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國家能源局點名安徽一起風電項目墜落事故。
10月24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在提升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水平,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方面提出五點要求。
《通知》指出, 今年以來,電力建設施工領域共發生15起人身傷亡事故,造成21人死亡,同比事故起數增加4起,死亡人數增加5人,安全生產形勢較為嚴峻。
“尤其是9月5日,中核集團所屬安徽亳州新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譙城風電場一期工程發生一起5死1傷的較大人身傷亡事故,損失慘重、影響惡劣。”《通知》稱。
安徽亳州新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冊資金1億元,由湖南新華水力電力有限公司控股60%。湖南新華水力電力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團旗下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根據譙城風電場一期工程環評信息,該項目建設地為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魏崗鎮和十八里鎮境內,裝機總容量150 MW,安裝24臺單機容量6.25 MW的風機,并配套建設220 KV升壓站一座。項目總投資13.9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850萬元。
該項目的業主是安徽亳州新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施工主體則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電建)旗下公司。
中核集團和中電建的電子采購平臺披露,譙城風電場一期工程EPC總承包為中電建旗下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和上海電力安裝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價格12.89億元。金風科技(002202.SZ)為該項目提供風力發電機組。
2023年4月,該項目開工,當年11月完成了首臺風機吊裝。中電建8月27日發布的消息顯示,已完成10臺風機混塔安裝、4臺整機安裝。
《通知》未提及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9月,亳州市應急管理局《國慶節和10月份安全生產及自然災害風險預警》一文曾指出,要深刻汲取湖南新華水利電力有限公司譙城區一期風電場項目“9 · 5”較大高處墜落事故慘痛教訓,進一步壓緊夯實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
事故發生后,華東能源監管局在9月12日與安徽省能源局,組織安徽省全部在建風力發電項目的建設單位及其上級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召開了施工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會議。會議要求,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訓,分析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部署中秋國慶安全防范和安全生產階段性重點工作任務。
此次國家能源局的《通知》要求,要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準入管理、強化施工現場管理、強化分包安全管理,并加大安全監管力度。
在加大安全監管力度方面,《通知》強調各派出機構和地方各級電力管理部門要運用“多通報、多發督促函、多暗訪”等手段,定期對所轄范圍內電力建設工程開展督導檢查,延伸到風險最突出、基礎最薄弱的基層單位、施工現場,對工作推進不力、重大事故隱患整治不力的參建單位及時通報、曝光、嚴格問責問效。
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已多次針對電力安全生產發布通知。
7月29日,國家能源局《關于開展電力安全生產反“三違”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為深刻吸取事故(事件)教訓,有效遏制“三違”行為導致的電力事故(事件)多發態勢,2024年8月-10月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電力安全生產“反三違”專項行動。
“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規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國家能源局在7月通知中點名了多個事故,涉及河南省、陜西省和新疆的電力建設項目。
其中,6月29日,陜西華電榆橫煤電公司1名工作人員在B真空脫水機調試工作中進行吊裝作業時,未恢復壓布軌安全措施,未對運行的壓布軌采取停運措施,被卷入運行壓布軌導致死亡。另1名工作人員在壓布軌未停機情況下盲目施救,頭部與運行壓布軌發生碰撞,導致死亡人數擴大至2人。
7月13日,中煤電力哈密大南湖新能源公司一通道多能互補建設項目中,1名人員未系安全帶、未佩戴安全帽,從159號風機第三節塔筒沿爬梯下行時不慎墜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