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AI人工智能行業的風還是刮到了美妝圈。用人工智能輔助檢測皮膚狀態,再“量體裁衣”式地為消費者定制護膚品的風潮開始興起。
10月18日,在2024年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行業年會及產業博覽會(2024CAME)上,華熙生物舉辦了精準護膚科技發布會,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個性化定制護膚服務”。這項服務將首先在華熙生物旗下潤百顏品牌的青島萬象城門店落地,預計11月正式對外營業。
據華熙生物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喆博士介紹,實現個性化定制護膚有三個必要條件,包括“精準皮膚檢測、細分配方庫、交付方式”。
針對這三大領域,華熙生物分別進行了創新:首先,該公司開發了AI智能膚質分析系統,用戶通過手機小程序即可實現精準膚質測量。其次,華熙生物建立了覆蓋108種定制方案、可應對15625種不同皮膚狀態的精準配方平臺。在交付方式上,華熙生物將3000平方米的GMP級車間濃縮成一臺冰箱大小的個性化定制門店工作站,6分鐘即可完成單個產品的制作。
除個性化定制服務外,華熙生物還在展會上亮相了兩款基于再生醫學“細胞精準調控”的兩個近期上市的新品:潤百顏BloomCell細胞營養液和夸迪新一代CT50細胞能量液。華熙生物業務副總裁樊媛表示,該公司自2018年開始布局再生醫學,期望通過深入細胞層面解決皮膚問題,實現更精準高效的護膚效果。
華熙生物把即將在青島萬象城潤百顏門店首次亮相的個性化定制護膚服務儀器也帶到了現場。消費者通過該儀器定制的一套護膚品中,除了統一配發的基礎護膚水,還有面霜和精華兩個品類可實現定制。
界面時尚在現場了解到,該儀器已經進行了多項專利申請,內含的108種定制方案也在國家藥監局進行了備案,并完成了相關安全性與功效性檢測,未來該公司還會拓展更多的配方,并在線下布局更多體驗點位。

華熙生物方面告訴界面時尚,除了線下門店的儀器定制,華熙生物突破了小批量柔性化生產的技術瓶頸,打造出工廠微流控生產線和全自動工作站。目前,華熙生物位于濟南的微流控??生產線同時可以定制面霜和精華,通過智能化技術解決不同粘稠度料體生產,自動匹配不同的均質轉速。
但目前華熙生物并未透露相關定制產品的價格。
實際上,定制化護膚品在美妝行業早有苗頭,但一直是以概念性的方式出現,并未進入批量化生產的商業規模。不同于標品的傳統化妝品,定制化美妝因為單量小、SKU多,對于產線效率和品控的要求更高,這也推升了成本增加。
但在中國美妝行業正走入存量競爭的當下,更精細化的產品和服務是所有企業都在試圖尋找的突破口,而定制化美妝雖然對投入成本要求更高,但如若商業化成功,勢必能為企業開拓一片新藍海。
除了華熙生物,近兩年還有多個品牌在做定制化美妝的市場推廣。
比如,2023年中,歐萊雅集團旗下護膚品牌修麗在上海門店發布修麗可CUSTOM D.O.S.E精華液個性化護膚服務,可以在10分鐘內現場為消費者生產一瓶定制的個性化精華液。值得提到的是,該修麗可門店獲得了由上海市藥品監管局頒發的“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也是美妝行業內首個持證上崗的品牌。
2023年8月,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推出了祛痘品牌貝芙汀Beforteen。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痤瘡診療相結合,貝芙汀用AI技術將痘痘情況進行分級,針對不同級別的痘痘,形成定制化護膚解決方案。
定制化美妝興起的背后也有政策支持。
2022年8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鼓勵化妝品銷售模式創新,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鼓勵化妝品企業探索小批量、多品種、高靈活度的生產模式,精準研發適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化妝品。
2022年11月,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的《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開展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廣東省啟動為期1年的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工作。這進一步為化妝品個性化定制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方向指引。
但從目前現有項目的市場反響來看,定制化美妝仍然處于市場教育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