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動脈網
截至目前,多家上市企業硬腦(脊)膜補片產品的毛利率都超過90%。這著實令人意外,畢竟這是一個經過多次集采且國產化率超90%的賽道。
2020年以來,硬腦(脊)膜補片已在24個省份開展帶量采購。其中,安徽、河北、河南、江蘇等省開展的硬腦(脊)膜補片集采項目,平均降幅為70%-90%。
硬腦(脊)膜補片帶量采購降幅統計,數據來源于易聯智慧云
以河北省2021年開展的三類醫用耗材集采為例,硬腦(脊)膜補片平均價格從1.6萬元降至1000元左右,平均降幅91.46%,最高降幅99.21%。
不止如此,硬腦(脊)膜補片還是國內少有的已實現國產替代的賽道。根據頭豹研究院的數據,我國人工硬腦(脊)膜補片2020年的國產化率為90%,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邁普醫療、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醫療、天新福、沃爾德醫療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次集采加上高國產化率,并沒有讓硬腦(脊)膜補片變成紅海市場。多家上市企業最新財報顯示,硬腦(脊)膜補片目前的毛利率約為90%。
數據來源,各企業財報
同時,邁普醫學還成了集采政策的受益者。2023年,安徽、江蘇、遼寧、河南、陜西等省市先后開展關于硬腦(脊)膜補片的帶量集采,邁普醫學在上述集采中均實現了中標。受益于此,2024上半年,邁普醫學的人工硬腦(脊)膜補片業務營收達6911.93萬元,同比增長36.68%,毛利率為90.29%,同比增長1.85%。
硬腦(脊)膜補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市場?憑什么長期保持90%以上的毛利率?創新企業還值得入場嗎?
年銷售額破10億,仍是藍海市場
硬腦(脊)膜補片主要用于硬腦(脊)膜缺損時的修補或替代。
據了解,硬腦(脊)膜是介于顱骨和腦組織之間的雙層膜性組織,可保護大腦,防止腦脊液與外界接觸。硬腦(脊)膜損傷則會導致持續性腦脊液漏出,從而引發假性腦脊膜膨出、神經根卡壓、顱內出血、腦膜炎、顱內感染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
臨床上,硬腦膜缺損的主要因素包括顱腦損傷、顱腦手術、腫瘤侵蝕、炎癥等。其中,手術操作方面,醫生在治療、診斷各種腦部和脊髓疾病時,通常會故意撕裂硬腦膜,以實施某種治療術式或進行診斷,如診斷性腰椎穿刺、治療性穿刺、硬膜內腫瘤或囊腫切除、選擇性分流術等術式。
隨著疾病認知水平的提升、手術器械的發展、支付能力的增長,顱腦腫瘤、顱腦創傷、腦出血等腦部疾病越來越多的通過外科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年我國神經外科開顱手術量約90萬臺。這意味著硬腦膜缺損患者持續增多,對應的硬腦(脊)膜補片的需求也在增多。
據市場研究機構QYR的最新調研:2022年中國硬腦(脊)膜補片市場銷售收入達到10.07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18.41億元,2023-2029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8.23%。
高增速、高毛利、高國產化率背后,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卻沒有變成紅海市場。這主要是因為硬腦(脊)膜補片市場存在一定壁壘。
第一,硬腦(脊)膜補片是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例如,冠昊生物搭建的動物源性醫用生物材料技術平臺承擔了二十多項國家和地方的科技攻關項目,其“再生型生物膜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際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
正海生物立足再生醫學領域,在脫細胞技術基礎上縱向拓展了三個技術平臺,分別為:具有天然或仿生支架結構的生物材料;具有誘導再生功能的因子技術;以及干細胞技術。三大技術加持下,正海生物實現了再生醫學三要素 (支架材料、活性因子、種子細胞)的全面研究覆蓋。
第二,硬腦(脊)膜補片具有較高的人才壁壘。該行業行業綜合了臨床醫學、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學等多種學科,需要大量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支持,且相關專業的人才需要長時間的技能培訓及生產實踐經驗積累。對于新進入行業的企業,很難在短時間招聘及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團隊,相應的壁壘較高。
第三,硬腦(脊)膜補片具有較高的渠道壁壘。據了解,醫院對同類產品招標公司數量有限,且是否開啟招標工作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先入院的產品對后入院的產品會形成一定市場渠道壁壘。而硬腦(脊)膜補片已有多款產品上市,且國產化率高,產品成本低,先發優勢明顯。
多重因素影響下,硬腦(脊)膜補片作為10億元級單品市場,競爭情況并不激烈,且還屬于藍海市場。
動物源性材料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正崛起
據了解,硬腦(脊)膜補片是用于修補硬腦膜和(或)硬脊膜缺損的片狀材料類產品。根據材料劃分,可分為自體組織修補材料、同種異體修補材料、異種生物修補材料、人工合成材料。
動脈網制表
其中,自體組織修補材料取用患者自身的顱骨骨膜、顳筋膜、闊筋膜或其他部位的膜組織;同種異體修補材料則取用其他人的膜組織。這兩類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感染、腦脊液漏等并發癥發生率低的優勢。但是,此類材料來源有限、取材困難、手術操作復雜,并有潛在病毒風險。
例如,桀亞萊福推出的異體真皮硬腦(脊)膜補片采用自主專利技術,保留完整人源基底膜,具有生理性修復效果、組織原位重建、可縫可貼、生物相容性好、手術操控感強等優勢。值得一提的是,該產品的上市,填補了國內人源組織硬腦膜補片的空白。
異種生物修補材料主要來源于牛、羊、豬等動物組織,并經過化學或生物方式處理,具有一定的伸展性和彈性。此類材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體組織修補材料和同種異體修補材料的來源有限問題。但是,異種生物修補材料通常存在病毒傳播、免疫反應的風險。
不過,隨著再生醫學、組織工程、復合材料等技術發展,有創新企業突破了技術壁壘,可使經過特定處理的動物組織減少免疫排斥反應和炎癥反應,獲得更低風險的異種生物修補材料。
例如,正海生物推出的可吸收硬腦(脊)膜補片來源于牛真皮的脫細胞真皮基質,通過物理、化學等方法將動物的表皮層及細胞成分徹底去除,且不損傷原有空間結構,僅保留真皮中的天然細胞外基質。相較于傳統異種生物修補材料,該產品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組織順應性,已在臨床上取得滿意效果。
再如,佰傲再生推出的硬腦(脊)膜生物補片是由牛心包膜脫細胞基質及羧甲基殼聚糖凍干制備形成的雙層生物膜片,屬于國際首創。該產品將羧甲基殼聚糖材料與牛心包膜脫細胞基質結合,提升了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防止腦脊液滲漏、減輕組織粘連、有效引導組織再生。
人工合成材料是隨著材料學的發展而興起的。相較于其他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具有來源廣泛、無病毒風險成本低、易加工設計等優勢。不過,人工合成材料也存在局限性:與動物源性材料相比生物相容性差,且存在異物刺激反應等問題。
隨著可吸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再生醫學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發展,人工合成材料正越來越多的用于硬腦(脊)膜補片。例如,貝朗、強生等跨國巨頭均推出了以人工合成材料制造的硬腦(脊)膜補片產品;國內邁普醫學、沃爾德外科醫療等創新企業也推出了相關產品。
其中,邁普醫學自主研發的硬腦(脊)膜補片是以聚乳酸為原料,并通過生物增材制造技術進行制備,實現了人工合成材料的微觀仿生結構,具備與人體腦膜相似的三維微纖維支架。聚乳酸類人工合成材料是可用于人體的生物降解性材料,具有良好的水密性。
總的來看,不同材料制成的產品在降解特性、抗拉強度、使用特點、生物相容性和使用效果上均存在差異,且材料的柔順性、防粘連性及貼附性也有所不同?,F階段,國內硬腦(脊)膜市場上,動物源性材料占比大于80%,為市場主流產品;人工合成材料的占比小于20%。
在成熟度更高的歐洲市場,其人工合成材料占比已超50%。數據顯示,2019年,該地區腦膜銷售數量為3.66萬片,其中物源性材料為1.72萬片,占比為 47.10%;人工合成材料為1.94萬片,占比為52.90%。
可以預見,國內市場上,人工合成生物材料硬腦(脊)膜補片將加速滲透,逐步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主流產品大比拼,市場還需要創新
現階段,國內市場上的主流硬腦膜產品主要來自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邁普醫學、佰仁醫療等企業,合計占據超92%市場。
市場上主流產品
其中,天新福推出的人工硬腦膜產品已遠銷國際十余個國家,臨床累計植入量超300余萬片,居全球市場前列。
據悉,天新福2021年推出了復層免縫合人工硬腦膜。該產品的原材料是高純度Ⅰ型膠原蛋白,此種材料和人體細胞基質的主要成分相同,生物相容性更好。天新福還通過特殊工藝使該產品形成三維空隙結構,有利于組織修復?;诓牧吓c結構的設計,當組織修復完成后,該產品也會降解吸收,更加安全。另外,該產品還具有卓越的柔韌性、水密性、免縫合性、修復重建性、有效隔離性等優勢。
冠昊生物推出的B型硬腦(脊)膜、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也屬于動物源性材料,兩者的材料主要來源于豬內臟膜材、牛內臟膜材。以B型硬腦(脊)膜為例,該產品的原材料是經冠昊生物專有技術進行滅菌和組織工程處理的牛內臟膜材。
在性能上,該產品具有類似腦膜的抗張強度,彈性、柔韌性和致密性好,能承受各種型號縫線的縫合(牽拉)張力。同時,該產品還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力學順應性強、安全性高、可誘導組織器官原位再生、再生與組織降解速度同步、易于縫合等優勢。
國內市場上另一款主要產品是正海生物推出的海奧生物膜,其屬于異種(牛)脫細胞真皮基質,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該產品通過獨有的組織工程學技術,經過嚴格、有效的脫細胞處理、病毒及其他病原體的滅活處理后,凍干而成。在生產過程中,該產品未添加任何化學交聯劑成分,屬于純天然的生物材料。
臨床使用上,該產品可縫、可貼、可降解,臨床應用更加方便。同時,該產品具有膠原蛋白特有的天然三維空間結構,有助于成纖維細胞長入、膠原形成和快速血管化,從而修復缺損硬腦膜。另外,該產品的力學性能好,浸泡軟化后,仍有一定強度及韌性,且具有粘附性,可提供較強支撐力。
除了上述產品,還有一款由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硬腦(脊)膜補片受到市場青睞。該產品由邁普醫學研發推出,是利用生物增材制造技術結合人工合成材料開發的腦膜產品。該產品具有獨特的三維仿生多孔微纖維結構,與人體天然硬腦膜的微觀結構高度相似,有利于新生細胞的附著遷移和增殖分化。原材料選用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人工合成材料,與市場上脫細胞基質的動物源性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傳播等風險。
據悉,邁普醫學還自主研發了全新一代的硬腦(脊)膜補片產品“??怠?。該產品在保持產品結構仿生的基礎上,通過材料體系創新應用,大幅提升產品的柔軟度,使其更容易與腦組織貼合,在內鏡下輕松折疊、方便輸送且易于展開,可均勻全面的覆蓋腦膜缺損部位,滿足臨床內鏡手術需求。
佰仁醫療則以牛心包組織改性材料為原材料的硬腦(脊)膜補片,其具有與體內結締組織類似的結構特性,可為患者自體組織自然修復提供組織支架,以獲得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實現組織自然修復,使修復后的軟組織與原健康組織無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現階段雖然存在多種類型的硬腦膜補片,但產品的差異性越來越小。這使得市場上的產品越來越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同時,近幾年新推出的硬腦膜補片產品數量較少,且創新力越來越低,不同企業在產品研發上的差異性并不明顯。
這不是說市場上的產品已經趨近完美。事實上,現有硬腦膜補片還存在術后疼痛、血腫、排異反應、術后復發等多種問題。而這,也是創新產品的機會。相信能夠解決具體問題的企業,必然會受到市場的認可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