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上一次一周內滬深兩市同時有IPO公司上會還是在今年1月末2月初,而本周這一安排再度出現。10月14日上會的是廣東弘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弘景光電),擬募4.88億元,闖關創業板;10月17日上會的是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博思創),擬募7.83億元,沖擊科創板,兩者合計擬募資12.71億元。
另外,已上市公司中,南京醫藥(600713.SH)的10.81億可轉債項目,也將在本周上會。
10月14日上會的弘景光電擬募4.88億元

根據深交所披露,在10月14日,深交所上市委將安排召開2024年第17次會議,審議弘景光電的首發。
弘景光電2023年6月26日獲得受理,擬上創業板,保薦方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預計融資金額4.88億元。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汽車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和新興消費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其中智能汽車產品應用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興消費產品應用于智能家居、全景/運動相機和其他產品。
據介紹,弘景光電已與眾多Tier 1及EMS廠商有合作,產品進入了戴姆勒-奔馳、日產、本田、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埃安、蔚來、小鵬、飛凡、路特斯、Ring、Blink、Anker、Insta 360、70mai、小米等國內外知名品牌。

弘景光電預測2024年的營業收入10.5億元至11億元,變動35.83%至42.3%,凈利潤1.6億元至1.75億元,變動率37.42%至50.3%。

值得注意的是,弘景光電全景/運動相機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47%,其中公司對影石創新的全景/運動相機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產品銷售收入占同期全景/運動相機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達99%。
影石創新指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影石創新也是IPO公司,其2020年10月28日獲得受理,2021年7月23日上會錄得“暫緩審議”,2021年9月16日再度上會順利通過,2022年1月28日提交注冊,但至今并未踏出下一步。2024年9月30日,公司處于“中止”狀態,財報更新中。

10月17日上會的海博思創擬募7.83億元

根據上交所的安排,10月17日上市委將安排海博思創的上會。
海博思創的目的地是科創板,其2023年6月20日獲得的受理,保薦方是中泰證券,融資金額7.83億元。
海博思創是電化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提供商,專注電化學儲能系統,為傳統發電、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終端電力用戶等“源-網-荷”全鏈條行業客戶提供全系列儲能系統產品,提供儲能系統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按海博思創的說法,發行人亦為新能源工程機械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客戶提供動力電池系統產品。
海博思創與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主要央企發電集團,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網公司,及特變電工、晶澳科技等新能源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創資產負債率(母公司)為57.29%,營業收入36.87億元,凈利潤2.82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有3.17%。值得注意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2億元。從募資計劃來看,海博思創的項目中有“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1.5億元。

南京醫藥有10.81億可轉債項目上會
除了IPO公司上會之外,已上市公司南京醫藥(600713.SH)的可轉債項目,也將接受審議。

根據安排,10月16日,南京醫藥將帶著10.81億元的項目上會,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南京證券。南京醫藥1994年1月25日成立,1996年7月1日上市。南京醫藥有分紅習慣,2023年分紅方案10派1.6元,2022年分紅方案10派1.4元,2021年分紅方案10派1.2元,2020年分紅方案為10派1.1元,2019年分紅方案為10派1元。2024年上半年,南京醫藥的營業收入272.32億元,同比增長率-0.41%,凈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率0.87%。

此次南京醫藥10.81億元的募資,將投入“南京醫藥數字化轉型項目”2.24億元,投入“南京醫藥南京物流中心(二期)項目”1.42億元,投入“福建同春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項目”3.91億元,以及補流3.24億元。
“南京醫藥數字化轉型項目”計劃完成“三大數字平臺”建設,包括面向上下游供應鏈協同、藥事服務集成管理及物流智能執行交付的“含數字物流的數字供應鏈平臺”;醫藥零售創新服務模式與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新零售運營平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公司經營提供大數據支撐的“數字運營決策平臺”。此外,公司將構建包含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的中臺體系,實現前端業務敏捷快速迭代、中臺業務統一調度、業務數據融合共享的數字化智能服務。該項目建設期為36個月。
“南京醫藥南京物流中心(二期)項目”擬建設集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于一體的現代物流中心,幫助公司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有效解決因業務擴張導致物流倉儲不足的問題,建設期為28個月。
“福建同春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項目”擬建設面向福建省各級區域的現代化、數字型物流配送平臺,為公司業務規模擴張提供有力支撐。建設期為3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