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024年1-8月,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位?!皬目偭恳幠砜?,實現了從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的重大轉變?!卑不帐」I和信息化廳廳長馮克金在10月9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安徽省有多重視制造業?用八個字來概括,即“立省之本、強省之基”。當下,安徽制造業已發生了四個重大轉變。
據馮克金介紹,安徽省先后印發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智能綠色制造強省等實施方案,召開高規格、大規模的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制定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中小企業發展、“三首一保”等支持政策,密集打出制造強省建設“組合拳”。
2013-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7%、居全國第3位;規上工業營收從3.3萬億元提升至5.1萬億元,從全國第12位躍升至第7位、居中西部第1位。
“從產業結構看,實現了從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興產業聚集地的重大轉變?!瘪T克金提到了第二大轉變。
2013-2023年,安徽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占規上工業比重從20.7%提高到42.9%;傳統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從高峰時期的67%降至58.2%。今年1-8月,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1.2%,占規上工業產值的43.8%。
安徽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思路十分清晰: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聚力打造“4433”萬千億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其中,“4433”萬千億產業體系是安徽近期的一大目標:到2027年,培育形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4個萬億級產業,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綠色食品、現代化工、有色金屬等4個超5000億元產業,新型建材、優質鋼材、智能家電(居)等3個超3000億元產業,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等3個超千億元產業。
截至2023年底,全省汽車全產業鏈、裝備制造營收突破1萬億元;先進光伏產業營收居全國第3位;新型顯示面板產能約占全國17%、全球10%;晶合集成晶圓代工營收居全球第9位、全國第3位;機器人產業營收居全國第6位;累計培育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10個、國家級集群1個;創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集群11個、并列全國第1位。目前,“新三樣”產品中,全國1/5的光伏組件、1/7的鋰電池、1/8的新能源汽車是“安徽造”。
“從發展質效看,實現了從要素驅動、粗放增長向創新驅動、集約發展的重大轉變?!瘪T克金介紹了安徽制造業的第三大變化。
安徽正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底,全省制造業企業創新活躍度居全國第3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居全國第8位。
安徽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組織開展以企業為主體的“揭榜掛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3年累計有23項技術成果打破國外壟斷,53項“三首”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安徽建立完善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政策體系,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共有超九成規上企業啟動了數字化轉型,其中近六成實現了數字化改造;2013—2023年,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40.5%。
安徽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去年全省規上工業畝均稅收、營收分別達到23.2萬元、456萬元,相比改革之初的2021年實現了較大幅度提升,改革經驗獲國務院減負辦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
“從發展勢能看,實現了從內陸腹地向開放新高地的重大轉變?!瘪T克金說。
作為不靠海、不沿邊的中部大省,安徽卻在開放經濟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安徽連續7年高水平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累計簽約項目4326個、實際完成投資超過1.5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2901個,實際到位資金4402.7億元、增長20.6%,占省外投資項目的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