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2CC新傳媒
“有點不好意思再次面對大家...”
近日,“退網”兩個多月的抖音美妝博主駱王宇發布“回歸”視頻《好久不見,我想回來了..》。視頻中,駱王宇反思過往不足表示未來將從個人及團隊方面做出調整,并宣布將于10月14日開啟雙11直播。截至目前,該視頻點贊數達7.1W+、評論數為1.5W+。
有網友為駱王宇的發言感到動容的同時,亦表示雖然很信任你,可你這距離上次發視頻才不到三個月吧,顯得不是很有誠意。
馬上就有網友對此回復:“你這可不是信任的表現,你讓他什么時候回來,明年嗎,達X膚的機制你給我談嗎?”
另有網友銳評道,簡而言之,駱王宇還想在雙十一賺點小錢。
不談回歸動機,C2CC傳媒將從多角度分析駱王宇此次回歸后所面臨的信任困局。
01 “美妝一哥”駱王宇,頻繁陷入負面風波
在成為“美妝一哥”前,駱王宇和李佳琦一樣也曾是一位“柜哥”,先后在CHANEL和TOM FORD任職,還是2017年TOM FORD的銷售冠軍。2019年,駱王宇瞄準美妝賽道開始自媒體創業,從教人化妝、產品測評、吐槽大牌到傳播護膚知識,駱王宇逐步樹立起專業但毒舌的人設。
隨著2020年《手把手刷酸教學,再不會我只能上門服務了》的視頻爆火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刷酸”以及酸類產品,駱王宇也在這一時期逐漸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美妝護膚種草達人,曾創下一條短視頻帶貨1300萬元的亮眼成績。
而在直播帶貨方面,駱王宇也收獲頗豐。據蟬媽媽數據顯示,駱王宇在2023年雙11期間開設4場直播,其中兩場直播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另外兩場直播的銷售額也在5000萬—7500萬元之間。
但也是2023年開始,駱王宇頻繁陷入負面風波。
先是2023年6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毛越蘋對駱王宇力推的某品牌“晚安粉”發布視頻表示,粉末吸附油脂后形成混合物滯留面部,只會導致油脂分泌不流暢,而且可能加劇毛孔堵塞,誘發閉口粉刺等肌膚問題,并直言“晚安粉”絕對是智商稅。
今年2月,小紅書博主DermTalk發布《皮膚科點評駱王宇淡斑》視頻,指出駱王宇關于斑點的觀點和護膚理念有誤,并表示駱王宇所提及的少吃醬油、多運動的祛斑方式存在不嚴謹性。
同月,駱王宇帶貨的CSS油橄欖精華被抖音測評博主大虎課代表扒出產品中的羥基酪醇和橄欖苦苷含量不高,此次事件進一步將駱王宇推上輿論風口,掉粉嚴重。雖然駱王宇多次圍繞該產品發布聲明視頻,但消費者并不買帳,紛紛在評論區喊話“退錢”。
最終,駱王宇在7月12日發布視頻給出了CSS油橄欖退款方案并宣布“退網”。
02 重建信任不易,回歸背后需要注意什么?
此次回歸視頻中,駱王宇反思自己有兩個問題。一方面是火了之后變得不敢說,“從你想說什么變成了你該說什么,如果你說了不該說的就會有相對應的代價。”
另一方面是工作重心都在企業管理上,“大部分的精力都不在美妝這個事上,但其實我并不擅長管理,會有無力感、挫敗感。”
對此,駱王宇表示將從個人及團隊方面做出調整,從拍有意思的視頻出發,輸出有用的護膚知識;借助此前線下專業服務技能,開設定期項目、做好“保姆式陪伴”、1V1服務;轉變團隊將產品作為實現功效護膚工具的理念,定期開展行業資訊培訓,提升團隊認知。
同時,駱王宇宣布自己將于10月14日開啟雙11直播,并表示未來的短視頻包括今年的雙11直播,依舊會貫徹功效護膚、精簡護膚的理念,把每一個產品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項、負面效果以及產品之間的聯動和大家介紹清楚。
視頻的最后,駱王宇總結出自身三大價值:幫粉絲省錢、幫粉絲省事、幫粉絲省心。并表示如果能得到回來的機會,自己一定要做的比過去更好。
“正確的事情反復做,反復的事情用心做,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關于駱王宇的“回歸”發言,網友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網友表示支持:“真是唯一關注的美妝男博主,我記得最愛的就是一步一步教護膚的視頻,包括手法,用量,真的很細致,而且讓人聽得進去,繼續加油,支持你。”“希望你回來,感覺你是打心眼里用心在做,繼續加油啊~”
也有網友持質疑態度,認為駱王宇這是想回來賺錢了。“剛說退的時候我就知道會這樣回來哈哈哈哈哈。”
還有網友表示對駱王宇提出的1V1服務感興趣,“我想參加一對一,持續10年的痘痘,好了又長長了又好,想徹底解決。”
事實上,無論是1V1服務還是“保姆式陪伴”,這些創新舉措旨在通過與粉絲建立更緊密互動,重塑信任。但能否真正打動消費者,還需認清現階段多數消費者更關心的是產品的真實質量,而非其所承諾的互動服務形式。這是由于現階段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已不再單靠主播的個人影響力,而是對實際產品的評估和信任。
因此能否在產品質量方面提供保障,才是粉絲關注的焦點。
此外,直播行業的變化使得消費者更加謹慎,許多曾經盲目跟隨主播購買的粉絲開始反思自己的購物行為。對于駱王宇來說,重建信任的道路將十分艱難。他需要更加重視產品推薦的專業性,確保品質與信任之間的雙贏,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重新崛起。
03 頭部主播“退潮”,直播電商發展需要多方努力
直播帶貨發展到現在,不管是頭部主播還是MCN機構,都有出現過或大或小的翻車事件。但當一個又一個頭部主播翻車,足以讓品牌以及消費者對主播帶貨祛魅。再加上一些平臺悄然“去頭部化”以及頭部主播們有意減少直播帶貨頻次退居幕后,頭部主播似乎真的在慢慢“退潮”。
于是,部分品牌選擇開啟店播。《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品牌商家店播占比為51.8%,首次超過達人直播占比。另據淘寶直播、小紅書電商公開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天貓共有50個店鋪直播間成交額破億,小紅書店播訂單量為去年同期的9.4倍。
某位行業專業人士表示,品牌做店播優勢很明顯。相較于達人直播,店播沒有傭金、坑位費等支出費用,不需要考慮達人檔期安排、直播內容輸出,不僅可以實現高頻率、高時長直播,在成本、產品價格、直播內容方面更具可控性,適合品牌長線運營。剩余的預算還可以投入到提高產品品質、種草宣傳上,對品牌乃至消費者來說一舉多得。
同時該專業人士也指出,店播的弊端在于一些品牌直播經驗不足、缺乏粉絲基礎和流量投放分配導致直播效果不及預期,而這是達人直播擅長的長板。“所以店播與達播并非是簡單的對立關系。達播有著較高關注度,能起到較好的引流效果,可以理解為投錢做廣告。而店播則承擔了常態化的服務,也是對達播引流后的一種承接。”
無論是頭部主播“退潮”,還是品牌店播興起,其背后原因在于直播電商的行業邏輯發生了變化。直播電商未來趨勢如何?平臺流量來源在哪?品牌該怎樣調整布局方向?問題解決思路統統指向身處行業中心的消費者本身:要把消費者留下來。
阿里、京東、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從“優質內容”出發,通過扶持內容生態,激勵機構和創作者制作更多高質量內容,挖掘“有需求而不自知”的消費意愿。同時加強商家管控,保障消費者權益。
除更加理性地看待綁定頭部主播帶來的潛在風險外,不少美妝品牌也開始脫離低價商戰,轉向供應鏈優化、轉化率提高之上的綜合競爭。不斷提升自身產品力建設,為消費者帶來高質量、高品質產品。
而以駱王宇為代表的帶貨主播,則更要明確在用戶更加注重品質消費的當下,需要為用戶提供多維度高品質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建立信任基礎。同時加強優質內容創新,打造內容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
畢竟,電商核心在于打造信任消費,未來電商直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