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業最前線 左星月
編輯 | 王亞靜
9月27日,廈門金達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達威”)宣布,發行可轉債的申請獲得深交所審核通過。
按照計劃,公司本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8.01億元。其中,超10億元擬用于多個產品的擴產。
在計劃大幅擴產的背后,金達威的業績正在承壓。
2024年上半年,金達威實現營業收入15.23億元,同比下滑1.82%;歸母凈利潤1.30億元,同比下滑29.31%,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
不僅如此,金達威還面臨毛利率下滑、NMN(β-煙酰胺單核苷酸)產品可能面臨禁售的問題,而進軍醫美領域能否給金達威帶來新的增長點,還需進一步觀察。
01 18億可轉債過會,境外漫漫擴張路
1997年11月24日,30歲的江斌瞄準維生素貿易活躍的廈門,注冊成立了廈門金達威維生素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輔酶Q10、維生素A和維生素D3等產品。
如今,金達威主要從事保健食品(包含保健食品原料和保健食品終端產品)和飼料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目前,金達威已經成為全球輔酶Q10最大的生產商,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3、微藻DHA、植物性ARA、維生素K2、NMN等系列原料的主要生產商。
在江斌的帶領下,金達威很快走上了資本市場。2011年10月28日,金達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資金凈額為7.54億元。
圖 / Wind
上市后,金達威走上了擴張道路。
2015年1月,金達威全資子公司KUC Holding(以下簡稱“KUC”)收購Doctor's Best Holdings, Inc.(以下簡稱“DRB”)51%股權,收購價格為3191.2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1億元)。
此后,金達威再一次增持DRB。2016年5月,KUC簽署了增持DRB股權的《股權購買協議》,通過5358.4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8億元)的價格,對DRB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至96.11%。
圖 / 金達威公告
據悉,DRB是美國知名保健品品牌,旗下擁有輔酶Q10、氨糖軟骨素、鎂片等超300種產品,產品線涵蓋了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大腦與記憶、抗氧化、消化、眼部健康等多個方面的健康需求。
圖 / 金達威公告
如今,DRB旗下Doctor's Best品牌已經成為金達威核心品牌之一。2024年上半年,DRB的營業收入達到5.21億元,凈利潤實現6596.68萬元。
圖 / 金達威2024年半年報
通過DRB,金達威在海外的布局仍在繼續。今年4月,DRB收購美國Viactiv Nutritionals,Inc.持有的Activ Nutritional, LLC(以下簡稱“Activ”)100%股份正式完成交割,交易對價約為1720萬美元。
Activ主要經營Viactiv 系列骨骼健康、免疫健康和其他膳食營養補充劑咀嚼片等產品,目前通過The Emerson Group在美國許多零售商進行銷售。
除此之外,2016年4月,金達威出資3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6萬元)參與設立日本舞昆健康食品株式會社。目前,舞昆AG白蕓豆抗糖丸、舞昆美白丸作為品牌主推爆款。
2018年5月,金達威以8000萬美元(約合5.09億人民幣)的價格全資收購了Zipfizz Corporation。
可見,金達威一直在海外布局。金達威在2023年財報中表示,在保健食品終端領域,公司主要擁有Doctor's Best、Zipfizz兩大品牌。而這兩大品牌都是通過對外收購而來。
除了Doctor's Best、Zipfizz之外,金達威其余品牌無論在知名度還是銷量上,均和這兩大核心品牌存在一定差距。
圖 / 金達威品牌矩陣(來源:公司公告)
如今,金達威在尋求擴產。
2023年7月,金達威提出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本次發行可轉債”)預案。經過一年多的審核,2024年9月27日,金達威本次發行可轉債獲深交所審核通過。
本次發行可轉債,金達威擬募集資金18.01億元,主要用于輔酶Q10改擴建等擴產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圖 / 金達威公告
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資的核心產品輔酶Q10的毛利率一直在下滑狀態。
2021年-2023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35%、40.50%和37.36%,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其中,核心產品輔酶Q10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75.75%下滑至2023年的55.92%。
圖 / 金達威發行可轉債募資公告(2024年8月29日發布)
此次募資擴產后,公司能否成功消化產能,提高輔酶Q10產品的盈利水平,還需觀察。
另外,「創業最前線」注意到,除輔酶Q10外,金達威的維生素A的盈利水平同樣處在下滑狀態。
2021年至2023年,維生素A毛利率持續大降,到2023年時,維生素A的毛利率甚至為負,僅有-3.91%,已經是一筆虧本買賣。
據了解,維生素A毛利率下降和原材料產品價格變化有關。金達威表示,2022年開始,維生素A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整體上升,導致維生素A毛利率下降。
不僅如此,先前維生素行業相對景氣,吸引了新產能進入市場,原有閑置的釋放對市場格局造成沖擊,疊加下游飼料、養殖行業不景氣、消費需求低迷等多因素影響,維生素A銷售單價走低。
在產品盈利能力承壓之時,金達威選擇擴大部分產品產能,能否帶動業績的回升,還需時間考驗。
02 “不老藥”或遭禁售,進軍醫美成效幾何?
2020年7月,“不老藥”概念捧紅了金達威。
彼時,NMN概念爆發,Doctor's Best銷售的一款NMN產品也頗受關注。2020年7月9日,公司在互動易平臺回復了投資者關于美國子公司在售產品NMN有關咨詢,確認一款NMN產品上市銷售。
當天,公司股價直接漲停,隨后股價多日走高,甚至引發深交所下發關注函。2020年7月31日,金達威收盤價為58.62元/股,市值達到361.38億元。
圖 / Wind
那么,NMN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據悉,NMN別稱煙酰胺單核苷酸,是一種自然存在于人體內的生物活性核苷酸,屬于維生素B族衍生物。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長,生物體內的NAD+水平逐漸下降,而補充NMN可有效提升其含量,從而幫助延緩衰老,被業界戲稱為“抗衰神藥”。
近日有媒體報道,協和醫院團隊研究發現,補充NMN可逆轉卵巢衰老,可能為高齡女性生育力下降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而金達威2023年財報顯示,NMN系列產品的實際產能已經達到500噸。
圖 / 金達威2023年財報
此前,國內只能通過跨境電商銷售NMN。然而,據多家媒體報道稱,有消息指,自今年6月1日起,NMN不得再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在國內銷售。目前,尚未有明確政策來印證上述消息。對此,「創業最前線」向金達威發送采訪函了解該消息是否屬實,但截至發稿,金達威并未回復。
不少投資者仍對公司的NMN產品保持關注,并提出疑問,若跨境銷售限制是否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而金達威則回應,公司NMN的銷售占比很低,不構成對公司的業績影響。
目前,NMN迎來了低迷期,一方面是亞馬遜下架NMN產品,另一方面,NMN被申請為食品添加劑遭國家衛健委否決。
對于金達威來說,想通過NMN來實現業務上的更大突破似乎有些困難。
而NMN的“熱度”消退后,金達威的股價也“跌跌不休”。截至2024年10月11日,金達威收盤價為14.54元/股,市值88.68億元,較四年前的巔峰時期縮水超270億元。
圖 / Wind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金達威已宣布進軍醫美領域。
2023年4月,金達威投資公司控股的金達威醫療公司成立。2024年8月15日,金達威舉辦了全新第五代可變焦金達威聚拉美超聲上市發布會。
對于金達威來說,醫美領域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入局相對較晚。在公司的財報中,對于醫美領域的發展情況也并未提及。對此,「創業最前線」向金達威發送采訪函,試圖了解公司醫美的發展近況和規劃,但截至發稿,金達威并未回復。未來,醫美能否成為金達威的發展突破點,還需時間驗證。
03 曾發生爆炸致人死亡事故,違規操作頻發
作為服務大眾營養健康的金達威,自己的員工卻出現了較大的安全事故。
7月6日,金達威發布公告稱,2024年1月11日,金達威全資子公司廈門金達威維生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達威維生素”)污水處理池空間發生一起閃爆事件,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重傷。
經初步調查,金達威維生素在污水處理池上方施工安裝遮陽棚過程中突發池內空間可燃氣體閃爆,導致污水處理池及上方遮陽棚坍塌。相關部門對金達威維生素處以13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圖 / 金達威公告
上述事故發生后,金達威維生素停止生產。而在4月30日披露的2023年財報中,公司表示金達威維生素已進入逐步復工復產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5月17日,也就是事故發生半年多以前,金達威維生素就已經收到廈門市應急管理局的《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要求金達威維生素對一些標識、操作規程、作業安全、消防設備等問題限期整改。
金達威表示,金達威維生素已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于2023年6月21日收到整改復查意見書。
圖 / 金達威2023年財報
此外,有媒體報道,廈門市海滄區應急管理局今年5月27日對金達威維生素有限公司作出了一則行政處罰。
2024年4月23日,廈門市海滄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被處罰單位復工復產安全生產條件審查時,發現金達威維生素重大危險源罐區溴氫酸埋地儲罐安全設施未經竣工驗收擅自投入使用,被處罰18萬元。
可見,金達威維生素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較大漏洞,仍需企業加大關注力度。
不僅如此,今年5月,金達威披露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2021年-2023年,金達威及其子公司存在8項與生產經營相關的行政處罰。
除了生產經營相關處罰外,2024年4月9日,證監會廈門監管局根據公司披露的《關于前期財務信息更正的公告》指出金達威2020年和2021年年度報告中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計算錯誤,2022年年度報告中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計算錯誤。
對此,相關部門給予金達威、財務總監洪航出具警示函措施,并且被證券交易所采取監管措施。
金達威接連不斷的違規操作給公司敲響警鐘,公司在持續對外擴張的同時,也需要在內部管理上嚴加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