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定焦One 鄭浩鈞
編輯 | 魏佳
哪吒汽車進入了“多事之秋”。
10月中旬,哪吒汽車被傳出未按時發放工資、拖欠供應商款項等消息,雖然后續公司有所澄清,但這次風波又讓外界重新關注起哪吒汽車的財務情況。
此前,其母公司合眾新能源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上市。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截至2023年底,哪吒的流動負債金額已經超出流動資產近20億元,呈現出“資不抵債”的情況。同時,哪吒的毛利率尚未轉正,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外部的融資也在減少。
財務數據不佳的背后,是哪吒汽車的銷量在逐漸掉隊。哪吒曾是2022年新勢力的銷冠,但2023年沒有維持住勢頭,排名降到新勢力第五,進入2024年,銷量進一步和“蔚小理零”拉開差距。
目前,哪吒汽車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資金問題,為接下來的競爭儲存彈藥。在此基礎上,提升智能化、產品力,從而提升銷量,最終實現盈利。接下來,哪吒需要加速調整,不能再有閃失了。
哪吒汽車,有多缺錢?
10月16日,有媒體報道,社交媒體上有認證為哪吒汽車員工的網友稱,哪吒上月工資沒有正常發放,公司欠了供應商很多錢,奉勸大家謹慎購買哪吒汽車。
對此,哪吒汽車內部人士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公司一線人員工資已發放,中層和高管在做股權優化和薪資架構調整,IPO前要確權,因此部分工資發放稍慢。
21世紀商業評論的報道顯示,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汽車群發短信稱,公司正在調整工資結構和優化績效考核體系,方案尚在審批,部分員工的薪資,先按50%發放,方案通過之后補發剩余部分工資。
社交媒體上的爆料(左)和哪吒汽車的回復(右)
說來說去,哪吒汽車現在的問題,都在于“錢”這一個字上。
哪吒汽車的財務狀況,從合眾新能源今年6月遞交的招股書里可以看出一二。
先看虧損情況。2021年、2022年、2023年這三年,哪吒的凈虧損分別是48.4億元、66.7億元、68.7億元,加起來有184億元,而且看不到減虧的跡象。
對于新造車而言,虧損本不是大問題,蔚來和小鵬,過去三年分別虧損392億元、244億元。但問題在于,哪吒是在虧本賣車,它的毛利率一直是負數,過去幾年雖有提升,但去年也還是-14.9%。
這意味著它是“賣一輛虧一輛”,賣得越多,虧得越多。而且各種費用隨著銷量的增加水漲船高,銷售及分銷開支去年增加了9億元,研發開支增加了7億元,導致其經營虧損擴大至67.58億元。
哪吒經常被拿來跟零跑對比,這兩家新勢力都是做低價小車起家,銷量規模、發展階段都相近。零跑之前也是賠本賣車,毛利率長期為負,但去年它首次實現了全年毛利轉正,經營現金流也轉正。而哪吒還沒跨過這個階段。
再看現金流。對于車企來說,需要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才能持續經營。
過去三年,哪吒汽車的經營現金流都是負的,2023年,其經營現金流為負43.5億元。截至今年4月底,它還有57.5億元的借款。
至于此次“公司欠供應商錢”的說法,招股書中顯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貿易應付款項與應付票據為62.3億元。
更加不利的信號是,截至2023年底,哪吒汽車的流動負債總額為160.9億元,而流動資產總值為140.97億元。流動負債已經超出流動資產近20億元,呈現出“資不抵債”的情況。
可以看出,哪吒汽車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仍需外部資金支持。但外部資金對哪吒的支持也在減少,2021年與2022年,哪吒汽車融資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分別為76.2億元、107.5億元,而2023年僅有23.3億元。
經營活動持續虧損,融資情況也不樂觀,導致哪吒汽車的現金吃緊。2023年底,哪吒汽車流動資產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2年底的67.6億元下降至28.4億元。
對比來看,2023年底,蔚來、小鵬、理想、零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有329.4億元、211.3億元、913.3億元、117.3億元。
沖高失利,基本盤難守
持續經營虧損、融資金額縮水背后,一個共同的原因是哪吒的車不好賣了。
哪吒汽車其實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并很快就拿下了造車資質,累計交付出去的車超過40萬輛。
2022年是它的高光時刻,靠著在網約車、公務用車等B端市場與C端市場同時放量,哪吒汽車年銷量達到15.2萬輛,超過了“蔚小理”,位列造車新勢力第一。
但在2023年,哪吒汽車銷量沒有持續增長,而是降至12.75萬輛。排名也被理想、蔚來、零跑、小鵬反超,在新勢力中降到第五。2024年前三季度,哪吒汽車沒能扭轉頹勢,銷量為8.59萬輛。
對比來看,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冠軍理想汽車,僅在2024年第三季度就交付了15.28萬輛新車,平均每月交付超5萬輛。與哪吒汽車在產品、價位方面類似的零跑汽車,月銷量也已連續兩月突破3萬輛。
對于哪吒汽車的銷量走勢,公司參股股東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品牌力不強是哪吒銷量不佳的原因之一。
哪吒汽車以低價車起家。2022年,哪吒汽車15.2萬輛的銷量中,售價10萬元以下的哪吒V和售價15萬元左右的哪吒U,分別占據了9.8萬輛、5.1萬輛銷量。
對此,哪吒汽車CEO張勇曾坦言,哪吒與蔚小理的銷量倍差超過價格倍差。蔚小理的單車價格數倍于哪吒,這意味著,哪吒必須比它們多賣出數倍的車,才算是真正追上。
哪吒汽車也曾努力打入中高端市場。2022年與2023年,哪吒陸續推出20萬元以上的車型哪吒S與哪吒GT。
但從銷量來看,這兩款車型難言成功。哪吒S于2022年11月開始交付,起初月交付還能維持在2000輛左右,但進入2024年后開始下滑。懂車帝網站顯示,今年9月,哪吒S銷量僅為496輛。哪吒GT從去年4月開始交付,在去年7月銷量達到2277輛的高峰后也開始下滑,到今年8月僅售出52輛。
推出高端車型后,哪吒汽車產品的平均售價有所增長,但仍位于10萬元左右。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前四個月,哪吒汽車產品平均售價分別為7.1萬元、8.4萬元、10.9萬元、11.3萬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哪吒汽車高端之路走得如此艱難,主要在于其在智能化研發方面投入較少。
從研發投入上看,2023年,哪吒汽車的研發開支(包括費用化和資本化部分)為22.6億元,而同期蔚來、小鵬、理想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34.3億元、52.8億元、106億元。
豐富的智能化功能是許多用戶購買中高端新能源車的主要理由。研發投入上的巨大差距,導致哪吒汽車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功能與“蔚小理”相比顯得落后。
對比發展路徑與它相似的零跑汽車來看,雖然零跑汽車2023年的研發投入僅為19.2億元,比哪吒汽車更少,但零跑汽車與550億市值的大華股份關系密切,雙方在供應鏈管理、技術研發等方面有著不少合作,這是哪吒汽車不具備的條件。
另外,哪吒主打的兩個價格帶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在1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車市場,用戶對于性價比最為敏感,在這個市場中,零跑已經超過哪吒。懂車帝網站顯示,2024年4-9月,起售價10萬元以下的哪吒AYA與哪吒X,銷量分別為10134輛、2743輛,而零跑T03一款車型的銷量就達到29289輛。
哪吒汽車近半年的銷量擔當哪吒L車型,所在的10-15萬元市場,除了大魔王比亞迪持續推出宋Plus DM-i、宋Pro DM-i等新車型,小鵬、零跑等也推出了小鵬M03、零跑C10等車型。
越來越多對手加入奪食,哪吒L的銷量從今年7月的5628輛跌到了9月的2600輛。
在沖擊高端效果不佳、中低端基本盤也沒能守住的情況下,哪吒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找錢、出海,或是出路
哪吒汽車短期內的燃眉之急在于資金不足,一方面,它正在大力推動IPO,希望登陸資本市場獲得“輸血”。
9月初,有消息稱哪吒汽車CFO陳睿已離職,前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潘登接替陳睿,負責哪吒的財務工作。
對此,哪吒汽車方面回應媒體稱,此次人事調整系正常變更,潘登將負責哪吒汽車的IPO工作。公開資料顯示,潘登在高盛任職9年,負責投行業務,今年8月離職。
另一方面,哪吒也在積極尋找融資。2024年4月,桐鄉國有資本、宜春金合和南寧民生與合眾汽車共同簽署《合眾汽車高質量發展聯合協議》,三方將向合眾汽車提供總額不少于50億元投資,并協調相關資源,支持其盡快實現IPO。
2024年9月,哪吒汽車又與巴西百達投資銀行、巴西貿易商Sertrading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當地市場獲得約13億元金融支持。
如果資金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哪吒汽車還需要抓緊時間改善自身的經營狀況,解決根本問題。
今年1月,張勇曾發微博表示,2023年哪吒汽車做得不好,主要是由于新老產品未能很好銜接、新產品上市定價策略失誤、傳播方式老舊、營銷總部集權又管理力度軟弱等問題。
他也宣布了2024年哪吒所作出的調整,包括改進營銷傳播以及用戶溝通方式;同步調整現有產品線,升級渠道,加速出海。
一名業內人士指出,哪吒先憑借低價車型打開市場,再逐步提高產品形象、單車售價及毛利率,這個思路是沒錯的,也被很多其他車企驗證過,但這個過程并不容易,需要循序漸進。哪吒需要加大智能化方面的研發投入,以及加強供應鏈管理降低造車成本,盡快讓毛利率轉正。
另外,出海可能是哪吒的一條差異化之路。
早在2021年,哪吒就開始研究右舵車型,并將出海的第一站選在了東南亞。次年,哪吒在泰國開出首家海外門店,開始交付右舵車型。2023年,哪吒在東南亞的銷量是12958輛,排在新能源銷量榜的第三位,占據10.5%的市場份額。
2023年下半年開始,哪吒出海加速,先是在香港成立全球總部,進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約旦、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然后開始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進行本地生產。
2023年哪吒一共出口了17019輛車,占總銷量的13.7%,貢獻了12%的銷售收入。在新勢力中,這個成績還算不錯。
新造車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對于哪吒汽車來說,只要還留在牌桌上,就有翻盤的可能。只是,時間已經很緊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