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大北農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子公司安徽昌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昌農”)擬與合肥市種業之都建設及科技強農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署《增資協議》及《增資補充協議》,約定投資方向安徽昌農增資3000萬元,取得安徽昌農4.76%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昌農是大北農旗下養豬平臺之一,主營良種繁育、生豬養殖與銷售、農林作物種植和食品加工等。
以飼料業務起家的大北農自2016年起大手筆開展生豬養殖業務。到2017年持續重金投入,在1月就宣布投資24億在7地布局生豬養殖項目,其中,安徽昌農正是大北農在華東布局養豬企業。華東地區也是大北農營收主要來源,2024年上半年,華東區占營業收入比重達30.02%。
對大北農而言,不同區域業務布局各有側重。申萬宏源研報顯示,公司業務區域布局廣泛,其中西北地區以玉米種業為主,故毛利率最高,2022 年達 19.8%。華東、中南、西南和華北地區主要以飼料和生豬養殖業務為主,毛利率隨著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東北地區以飼料業務為主,故毛利率波動較小。
2023年2月19日,大北農聯合發展2億頭豬工程啟動大會在北京舉行。根據大北農的規劃,未來十年,大北農集團將聯合影響2萬頭原種豬,40萬頭祖代豬,1000萬頭母豬,打造5萬個農場主,實現2億頭商品豬出欄。
2024年半年報顯示,大北農的生豬養殖業務模式為推進“自繁自養”和“公司+生態農場”的養豬模式,目前正在結合飼料業務推進聯合發展模式,構建行業生態平臺。
重金投入之下,大北農生豬養殖業務也迅速擴大,到2024年上半年,養豬行業已在總營收中占比20.27%,其余則為飼料動保業占比71.49%,其他行業占比4.83%,種子植保業占比3.41%。
大北農10月8日公告,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1-9月累計為427.63萬頭;銷售收入當月合計為12.01億元,1-9月累計為78.08億元;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商品肥豬當月均價為18.66元/公斤。
不過,在養豬業務上,大北農對比同行企業并不算突出,尤其是養殖成本較高一直受到投資者詬病。
在9月1日的調研活動中,大北農透露,養豬育肥完全成本近期在17元/kg多,公司養豬業務在各個區域以平臺的形式發展,各平臺養豬成本有所差異,一些平臺比如陜西正能平臺成本可以做到16元/kg以下。整體公司養豬成本還是偏高一點,主要原因為設計母豬存欄達到40萬頭,現實際存欄不到24萬頭,尚未滿產。進一步降低養豬成本要受產能利用率、生產成績、大宗原料價格等影響。
養殖成本較高使得大北農在豬價下行期面臨大幅虧損。2023年大北農,歸母凈利潤虧損合計21.74億元,主要受養豬業務虧損及計提的各類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的影響較大。歸母凈利潤虧損合計21.74億元,其中養豬板塊就虧損約15億元。
2024年3月起,豬價恢復上行,但對比同行企業,大北農也更晚走出虧損泥潭。2024年上半年,不少養豬企業都實現了扭虧,但大北農仍虧損1.56億元。
當前,生豬養殖企業紛紛側重下降養殖成本,大北農也開始采取措施。大北農曾介紹,2024年一季度公司生豬養殖育肥完全成本約15.1元/公斤,5月約14.7元/公斤,7月約14.6元/公斤。今年以來原料價格相對穩定,成本逐漸下降,一方面是關停了原有一部分自建廠、租賃廠、收購的一些種豬場等,另一方面,針對現有豬場,盡可能改善生產成績,提高產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