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每天11時后,大富貴酒樓魯班店迎來老年人用餐高峰,菜肉大餛飩、豬排飯套餐頗受老年群體歡迎。70歲的吳阿姨住在黃浦區五里橋街道,她說,這里餐品選擇多味道好,就餐環境也很照顧老年人,價格也有優惠,自己幾乎每天都來吃。
10月16日,界面新聞跟隨上海市政府“我們的人民城市”專題采訪,走進社區長者食堂。
自去年4月起,大富貴試行長者食堂,為社區60歲以上老人營養助餐服務,餐廳推出了早午晚不同的套餐,菜單還會定期更新,老人憑長者卡就能享受滿額減、以及不低于8.5折優惠,生日當天餐廳還能吃到免費長壽面。
上海大富貴酒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立元表示,餐廳還開辟了長者專區,口味配合老人清淡口味,桌椅也更符合老年人使用習慣,桌角鏤空方便老年起坐時抓握,桌邊配有呼叫服務按鈕,餐廳鐘表字體也更大更清晰。
大富貴酒樓魯班店坐落于黃浦區五里橋街道,這里上海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區域,老年人口占比近40%。60歲及以上人口約3.7萬人,其中,90歲以上獨居老人有155人。
作為上海老齡化和高齡化程度最為顯著的城區之一,黃浦區戶籍人口66.74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43.8%,80歲及以上高齡人口占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6%。
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戶籍總人口為1519.47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568.05萬人,占總人口的37.4%。而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則有81.64萬人,占比5.4%。

為讓社區老人就近便捷用餐,黃浦區積極布點建設社區長者食堂,滿足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黃浦區位于中心城區,由政府自主建設的長者食堂選址受限,且建設周期長,無法盡快滿足老年需求。為此,黃浦區鼓勵支持“老字號”餐飲企業為代表的社會餐飲企業積極對接街道,以自建、承接、委托運營等多元模式參與社區長者食堂運營,目前黃浦區已有3家以老字號命名的社區長者食堂,大富貴酒樓魯班店就是其中之一。
據悉,“引入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創新為老助餐多元供給模式”這一做法不僅得到了上海市民政局的高度肯定,作為上海為老助餐一種全新模式也引起了國家民政部的關注。

黃浦區民政局副局長楊穎介紹稱,黃浦區現有1家配餐中心、11家社區長者食堂、53家老字號長者餐廳、44個助餐點等109處四種型態的助餐服務場所,基本形成配餐中心保基本、社區食堂為補充、市場資源齊參與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平均月供客24萬左右。
楊穎透露,黃浦區即將出臺區級助餐政策,明確老年助餐場所同時功能定位、建設標準、服務規范、監管要求、補貼辦法,持續完善助餐服務體系。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社會力量的作用,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

圍繞滿足老年人原居安養的愿望,上海把解決好老年人吃飯這件“關鍵小事”,作為推動高品質養老服務的一件大事持續推進。
如今,在上海的老年助餐版圖上,社區長者食堂、助餐點星羅棋布,老年助餐服務觸手可及。
上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副處長葛健表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建有社區老年助餐場所1926個,其中社區長者食堂346個。今年上海計劃新建30家社區長者食堂,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到2025年末,上海社區長者食堂將達到400家、老年助餐點達到2000個,為老助餐服務供給能力應達到25萬客/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上海出臺《關于推進本市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擴大豐富老年助餐服務供給,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指導各區各街鎮按照經濟困難程度、年齡差異、失能狀況等給予老年人一定的用餐補貼和送餐費用補貼。
目前,上海人戶分離的老年人都可以就近在社區長者食堂用餐并享受當地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