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鯨選社 陳佳惠
編輯|楊曉鶴
近日,“秋招簡歷給我媽投崩潰” 的熱搜引發網友熱議。起因是正值校招季,網友媽媽幫其一起投簡歷,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一遍又一遍的信息填寫、做大大小小的測評,阿姨也崩潰了。
不禁讓那個催促應屆生們“找工作、考研、考公三手抓”的家長們也感嘆不容易。而應屆生也為了找到一份心意的工作而焦慮不已,每家感興趣的公司都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投份簡歷。
而各公司“私人定制”的招聘系統,則給喊著“海投”口號入場的應屆生們一個巨大的下馬威,引入AI面試,低成本規模化面試首輪,很多應屆生面對機器也顯得無奈。
下午三點,經過兩小時的精心準備,李洋正正衣領,坐在手機面前,開始她人生中第一次AI面試,“各種測評都已經做吐了,好不容易收到一個面試通知,還是AI的”,“在網上看了三天的攻略,準備了很多回答模板”。
看到手機屏幕上顯示出“面試結束”的字樣,李洋的心中如釋重負,也算給這些天的準備畫上了一個還算滿意的句號。
李洋拿起手機截了個圖,本想發給朋友分享一下,不妙的事情發生了:面試界面突然警告“面試作廢”了,原因是面試過程中多次截屏。李洋心情一下墜到了谷底,本來發揮的不錯的AI面試,僅僅因為自己結束時的不慎操作,就錯失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突如其來的違規讓李洋懊惱不已,卻又無處申訴,只能當做一次教訓,無緣進入下一環節。
在校招這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場中,許多企業選擇擁抱AI,為的是降本增效。
據Tech星球,某銀行的面試環節,若采取傳統線下5分鐘快面,需要20位HR用3天才能完成3000個面試,如果使用AI面試官,48小時就能完成5000個面試。
所以現在大廠的面試,前一輪基本是AI篩選,AI輕易地篩選掉一個人,海投也可以輕易被AI pass掉,可以說,海投簡歷已經被AI殺死。
應屆生糕糕吐槽到,好不容易通過了某公司的AI面試,卻在我做完性格測試后告訴我“不合適”。也有許多網友表示,做完公司的倆小時筆試才通知簡歷沒過。
學生們認真、真誠去對待公司的“規則”,換來的確是公司“一視同仁”的智能測評,反倒讓很多人白白浪費了更多時間。
現在應聘者需小心翼翼地迎合AI的“喜好”,來拿到與真人面試官交流的入場券,一步錯則直接淘汰。
更有甚至見不到真人面試官,“參加了四五次AI面試,連真人面試官的影子還都沒看到”,一位參加秋招的應屆生向AI鯨選社吐槽到。源源八月底開始準備秋招,看了無數攻略,準備了個把月的簡歷投出去,卻只收到了四五家公司的回信,但令人無奈的是,接到的都是AI面試。
無辜的應聘者們,在這一場無聲的風暴中難以幸免。
《2024年AI在企業招聘中的應用現狀調研報告》指出,有56.6%的企業打算或已經在招聘工作中引入AI應用,高達70.9%的互聯網計算機企業已經邁入了AI招聘的初步規劃及小規模試點階段。目前美團、騰訊、西門子等公司,一些央國企和國有銀行都有在招聘中應用AI面試。
AI在招聘環節中的應用確實也為企業帶來了效益。每年至少有8w人申請的聯合利華公司,近“萬里挑一”的錄用比例,AI面試成為聯合利華的首選。《商業內幕》曾報道,HireVue的AI面試系統每年為聯合利華節省100萬美元的招聘成本。
在企業采用AI已經成為確定性趨勢背后,如何應對AI,已逐漸成為應屆生步入社會所需要面對的第一課。
據AI鯨選社了解,企業會回看面試視頻,抽查AI評價的準確性,也會發現一些在經驗和能力中等偏上的候選人,會因為面對鏡頭時外部形象識別效果欠佳、眼神偏離、表達不自然等因素而影響推薦評分,從而錯失機會。但企業表示,找工作就像找男女朋友一樣,緣分和運氣也不可或缺。
而對于應聘者來說,AI面試無疑是一道難以跨過的門檻。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關于AI面試的經驗分享帖,光小紅書就超8w篇。
面對無可避免的AI面試,現在很多打工人也在找應對之法。許多應屆生為了討好AI,在社交平臺做著同質化的功課:從用詞上改變自己日常的說話習慣,使用AI話術,方便AI抓取關鍵詞;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者王然甚至建議,高校可以引入AI面試相關的指導培訓......
應聘者們為了跨越AI,去迎合AI,也變成了AI的傀儡。
在大模型亟待優質數據訓練的當下,也有企業繼續拿著這些人們模仿著AI產出的內容去投喂AI。據校招季網友反應,“秋招沒投騰訊,也收到了騰訊的AI面試邀請”;“一個月前投的騰訊,這兩天才發AI面試通知,以為不是官方的,咨詢了一下,騰訊方回應說是官方的邀請,但是不推進后續流程。”
人們開始意識到,AI技術的廣泛應用,其實只是為了完成招聘任務。社交平臺的評論區,許多應屆生表示,“不給AI打白工了”,而放棄面試。
AI在這過程中,隔離應聘者見到企業的真人面試官,成為了應聘者難以翻過的墻。李洋向AI鯨選社表示,現在的應聘就是“兩眼一睜就是做各種測評”,而能屏住性子完成大量的AI測評、AI面試,能等到見真人面試官這個環節,已經是非常稀少的情況了。
曾經秋招海投,offer“隨便挑”的時代已不再了,AI殺死了許多秋招簡歷。
而應聘者們為了翻過這面AI墻,使盡解數。而這個過程里,雙方都迷失在了AI面前,不知不覺背離了這場對話開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