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蕪湖市正式印發《蕪湖市合成生物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旨在搶占未來產業賽道,力爭到2030年,蕪湖市合成生物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事實上,結合此前通用算力布局,以及相關重點企業落地發展,蕪湖在合成生物產業上已具備核心競爭優勢。成為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成為蕪湖布局合成生物產業的首要發展目標。

合成生物:六大產業齊頭并進
合成生物學,作為一門融合現代生物學、化學、數學等新興學科的前沿交叉學科,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隨著合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合成生物學正在逐步取代傳統化學合成,成為全球醫藥、食品、材料等領域“綠色合成”的重要途徑。
《行動方案》明確聚焦六大產業發展方向,包括生物材料、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食品、生物裝備制造和生物平臺工具。力爭到2027年,轉化一批具有產業價值的合成生物科研成果,招引并培育擁有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領軍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以上。屆時,蕪湖市合成生物產業規模將超500億元,成為國內領先的合成生物特色產業創新高地。

加速布局:打造省內合成生物產業先導區
根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到2027年,安徽將建設1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并積極爭創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蕪湖市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市委書記寧波在《黨建》撰文: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 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提到,力爭到2027年,全市培育形成3個以上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并爭創2個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蕪湖市在生物醫藥領域布局了合成生物“技術研發——中試放大——產業化落地”全產業鏈,并加速集聚優質人才團隊、創新型企業、產業項目等資源,努力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贏得先機。

多方提速: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蕪湖市在推進合成生物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2023年12月,蕪湖市委書記寧波在調研合成生物產業鏈發展情況時,提出了推進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今年8月,蕪湖遠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全國首支未來產業債,募集資金8.9億元,用于支持合成生物、新型能源等未來產業的發展。
9月,安徽“雙創匯”走進蕪湖合成生物專場活動上,蕪湖市合成生物產業聯盟成立,6個產學研項目簽約,AI合成生物學工程化中心等12個項目落地集中簽約。另有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此外,在推進產學研融合方面,安徽工程大學的“生物工程”重點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了B+的成績,并建有6個省部級研發平臺。
同時,據安徽省科技廳消息,目前通用算力CPU超20萬核,智算算力超1.2萬P,超算算力達12P,量子算力達72比特,可為大規模生物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助力合成生物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產業現狀:已具備核心競爭優勢
據蕪湖市人民市政府消息,目前,蕪湖市在合成生物產業及上下游全產業鏈領域擁有規上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部分企業已具備核心競爭優勢。全產業鏈總產值超過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