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024年10月17日 ,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新國風”舞劇《李清照》作為開幕劇目,正式開演。
舞劇《李清照》通過舞蹈語言和藝術表現力,深入挖掘李清照的人生感悟和情感體驗,傳達了她詩詞的神韻。
舞劇《李清照》編劇、著名劇作家喻榮軍在談及創排過程時表示:“作為千古第一才女,‘似玉非玉勝似玉’是她的精神品格,‘雨過天青云破處’是她的內在形象。我們以民族舞劇的形式來講述她波瀾起伏和顛沛流離的一生,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她的才情和卓越的成就,更有她為了賡續中華文脈,校勘整理典籍的功績。李清照的詩詞是她的重要文學成就,把她的詩詞的意境融入到她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情感事件之中,用舞蹈肢體來表達這些情境中的意境尤為重要。”
“通過詞牌名為引,以精心創編的舞蹈動作和舞美設計,力求將李清照的詩詞情感、生活經歷以及對家國情懷的深刻理解,轉化為舞臺上的精致呈現。我們也希望這部作品能夠與當代觀眾產生共鳴,特別是在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今天,李清照的故事和精神能夠激勵人們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堅韌和勇氣,如同她那樣以才華和智慧影響世界。”上海歌舞團團長、舞劇《李清照》制作人王延介紹。
舞美設計方面,舞劇《李清照》的舞臺設計深刻汲取了宋代美學的精髓,無論是素凈淡雅的汝瓷天青色主題元素,亦或是追求簡潔、純凈,強調圓融、對稱、素雅和質感的場景,都集中體現了宋代美學典雅的“詩意哲學”,同時巧妙融合了江南文化的詩性美感和民俗風情,展現出獨特的氣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場景轉換都在布景流動中完成,無縫銜接,一氣呵成。數百米幕布場景如卷軸般滾動,展現文人生活的同時也鋪陳出一幅宋代美學畫卷。
喻榮軍表示:“《李清照》的視覺意象是以體現其詩詞意境為總攬,以宋代美學審美為基礎,既講究形式美,也注重精神內涵和情感表達。”
例如,汝瓷的華潤質感、宋錦的華麗色澤、精致圖案以及堅柔質地,還有宋曲的清空文雅、平和淡泊,以此來形成舞臺的整體視覺、聽覺意象,呈現宋代的焚香、品茶、插花、掛畫等生活方式與日常美學。
《李清照》是上海歌舞團繼《朱鹮》《永不消逝的電波》之后出品的又一部大型原創舞劇,展現了“一代詞宗”李清照飽滿的精神世界以及其所處時代的宋韻文化、非遺文化及民俗文化,彰顯了中國審美的世界表達與創新呈現。
近年來,上海歌舞團爆款不斷,成為上海文化名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節之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匯集了中外藝術精粹。上海歌舞團團長王延表示,“在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這一國際文化交流的盛會上,上海歌舞團通過舞劇《李清照》,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遠影響。期待通過這部作品,推動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走向世界。通過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舞蹈,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助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