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栗佳
在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管人事巨震,“一把手”仍待補位的中國人保,在2024年10月22日終于官宣迎來了新任黨委書記。這是自8月17日該公司宣布王廷科不再擔任黨委書記之后,時隔兩個多月業內極為重磅的頭部上市險企高管人事落定事件,備受市場關注。
10月22日上午,中國人保官網發布公告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干部會議,宣布中央決定:丁向群同志任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按照慣例,待履行完相關流程后,丁向群將出任人保集團董事長。
從關注度來看,此次中國人保的重磅人事落定,外界核心關注點有兩個:一是,丁向群是一位女士,這意味著,其將成為中國人保首位女性董事長,甚至是當前所有金融央企中的唯一一位女性一把手。二是,丁向群的身份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此次從政府體系轉戰來到保險行業,透露出中央組織部對丁向群的新任命有何更深層次的用意?這又會給中國人保帶來哪些新變化?廣受外界議論和探討。
同時,作為業內少有的“巾幗女將”,此次丁向群赴任中國人保擔任掌舵者,似乎也傳遞出該公司目前也正在致力于高管隊伍的適配性和成熟化建設。
中國人保首位女性一把手,丁向群履歷幾何?
對于不少保險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來說,或許都對丁向群較為陌生,此前雖然在金融行業任職,但其在保險業擔任高管工作履歷的時間較為短暫,僅有兩年。
公開資料顯示,丁向群,1965年6月生,江蘇淮安人,1983年-1987年期間,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后就進入到了中國農業銀行工作,在北京崇文支行信貸科干部任職了三年時間。
而后于1990年-1993年間,脫產就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貨幣銀行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在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后,丁向群于1993年8月起進入中國銀行,從基層業務部門一步步歷練,開啟了在該行長達20年之久的職業生涯。先后在中國銀行基層擔任信貸一部出口信貸處干部,信貸業務部綜合業務處副處長、出口信貸處副處長,公司業務部業務三處處長、副總經理等職務。
2004年,丁向群開始擢升至中國銀行中層管理崗,擔任多個核心要職,當年3月份,她開始擔任中國銀行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黨委組織部副部長;2005年7月,她轉任地方,擔任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兼寧波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06年9月,丁向群重返總行,擔任中國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黨委組織部部長;2011年9月,擔任中國銀行公司金融業務總裁。
2013年1月起,丁向群告別服務了20年的中國銀行,調任至中國太平擔任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也正是在該時候,丁向群與保險業有了交集。
不過,短短兩年之后,丁向群就有了新的任命。2015年7月起,她又重新回到銀行業,擔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在短暫回歸銀行業后,又過了不到兩年,2017年6月,丁向群的工作再次生變,從銀行金融系統調度至地方政府部門,先后被任命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組成員、政府副主席,一年多以后的2018年9月起至今,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24年7月18日,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依據黨章規定,此前于2022年10月進入中央候補委員的丁向群,正式遞補為中央委員。
值得注意的是,除丁向群外,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當前在保險行業任職的,只有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蔡希良,其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這意味著,此番丁向群上任人保集團黨委書記后,將是目前保險業唯一的中央委員,同時也是目前所有金融央企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掌舵手”。
迎來“丁趙配”新時期,中國人保如何重開業績新局?
我們將時間拉回至去年中國人保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2023年8月30日下午,彼時剛正式上任兩個月的新掌舵者王廷科,與加盟不久的黨委副書記、擬任總裁趙鵬,以“王趙配”的全新組合,在該發布會上一同亮相,引得市場高度關注。
2024年8月29日,恰好一年,上任中國人保黨委書記僅1年零4個月的王廷科匆匆掛帥離場,暫由副董事長、總裁趙鵬任臨時負責人做半年度業績總結,不禁感嘆:“時光荏苒,物換星移,人事已非?!?/p>
而當下,隨著丁向群調任中國人保集團黨委書記的塵埃落定,中國人保將迎來全新的“丁趙配”時期。
不過,從目前人保集團經營業績成色來看,旗下各大業務表現喜憂參半,這也對新領導班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縱覽2024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人保集團表現可圈可點,營收凈利均實現雙增態勢。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中國人保實現營業總收入2923.07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保險業務收入2616.29億元,同比增長6%;上半年,集團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72.85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持續回升。盈利方面,同期實現凈利潤304.55億元,同比增長13.8%;歸母凈利潤226.87億元,同比增長14.1%。
中國人保利潤端大幅改善的驅動力主要得益于人保壽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大幅提升,凈利潤增長超190%,對集團利潤貢獻超三成。財報顯示,上半年人保壽險實現原保費收入790.56 億元,同比微增0.3%,盈利情況表現格外亮眼,凈利潤實現99.3億元,同比激增191.12%,在集團凈利潤總額的占比提高近20個百分點,達32.61%;實現半年新業務價值39.35億元,同比增長91%;內含價值1262.27億元,同比增長32.82%。
然而,與壽險業務取得如此佳績截然相反的是,中國人保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王牌”財險業務對集團的利潤貢獻雖占據了大頭,為57%,但受到財險業務投資收益下滑,疊加大災因素導致綜合成本率的抬頭上升,加劇了承保端盈利承壓的雙重因素影響,最終促使上半年中國人保財險業務凈利潤的同比下滑,對收入的貢獻度也在降低。
其中,截至今年6月末,人保財險總投資收益率(未年化)僅為2.2%,較2023年同期的2.6%,下降了0.4個百分點;總投資收益為139.71億元,同比下降7.8%。同期人保財險的綜合成本率達到96.8%,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
受此影響下,2024年上半年,中國人保財險業務共實現原保費收入3119.96 億元,同比增加3.69%,但是凈利潤卻同比下降9.23%至174.57億元,在集團利潤的貢獻占比從76.23%降至57.3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12日,人保財險發布的報告顯示,因涉及16項違規違法,在被責令改正的同時,并被罰款1115萬元。據不完全統計,人保財險今年前三個季度已經收到罰單165張,合計被罰4293.4萬元。巨額罰款直指公司的合規問題。
再來看健康險業務方面,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也算可觀,實現原保費收入362.31億元,同比增加7.4%;實現凈利潤34.27億元,同比提升25.72%,對集團利潤貢獻度也從10.19%微增至11.25%;實現半年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分別為30.25億元、288.9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59%、28.43%。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國人保三大核心業務表現的有些分化,尤其是長期實力擔當的財險業務,上半年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丁向群赴任“一把手”落定的前六天,10月15日晚間,中國人保正式對外披露了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
經過初步測算,中國人保2024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338.3億元至379.31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133.27億元至174.28億元,同比增長65%至85%??鄢墙洺P該p益后,預計集團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35.79億元到376.4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2.28億元到172.98億元,同比增長65%到85%。
丁向群扛起重任,經營戰略能否再煥新機?
實際上,市場所抱有的期待更多集中在此次丁向群的到來,會給中國人保的戰略制定、可持續發展帶來哪些新變化。
從2020年9月,羅熹空降到中國人保擔任黨委書記,不久正式升任董事長,成為中國人保新任掌門,正式對外提出人保要“重回行業C位、躍居全球一流”,在人員管理調整上毫不手軟,不僅將前任的堅持大個險戰略,轉向高端人才、高端產品、高端客戶的“3411工程”戰略翻篇,在集團內部實行了硬碰硬的人才調整戰略---“湘江突圍”和“三灣改編”。
一系列高能動作下,雖然為集團縮減了不少人力成本,也相應調整了業務結構,一些經營指標有所改善,但也在集團內部和外部宏觀輿論場上留下了急于求成,較為激進的評判聲音。
再到,“接棒”的王廷科剛升任新董事長之時,就曾在2023年中國人保半年工作會議上公開表示道:“公司要務實推進卓越戰略實施,并在下一步戰略實施中,要將八項戰略服務、十二個戰略工程和系列戰略項目作為該戰略順利達成目標的核心抓手。同時,也要加快構建保險+服務+科技的新商業模式,深化體制改革創新。”
經營戰略反復調整下,中國人保為應對市場變化而進行變革之心非常堅定,也正是在不同戰略的指引下,我們發現近年來中國人保經營策略開始從較為激進的形式主義到一切為“務實”為核心發展要義的轉變,這也符合當下行業戒驕戒躁,穩健發展的主旋律。
那么,隨著此次丁向群的上任,“她力量”究竟會給中國人保帶來哪些新的戰略變化?其戰略內含邏輯是否又能進一步貼近消費市場和行業趨勢?還需留給時間來檢驗,《每日財報》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