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斑馬消費 沈庹
東阿阿膠有一句廣告詞眾人皆知:千挑萬選,只有東阿阿膠。
不過,公司始終難選出一個穩定的董事長。在過去5年里,先后有4任董事長離開。特別是最近三年,一年一換。
日前這一次人事調整,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不僅華潤系得力干將掌舵,而且,華潤醫藥集團五大事業部高管集體進入,分別擔任董事、監事等職。
人事大洗牌之后,含華潤率越來越高,能否帶動東阿阿膠重回輝煌?
人事大換血
東阿阿膠(000423.SZ)的董事長真的難當。
10月22日晚間,公司公告,白曉松辭任董事長,董事會選舉程杰接任,并聘任孫金妮為公司總裁。
程杰履新董事長之前,已在公司擔任總裁兩年零9個月。孫金妮兩個月前被增補的為董事,她此前任職華潤醫藥戰略管理部總經理、博雅生物董事。
在東阿阿膠近年的人事變動中,華潤系人士頻頻出場。不過,除了王春城外,其他人均沒有在董事長位置上坐很久。
2015年1月,王春城被選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直至2019年11月,因工作變動辭職。加入東阿阿膠之前,他在華潤(集團)任職助理總經理。
王春城之后,華潤系人士韓躍偉被選為董事長,至2022年1月辭任。
韓躍偉之后,東阿阿膠的權杖重回東阿系老人手中。2022年1月,公司選舉高登鋒擔任董事長,但他在位時間較短,于2023年2月辭任。
繼任者,為華潤系白曉松,同是來自華潤系企業的程杰擔任總裁,華潤系首次實現華對董事會、經理層全面掌控。
綜合來看,在王春城、秦玉峰之后,東阿阿膠董事長愈發年輕化,韓躍偉、高登鋒、白曉松及程杰,上任當年分別為51歲、49歲、52歲和45歲,擔任公司總裁的高登鋒、程杰及孫金妮,上任時年齡分別為47歲、43歲和41歲。
2022年1月,高登峰、程杰搭班子,分別任董事長和總裁,一二把手的年輕化,曾讓市場眼睛一亮,股價次日大漲。但日前的程、孫配,在二級市并未迎來熱度,昨日股價收報于59.64元,跌幅1.52%。
除此之外,華潤醫藥集團五大事業部高管集體進入東阿阿膠。公司日前增補現任華潤醫藥集團研發管理部總經理申勁鋒、戰略管理部總經理王小躍為公司董事,增補華潤醫藥集團法律合規部總經理周嬌、審計部總經理王宏杰、財務管理部副總經理章瑾為公司監事。
經營轉折
5年來,東阿阿膠4次更換主帥,華潤系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經營也發生了轉折。
秦玉峰是公司元老,2006年從劉維志手中接過帥印。上任伊始,他就醞釀對稀缺的阿膠系列產品提價,并在多個公開場合高呼阿膠產業價值回歸,推動公司的經營發生巨變。
公司營業收入由2006年的10.76億元增至2018年的73.38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由1.49億元增至20.85億元。
不過,經過12年連續增長之后,阿膠商業神話被打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實現29.70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4.5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9.53%和121.82%,為1996年上市以來首虧。其中,大單品阿膠系列產品收入同比下降42.74億元。
當時公司解釋,主要來自宏觀環境和市場對價值回歸預期降低的影響,渠道庫存持續擠壓。
業績遭遇重創之后,華潤醫藥集團首席執行官韓躍偉出任公司董事長,高登鋒擔任總裁,著手新的戰略調整。這一時期,公司推進營銷變革,聚焦阿膠滋補領域,企業逐漸回暖,2020年,公司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2022年,高登鋒和程杰又打了一次配合,推進復方阿膠漿納入醫保,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產品。產品在市場上表現火熱,高登鋒為公司定下2025年營收達到80億元的目標,挑戰100億元。但隨著他提前辭任,這一計劃之后已鮮有提及。
高登鋒辭職后進入蘄艾集團擔任首席品牌官,同時,被蘄春當地聘為蘄艾產業發展顧問。
白曉松自去年3月上任董事長,時間并不長,經營保持相對穩健。去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以16.66%、47.55%增速增長。今年,離任后回歸控股股東華潤醫藥。
在華潤系強大的話語權下,東阿阿膠管理團隊不再拘泥于東阿縣城。2021年,公司將管理團隊遷至濟南,工作重心立足省會,輻射省外乃至全國市場。
未回巔峰
2019年業績大變臉,給東阿阿膠敲響了警鐘,之后在華潤系助力下,其余財年的經營表現趨于穩健。
經過持續調整,公司系統構建起藥品+健康消費品的雙輪增長模式,傳統阿膠主業之外,在滋補賽道上培育新品種,比如阿膠糕、阿膠粉、燕窩等產品。
在8月舉行的半年業績會上,公司披露三大明星產品的戰績,阿膠塊、復方阿膠漿、阿膠糕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45%和25%以上,阿膠粉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50%。其中,阿膠塊在阿膠塊品類中占有市場份額71%、復方阿膠漿在補氣補血口服液品類中擁有市場份額34%。
日前,公司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1億元至11.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50%。
按照這一增速,業績超越去年是大概率的事,即便如此,也仍未回到巔峰期。2017年、2018年,公司營收均超過7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44億元、20.85億元。
目前,公司仍在國內阿膠市場占據主流地位,但市場規模收縮,醫藥企業進入這一領域的并不少,九芝堂、太極集團以及同仁堂等均在加碼。
東阿阿膠這幾年對品牌的重塑,傾向于向年輕一代接近和示好,公司持續加大對營銷的投入,銷售費用逐年增加,2020年至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已由24.58%增至31.52%,今年上半年為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