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024年10月9日下午,十幾位上海爺叔在寶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操場上,進行了航空模型表演。他們操控的航模飛機在天上上下翻飛,引來觀眾陣陣歡呼。
這群老人平均年齡為63-65歲,來自寶山區第三老年大學航模高級研修班。據班長李根生介紹,航模班現有22名學員,大部分有一定航模基礎,每周四上課。66歲的沈敞原是松江四中高中物理老師,曾帶領學生參加過航模比賽。每周,他從松江驅車趕來寶山上課,車上載著一車航模零件。
毗鄰顧村公園的寶山區第三老年大學當天正式揭牌。這所老年大學以“智能體驗”和數字科技為特色,開設了無人機、無人艇和無人駕駛等數字科技運動課程,其中航模、車模、船模為代表的“三模”課吸引全市老年愛好者報名參加學習,走出了一條老年教育的特色服務之路。

這也是上海推動老年群體融入數字社會、樂享數字美好生活的努力之一。2022年開始,上海市教委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2024年10月9日下午,界面新聞從2024年上海市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啟動推進會上獲悉,今年10月至12月,上海市教委、市委網信辦、市民政局、市老齡辦等多個部門將共同開展上海市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葉霖霖強調,做好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相關工作要抓好四個重點:要在思想認識上深刻把握推進老年教育的現實需求和必然趨勢;在實施路徑上注意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模式的多樣化;在教學方式上考慮老年人的特點,力爭操作簡便,務實管用;在支持保障上加強組織領導,守好安全底線。
靜安區是人口深度老齡化的中心城區,至2023年底,全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戶籍總人口42.1%,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長期存在。2022年11月,靜安區編制發布了《靜安區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標準指南》,去年該指南已經從1.0版升級至2.0版。
《標準指南(2.0版)》主要內容包括初級(開啟數字生活)、中級(樂享數字便捷)、高級(踐行數字文明)等三個層面內容,從基本技能、數字應用、數字文明三個梯度形成標準指南基本框架,全方位涵蓋靜安區老年人數字生活需求,同時對老年人常用網站、APP、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做了推介。
目前,靜安區已經形成一支800余人的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師資隊伍,配送2萬余份各類學習資源到居村委,圍繞標準指南內容,在靜安所有街鎮、居村委,開展了600余場學習活動,惠及1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