南部與埃及交界的“費城走廊”,從而控制加沙的所有陸路邊界。在這樣的背景下,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對界面新聞表示,以色列與哈馬斯在美國大選前達成停火的可能性很小。

鄒志強指出,以色列完全沒有停火的意愿而是想抓住在戰場上的勝利繼續完成目標,“目前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和黎巴嫩的目標都尚未實現。”以色列此前為加沙行動設定的目標為消滅哈馬斯及其軍事能力、帶人質回家、讓加沙地帶去軍事化確保該地帶不再威脅以色列安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認為,布林肯現在訪問中東推進巴以停火談判有“作秀”成分,目的是在美國大選前顯示民主黨政府在加沙問題上有所作為,屬于拉選票之舉。

“從以色列的政治盤算來看,特別是內塔尼亞胡自己的考量,以色列不大可能在美國大選前把巴以談判的成果交給美國民主黨政府。”秦天指出,以色列與哈馬斯在美國大選前達成停火是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送上大禮。但內塔尼亞胡與哈里斯和拜登之間存在嫌隙,拜登此前公開批評內塔尼亞胡、近期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計劃遭泄露,都讓內塔尼亞胡不愿白白為哈里斯競選助力。

秦天認為,等美國新總統出爐后,無論是哈里斯上位還是特朗普再次當選,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都能有助以色列改善與美國新政府的關系。

鄒志強補充,即便以色列出乎意料同意在美國大選期間短暫停火,也是以色列的權宜之計。一方面可以換回部分人質,另一方面是給美國一個交代,對加沙總體的和平很難產生決定性作用。

哈馬斯新領導層

從7月到10月的短短三個月內,哈馬斯先后有兩任領導人喪生。哈里斯官員接受法新社采訪時透露,明年3月的哈馬斯領導層選舉前,該組織不會指派新的單一繼任者,而是由位于多哈的5人委員會暫時領導哈馬斯。

該委員會成立于哈馬斯前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7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刺身亡之后。委員會成員分別為哈馬斯在加沙的代表且參與停火談判的哈利勒·哈亞、約旦河西岸代表扎赫爾·賈巴林、海外代表兼哈馬斯創始人之一的哈立德·邁沙阿勒。

另外兩人為哈馬斯舒拉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達爾維什和哈馬斯政治局秘書,政治局秘書的身份從未對外公布。

這5人中,資歷最深的是海外代表兼哈馬斯創始人之一的邁沙阿勒。他從1996年到2017年領導哈馬斯政治局長達21年,是哈馬斯的核心人物之一。但邁沙阿勒與本月被以軍打死的辛瓦爾政見不同,他與伊朗和敘利亞存在嫌隙、與土耳其和卡塔爾關系良好。在敘利亞內戰中,邁沙阿勒支持敘利亞的反政府武裝。與其他哈馬斯高層一樣,邁沙阿勒也曾多次遭到以色列暗殺。

辛瓦爾喪生后,他的副手、代表哈馬斯參與停火談判的哈亞是呼聲最高的繼任者。哈亞被稱為辛瓦爾少數真正信賴的人之一,他還得到了辛瓦爾的前任哈尼亞的信任,被視為哈尼亞的弟子。在哈馬斯之外,哈亞與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保持了良好關系。

在停火問題上,哈亞的表態曾比辛瓦爾溫和。今年4月接受美聯社采訪時,哈亞稱如果巴勒斯坦得以建國,哈馬斯愿意與以色列停火至少5年,并愿意解散該組織的軍事分支轉型為政黨。

但在辛瓦爾喪生后,哈亞誓言辛瓦爾之死將激勵哈馬斯繼續戰斗。他宣布除非以色列從加沙撤軍、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囚犯,否則哈馬斯不會釋放人質。

另一個關鍵人物、辛瓦爾的弟弟穆罕默德·辛瓦爾并沒有出現在5人委員會名單中。但穆罕默德是哈馬斯下屬武裝部隊卡桑旅的資深指揮官,很少公開露面。

以色列認為他在過去25年深度參與哈馬斯的軍事運作,是該組織武裝分支的重要成員。以軍把穆罕默德視為比其兄辛瓦爾更為強硬的人物,多次對其實施清除行動。2014年穆罕默德一度被宣布死亡,但去年,他在加沙與以色列交界的地道中現身。

鄒志強表示,哈馬斯的領導層改為委員會是為了應對以色列定點清除核心領導人的威脅,避免新領導人再次喪生。由于委員會成員主要位于多哈,新領導層更多將負責政治、外交領導,軍事方面還需依靠哈馬斯在加沙殘存的武裝力量。他指出,雖然辛瓦爾死后哈馬斯反擊的組織性可能有所削弱,但從以色列裝甲旅旅長遇襲身亡來看,該組織依然在保持作戰。

秦天分析,在哈馬斯推出的5人委員會中,海外分支的代表更多,有成員負責對外聯絡、還有直接參與和以色列的非直接停火談判。委員會的成員構成再加上強硬派代表辛瓦爾的喪生,讓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加沙停火談判的希望在加大。

“我認為這種分析不是沒有道理,但加沙停火問題需要回歸基本事實,也就是旁觀者很著急,但當事方推進談判的困難很大。”秦天指出,雖然埃及、卡塔爾等斡旋方一直急于讓巴以停火,但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存在深刻矛盾:以色列要長期保持對加沙的軍事控制、不能容忍哈馬斯卷土重來;哈馬斯則想通過停火談判解決自身的生存危機,一定要讓以色列撤出加沙。

因此無論哈馬斯的領導層出現何種變化、立場是否更加溫和,巴以停火談判中的基本矛盾依然難以解決,哈馬斯難以在根本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

黎以沖突長期化?

在與哈馬斯作戰之時,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了有限地面進攻,派出了約1.5萬士兵。本輪巴以沖突以來,黎巴嫩真主黨幾乎每天在邊境地區與以色列交火。內塔尼亞胡尋求“從根本上改變”以色列北部邊境的安全形勢,迫使黎巴嫩真主黨撤到利塔尼河以北。

全長140公里的利塔尼河是黎巴嫩最長的河流,也是該國重要的灌溉和飲用水來源。利塔尼河主要流向為南北向,但有部分因高山阻隔而轉向西,最終以東西走向流入地中海。

利塔尼河。

利塔尼河的東西走向段與“藍線”(黎以臨時邊界)平行,距離“藍線”約30公里。“藍線”全長120公里,是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后由聯合國劃定的黎以臨時停火線。在此前的黎以沖突中,以色列多次控制過利塔尼河以南地區。

根據2006年聯合國安理會的第1701號決議,在利塔尼河南岸到“藍線”之間的區域內,只有黎巴嫩政府能部署武裝人員和武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負責在該地區監督停火以及以色列從黎南部撤軍。

圖片來源: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但該決議并沒有得到完全執行。黎巴嫩真主黨繼續在利塔尼河南岸建軍事據點,黎巴嫩政府也指控以色列數千次違反1701號決議,向黎南部派無人機和戰機。

以色列在本月對黎南部發動地面進攻后,駐扎在當地的聯黎部隊也遭到以軍襲擊,導致多名維和人員受傷。《金融時報》最新披露的機密報告顯示,以色列國防軍對聯黎部隊發動了10多次襲擊。以軍被指強行闖入有聯合國標志的基地,并涉嫌使用白磷導致15名維和人員受傷。目前聯合國在該地區駐有1萬名維和人員,成員來自50個國家。

聯黎部隊遇襲后,部分黎巴嫩官員指責以色列有意把聯黎部隊與黎巴嫩真主黨一起趕出利塔尼河南岸,以效仿在加沙的操作、在黎南部設立緩沖區。除利塔尼河地區之外,以色列還要求黎巴嫩居民撤至阿瓦利河以北。而阿瓦利河位于利塔尼河以北,距離“藍線”約60公里,從“藍線”到阿瓦利河覆蓋了黎國土面積的約三分之一。

鄒志強指出,以色列在黎南部的地面軍事行動仍處于初級階段,以軍想在黎巴嫩南部設立緩沖區非常困難。一方面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南部山區修建了復雜的地道系統;另一方面聯黎部隊也在黎南部行動,以色列想設立緩沖區在國際法上存在問題。

遭以軍襲擊后,聯黎部隊已經宣布不會撤退。秦天指出,聯黎部隊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授權,而安理會無意改變授權。以色列今后將不得不在聯黎部隊存在的情況下繼續與黎巴嫩真主黨作戰。

他預測,聯黎部隊遇襲的情況還會不斷發生,但由于部隊中有來自法國、英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的士兵,以色列之后將有所控制、避免與聯黎部隊摩擦升級。

“毫無疑問黎巴嫩真主黨將像哈馬斯一樣持續抵抗以色列,這也意味著以色列在黎南部需要長期保持駐軍或者安全存在,實際上也就是黎以沖突的長期化。”秦天表示,如今黎以沖突已經開始逐漸獨立于巴以沖突之外,加沙是否停火已經不再是黎巴嫩真主黨停止行動的標準。

“悲觀來看,美國新總統上任時,巴以沖突和黎以沖突可能還在繼續。”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海城市| 五台县| 绵竹市| 廊坊市| 阿图什市| 息烽县| 贞丰县| 济宁市| 林西县| 纳雍县| 博客| 汶上县| 西丰县| 武夷山市| 忻城县| 文山县| 扶绥县| 无为县| 盖州市| 合水县| 贺州市| 铜山县| 体育| 金川县| 江山市| 女性| 开阳县| 花莲县| 芦山县| 漠河县| 舟山市| 嘉禾县| 南皮县| 金乡县| 绵竹市| 航空| 乌拉特后旗| 灵川县| 寿阳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