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隨著美國大選臨近,朝鮮半島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烈。
據央視新聞報道,經朝鮮國防省確認,2024年10月15日中午朝鮮人民軍對江原道高城郡甘湖里以及開城板門區東內里各60米的路段進行爆破,完全切斷與韓國連接的公路和鐵路。此舉的依據是“把韓國定義為敵對國家”的朝鮮憲法要求,以及敵對勢力嚴重挑釁的安全形勢。
1950年至1953年的朝鮮戰爭在沒有和平條約的情況下結束,朝韓公路和鐵路連接原本是半島和解運動的象征。韓國統一部表示,上述通道為韓方應朝方的要求修筑,朝方此舉明顯違反了雙方協議,償還1.3億美元貸款的義務仍然在朝方。
另外,朝鮮全國有140多萬名青年同盟干部和青年學生報名參軍或返回軍隊。朝鮮總人口為2616.1萬,法律規定凡是年滿17歲的男女青年都必須履行義務兵役,年限至少6年。而韓國總兵力55.5萬,法律規定18歲-35歲的男性公民有服兵役義務。

朝韓關系走勢與美國大選周期呈較強的關聯性。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后,半島局勢曾出現總體緩和態勢,朝美領導人就建立新型朝美關系和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達成共識。但美方后來出現立場倒退,沒有積極回應朝方訴求,半島局勢逐步陷入“韓美軍演、朝鮮試射導彈、韓美再軍演、朝鮮試射導彈”的螺旋式升級。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在今年1月15日的最高人民會議上建議在憲法中將韓國定義為“頭號敵國”和“永遠的主敵”,而非“同族”,并廢除、切斷朝韓合作交流機構、實體,以及喊話美國停止“戰爭演習”。有分析指出,金正恩此舉意圖是在未來的核外交中尋求與美國直接對話,而不是通過韓國。
韓國情報顯示,朝鮮南部邊境永久要塞化行動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包括增設反坦克屏障和埋設地雷。目前朝鮮人民軍8個全副武裝的炮兵旅團已進入“射擊待命狀態”,隨時準備開火。而韓國軍方則在朝鮮炸毀上述工事后進行開槍警告射擊。
今年以來,美韓升級針對朝鮮的軍事演習力度,美軍核動力潛艇停靠在港口城市釜山,并再次派出核武器主要運載工具B-1B轟炸機參加閱兵式。由于聯合國安理會朝鮮制裁委員會專家小組4月30日任期結束并解散,韓國、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1國于近日另行成立多國制裁監測組,實時監控違反和規避對朝鮮制裁的活動。
此次半島事態驟然升級的直接導火索是,朝鮮外務省譴責韓國自本月以來3次向平壤上空派遣載有反朝內容的無人機,威脅將采取強有力的報復行動。而韓國國防部則否認參與向朝鮮發射無人機,并猜測朝鮮有可能自己策劃了這一事件,或者是在韓的民間團體實施了該行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朝鮮半島問題專家樸光海對界面新聞說,朝鮮對韓美上述種種敵對行為極為敏感。目前雙方姿態強硬,互不妥協,又缺乏對話渠道,因此不排除11月5日美國大選之前發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例如停火線附近零星沖突,以及其他觸碰雙方底線的挑釁行為,但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比較低。當務之急在于雙方避免誤判和邊境沖突升級。
樸光海說:“美國民主黨政府一直堅持全面制裁的對朝政策。相比之下,朝鮮領導人可能更偏向于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其總體策略就是在大選前向美國施壓。”
特朗普于10月15日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接受采訪時稱韓國交的“保護費”太少,如果他再次入主白宮,韓國每年將為駐韓美軍多支付數十億美元。就在10天前,韓美敲定了最新《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2026年韓方承擔的防衛費約為11.34億美元,較2025年增加8.3%。
而檢察官出身的民主黨人哈里斯為求穩妥,很可能會在較大程度上繼續拜登的外交路線,包括把朝鮮核問題邊緣化。兩年前,她在訪問韓朝邊境非軍事區時還鬧出了把韓國說成朝鮮的尷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0月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半島局勢緊張不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作為重要鄰居,中國提出朝鮮暫停核導活動、美韓暫停大規模軍演的“雙暫停”倡議,以及堅持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雙軌并行”思路。我國支持半島合作與發展,積極參與相關多邊框架,如東北亞合作、區域經濟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