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達摩財經
天風證券近日股價漲勢喜人,自A股市場進入“924”行情以來,截至10月14日,天風證券以54.14%的區間漲幅位列證券公司第一。
從業績表現上看,雖然天風證券在今年完成了管理層“清洗式”調整,但整體經營狀況仍然堪憂。今年上半年,在43家A股直接上市券商中,僅有天風證券歸母凈利潤虧損。
否認合并傳聞
10月7日,天風證券召開干部大會,湖北宏泰集團黨委副書記曾慶祝宣布任命龐介民擔任天風證券黨委書記。
今年2月,龐介民被選舉為天風證券董事長。加入天風證券前,龐介民曾先后擔任恒泰證券董事長、銀河金控首席運營官。早年他還曾擔任過央行北京分行計劃資金處科員,證監會機構部副處長、處長,北京西城區金融辦副主任,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副總經理等職務。
天風證券成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是一家擁有全牌照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2018年10月,天風證券成功登陸上交所。
天風證券曾被看作是湖北省知名民營資本“當代系”的重要資本運作平臺。天風證券上市前,屬于無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的公司治理結構。其中,武漢國資持股13.66%,為天風證券第一大股東。艾路明控制的“當代系”通過旗下上市公司人福醫藥、三特索道、當代明誠等累計持有天風證券18.18%的股份,持股比例超過武漢國資。
龐介民出任天風證券董事長前,公司董事長一職由余磊擔任。余磊曾在“當代系”多家機構任職,其自2007年出任天風證券董事長,在此位置上任職超17年。
2022年,由于債務危機爆發,“當代系”相繼出售旗下資產用于還債,天風證券也成為其中之一。同年4月,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人福醫藥計劃將7.85%的股權全部轉讓給宏泰集團,轉讓價格21.24億元,持股多年的“當代系”基本退出天風證券。同年12月,證監會核準宏泰集團成為天風證券控股股東。
工商資料顯示,宏泰集團由湖北省財政廳100%控股。截至6月末,宏泰集團持有天風證券14.84%股份,其一致行動人武漢國投集團持有公司8.78%股份,湖北省財政廳為天風證券實際控制人。
宏泰集團入局一年多后,天風證券董事會迎來重大調整。今年1月,以余磊為主的“當代系”高管徹底從天風證券離場。之后,天風證券董事會改組,龐介民被選舉為天風證券董事長。董事吳玉祥、謝香芝等人均有宏泰集團的任職經歷。
天風證券董事會改組后,今年以來股價實現了不小的上漲,從幾次股價顯著波動的時間上看,其上漲動力與重組傳聞不無關系。
今年3月29日,湖北另一家券商長江證券公告稱,湖北國資旗下長江產投計劃以非公開轉讓方式受讓湖北能源和三峽資本所持長江證券全部8.63億股股份,占總股本15.6%。
目前,長江證券為無實控人、無控股股東狀態,劉益謙旗下新理益集團和國華人壽合計持有長江證券19.27%股份,長江產投持有長江證券1.81%股份。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長江產投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17.41%。
同時,長江產投與武漢城建集團、宏泰集團、鄂旅投創投、湖北省中小企業金服、湖北日報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湖北國資持有長江證券股份占比將達到28.22%。
因天風證券和長江證券均地處湖北,隨著今年券商合并的快速推動,二者頻傳合并傳聞。但在“924”行情后,天風證券特別發布公告表示,經公司自查并與控股股東確認,公司不存在籌劃合并重組或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公司亦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經營狀況待解
天風證券人事調整落定后,即將面臨的挑戰也異常嚴峻。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天風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減少66.56%;歸母凈利潤-3.2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排在同業末位。
天風證券在財報中表示,受權益類市場波動等影響,報告期內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及投資收益相比去年同期減少,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從細分業務看,今年上半年,天風證券的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其他業務、私募基金業務分別收入6.05億元、5.99億元、2.63億元、2.38億元、-6.73億元、-6613.85萬元,較2023年同期均有下滑,甚至部分業務出現虧損加劇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天風證券自營業務下滑最為嚴重,對比去年同期的13.45億元,上半年下滑55%。而其自營業務也并非首次出現大幅下滑,2022年,天風證券自營業務收入3.82億元,同比下降80.58%,導致當年歸母凈利潤罕見虧損15.09億元。
在各項業務下滑的同時,天風證券的風險控制指標同樣值得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天風證券的風險覆蓋率為122.39%,凈穩定資金率僅為107.80%。這兩個關鍵指標已經逼近監管紅線,且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墊底。
在董事會完成改組后,天風證券也在積極加快轉型發展,試圖扭轉虧損狀態。今年二季度,天風證券的經營業績已有所改善,二季度單季度營業收入為5.38億元,環比增長190.95%;歸母凈利潤為5214.23萬元,環比增長1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