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業最前線 星空
編輯 | 蛋總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全球家電與智能裝備行業中,來自于江蘇的格力博并不是一個新手,而是一家擁有22年發展歷史的企業。
不過在國內市場,他們卻相對低調,因為其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市場,超9成以上的營收來自海外。
在資本市場上,格力博的上市歷史也不長,在2023年2月才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近期,格力博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其營收與利潤均實現了雙增長,且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這一成績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然而,深入剖析其財報細節及市場動態,不難發現格力博光鮮業績背后也隱藏著一些隱憂。
1、中報業績雙增背后,仍存不穩定因素
格力博由陳寅在2002年投資創辦,早期主要從事交流電園林機械的生產。
從2007年開始,格力博涉足新能源鋰電化園林機械的研發,2009年推出了自主品牌Greenworks,又在2018年收購了德國的百年品牌Cramer,該品牌主要生產高電壓、高性能的鋰電園林工具產品。
目前,格力博是全球唯一一家有能力生產82V全系列鋰電商用園林機械的廠家。
圖 / 82V全系列鋰電商用園林機械(格力博官網)
格力博所處的是OPE行業,OPE是指戶外動力設備,主要用于草坪、花園或庭院維護,目前主要以自有品牌銷售為主,產品按用途可分為割草機、打草機、清洗機、吹風機、修枝機、鏈鋸、智能割草機器人、智能坐騎式割草車等。
一方面,格力博與北美、歐洲的知名商超,如BestBuy、Costco、Walmart等建立了長期合作,提供自有品牌貨商超品牌產品。
另一方面,格力博也在Amazon等線上渠道開拓市場,并為園林機械知名企業提供ODM產品,如STIHL、TORO、ECHO、BISSEL等。
據格力博今年8月底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9.92億元,上年同期為25.81億元,同比增長15.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12億元,上年同期為-5391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實現增長324.81%。
格力博營收主要來自于境外,2024年上半年境外營收為29.379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98.19%。
對于2024年上半年業績增長的原因,格力博在公告中寫道,主要原因是2024年下游客戶基本結束主動去庫存,自有品牌及ODM業務均有較為顯著的提升。
截止2024年6月底,格力博在手訂單約7億元,去年同期約為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在利潤方面,2024年格力博大幅扭虧,主要是因為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且期間費用得到了有效管控。
今年上半年,格力博的銷售費用為3.559億元,同比下降1.07%,管理費用為2.453億元,同比下降3.64%。財務費用為-4199萬元,同比下降14.8%。研發投入費用為1.36億元,同比下降14.68%。
盡管格力博上半年實現業績雙增,但從單季度來看,今年一季度格力博的營收為16.36億元,凈利潤為1.299億元,實現業績雙增,但二季度實現營收13.56億元,凈利潤卻為-868.8萬元,出現單季度虧損。
凈利潤的波動不僅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脆弱性,也可能預示著市場環境或內部管理存在未解決的問題。
格力博在今年一季度盈利之后,二季度出現虧損這一反轉現象不得不令人擔憂,未來該公司能否實現更穩定的業績增長?
對于這一情況,格力博向「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解釋稱:“二季度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上半年銷售的產品中有部分是2022年高價材料成本和高價海運成本的庫存,疊加了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導致單二季度出現虧損。相比去年同期,該影響已經大幅降低,今后該因素的影響也將消除。”
此外,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格力博的應收賬款為14.403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5.85%。上年末的應收賬款金額為10.954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12.95%。今年上半年末該公司的應收賬款較上年末增長了3.449億元,漲幅約為31.5%。
由此看來,格力博的管理層也需要加強回款的催收力度和風險管理措施,以確保公司的財務穩健和可持續發展。
2、上市當年業績變臉,股價較發行價腰斬
客觀來說,格力博在2023年2月上市前,其招股書披露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
從2019年到2022年,格力博的營收持續增長,營收從2019年的37.2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52.11億元。
2019年、2020年,該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且這兩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07.21%和266.29%。其凈利潤也從2019年的1.54億元,猛增至2020年的5.65億元。
盡管格力博的凈利潤在2021年和2022年出現同比下滑,但每年仍有超過2.5億元的凈利潤。
但遺憾的是,在2023年該公司上市之后,其年度業績就出現“變臉”:2023年實現營收46.17億元,同比下降11.4%;凈利潤也時隔4年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額為4.74億元。
對于2023年出現大額虧損,該公司分析原因有以下四點:
第一是下游渠道堅定執行去庫存經營策略,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未達預期甚至出現下滑,實際營業收入遠低于公司銷售預算,是公司虧損的主要因素;
第二是下游渠道去庫存導致對公司當期采購金額同比大幅下降,而促銷扣款比例大幅提升,對公司毛利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
第三是該公司明星產品“OptimusZ”商用割草車(終端售價20000-40000美元)首年推向市場,公司在研發投入、市場推廣等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但銷售規模仍未起量,短期內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第四是公司在銷售下滑的過程中,也在努力消化自身的高價庫存,這部分庫存主要形成于2022年并含有較高的海運費和關稅,高價庫存的消化也對2023年盈利能力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盡管同行業公司中,泉峰控股、大葉股份等公司也在2023年出現虧損,但巨星科技、創科實業則保持了盈利。
因此,監管部門曾在該公司年報發布3天后的4月30日,對格力博下發了年報問詢函。
問詢函要求該公司說明下游渠道去庫存、終端需求受抑制、高價庫存等是否仍將影響公司2024年經營,并充分提示經營風險;說明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研發投入大幅增加的合理性。
此外,格力博的3個募投項目建設期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但在2023年報告期末投資進度分別只有6.82%、5.61%、4%,這一點也被監管部門問詢具體的建設計劃和資金投入安排等。
對此,格力博在今年5月23日進行了問詢函回復。
格力博預計,剩余高價庫存的影響將在2024年全部消化,并且下游渠道去庫存、終端消費需求受抑制對鋰電OPE行業及公司實際經營不利影響已經大幅減弱。
隨著下游渠道去庫存接近尾聲并逐漸進入補庫存周期,預計鋰電OPE行業將恢復正常的增長趨勢。
盡管業績預期趨勢良好,不過截至目前,格力博的股價已經較上市發行價呈現出腰斬之勢。該公司上市時發行價為30.85元/股,截至9月30日,該公司的收盤價為14.83元/股,較發行價下跌了大約51.9%。
3、遇上臺風損失超3000萬,預期增速能否實現?
今年9月13日,格力博發布了關于遭受臺風災害影響的公告,披露了該公司位于越南的子公司遭受了臺風災害的影響,部分資產遭受損失。
初步估算,該公司預計臺風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約有人民幣3000萬元至5000萬元(未考慮扣減保險公司后續賠付金額,公司已購買財產保險,保險公司正在測算定損)。
格力博也表示本次災害預計對公司2024年經營業績有一定程度影響,但具體數字還需等保險公司定損完成,年審會計師確認后才能確定。
格力博在今年的問詢回復公告中也曾披露,預計2024年銷售額將實現同比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全年凈利潤也將大幅改善,但這一預期增速能否實現,仍存在不確定性。
事實上,格力博不僅有突發臺風災害帶來超3000萬元損失的影響,還在面臨著產品市場的關鍵轉型。
「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觀察發現,格力博之前的產品主要以家用為主,但由于商用市場的廣闊前景,2023年該公司推出了全新系列商用割草車OptimusZ,這一年也是該公司認為商用OPE行業“油轉電”的關鍵年。
圖 / 商用割草車OptimusZ(格力博官網)
因此,OptimusZ進入市場后的反響如何,決定了他們能否在商用產品市場取得“開門紅”。
據格力博2023年財報披露,公司新推出的商用割草車OptimusZ在上市銷售后,由于客戶和經銷商對產品熟悉程度較低,導致售后服務未能及時跟上,為了維護客戶使用體驗,公司在質保費用方面投入增加,這導致銷售費用-質保費同比增加3637.74萬元。
顯然,OptimusZ作為新產品依然面臨市場接受度的考驗。
格力博方面對「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坦言,公司在銷售端,商用產品的推廣目前還存在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在2023年,主要原因包括客戶對商用鋰電產品的認知還在提升過程中,“油轉電”從開始切換到大量切換直至最終全面切換仍需要時間。
“對于綠化園林公司而言,商用產品油轉電是一個體系的切換,涉及到操作工人的培訓、充電問題、經銷商維修體系建設和配件倉庫配置等,整個體系的完善需要較長周期。”格力博方面表示。
另外,美國加州2024年1月開始執行“禁油令”,為了應對該項措施,美國加州的經銷商等渠道于2023年囤積了大量的汽油動力設備以供2024年銷售。
最后是大多數經銷商依靠貸款采購備貨用于銷售,由于2023年美國高通脹和高利息,導致這些經銷商主動采取控制進貨節奏和庫存水平的策略,對新設備的嘗試與采購采取保守對策疊加了當年的通脹和高利息影響,對商用產品客戶采購鋰電設備有所抑制。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格力博的OptimusZ受到了海外客戶STIHL的青睞,雙方已達成合作,由格力博貼牌為STIHL生產此類產品,隨著2024年交貨數量上升,有望為公司年度營收提升助力。
今年3月份,就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追問格力博商用產品的市場反饋,今年以來的銷量如何。
對此追問,格力博的董秘今年8月7日進行了回復,但他們并未透露產品的具體銷量,僅表示:“公司商用產品一經問世即受到市場專業人士的關注,目前反饋較好。針對園林機械領域產品銷售的特點,公司已經與歐美主要園林機械經銷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截至到今年上半年該產品(OptimusZ)出貨量已經達到公司預期,關于具體銷量,由于目前還屬于商業機密,暫不便透露詳細數據。”格力博方面對「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表示。
當下,格力博處于新產品上市發力初期,又面臨市場接受度和普及率的考驗,公司的單季度業績表現也存在一些不穩定性,未來他們能否在商用產品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實現家用產品與商用產品并舉的格局,也值得長期關注。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