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略大參考 小遙
編輯 | 楊知潮
基層公務員想升正科可能需要20年,但在《文明》游戲里,玩家努力一天就有機會統治地球,殖民火星。
這是模擬經營類游戲幾十年來長盛不衰的基礎,它把工作變成了一種“爽文”。
而當下最風靡的小游戲,正在吸納這種“工作爽文”作為自己的題材。9月,一款來自土耳其的小游戲——《沙威瑪傳奇》在國內爆火。屬于它的相關話題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瀏覽量超過了13億次。
不同于大多數小游戲的連連看和切水果玩法,《沙威瑪傳奇》把題材擴展到了更復雜的領域:玩家在里面扮演一個飯店經理,給顧客做菜、賺錢升級設備、處理顧客關系等等。而雖然說是“模擬經營”,但《沙威瑪傳奇》這類游戲的操作又極其簡單,門檻并不比“羊了個羊”高多少。
低門檻的玩法內核,再披上了一個更為有趣的外殼,造就了一批“一天打四份工”的勤勞年輕人。
01 消消樂的核,模擬經營的殼
沙威瑪其實就是烤肉,一種阿拉伯烤肉。
由大塊的羊肉、雞肉等肉類穿在垂直擺放的烤肉叉上,長時間旋轉燒烤制成。——有點像國內流行的土耳其烤肉。視聽語言上,《沙威瑪傳奇》也采用的是阿拉伯風,魔性的音樂,異域風的穿搭,處處透露著阿拉伯味道。
但比起異域文化,更吸引中國玩家的可能還是它的玩法。
《沙威瑪傳奇》的基本玩法是模擬經營一家餐廳,玩家需要在既定時間內完成客人的訂單,并在賺到收益后升級店內的各種設備,還要及時阻止與懲罰吃霸王餐的乞丐和偷走收益的小偷。有些類似《胡鬧廚房》,但設定背景從廚房升級為了餐廳,玩家也從廚師變成了更像“經理”的復雜角色。
但游戲的玩法并不復雜,點擊、滑動、長按屏幕是玩這款游戲的唯三動作。玩好這款游戲唯一的要求是迅速、準確。
從目前社交平臺上發布的相關內容來看,女大學生是這款游戲的重要群體。她們熬夜要玩,上課也要玩,面臨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情況,找人幫忙也要把關闖過去,硬生生把這款單人游戲玩成了多人游戲。但因為玩法簡單,即使需要配合與分工,也不會像《胡鬧廚房》一樣造成友盡、分手的下場。
互聯網上,它與《老爹披薩店》《飛機大廚》《樓下的早餐店》等經營類小游戲一起,成為女大學生們每天在平板上的“工作”。有人每天要“打四份工”:早上做早餐、中午做披薩、下午做煎餅、晚上當空姐在飛機上備餐。
餐廳類模擬經營游戲如此讓人上頭的原因在于,簡單的動作、不需要過于動腦的玩法達成了一種解壓的效果,快速的操作則能夠帶來腎上腺素的迸發,帶來類似消消樂、連連看、切水果的即時快感——事實上《沙威瑪》的玩法內核與消消樂這類游戲非常相似。
但內核之外,它又套上了一個模擬經營的“殼”。不同于消消樂、連連看這類簡單得很直接的小游戲,經營類小游戲在關卡的玩法、出現的人物上有著更多的設置,其中的細節能夠讓游戲更有趣——就像拍電影,同樣的故事內核換一種設定,總有不一樣的樂趣。
變現模式上,《沙威瑪傳奇》的用戶體驗也很好。小游戲的變現途徑包括廣告變現、付費下載、內購付費、會員充值等。但《沙威瑪傳奇》除了steam版本需要付費下載外,只選擇了在游戲內插入廣告這一種方式進行變現,而玩家也可以選擇支付一定的費用去除所有廣告。比起此前的“花錢買命”等變現模式,這種買斷制的會員模式顯然更接近大型游戲。
眼下,《沙威瑪傳奇》的成功正在被復刻,在《沙威瑪傳奇》爆火后,其研發公司和發行公司又共同推出了在畫風和玩法都極其相似的《法拉費之王》,這款游戲登上了Mac App Store的模擬類游戲榜第2名。
02 把工作變成爽文
對這類模擬經營類游戲,社媒上有一種調侃:沒班硬上。
一個極端案例是:足球運動員中有相當比例的人是足球游戲《FIFA》的玩家,這意味著他們上班踢足球,下班還要在電腦上踢足球——看起來確實有點變態。
但上班和模擬上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以《沙威瑪傳奇》為例,它將工作進行了一種爽文化的處理:在游戲中開飯店,客源、成本、競爭、辛苦程度、突發事件等現實因素都被抹去,只保留一些無關痛癢甚至提供爽點的環節:點擊、滑動、長按即可制作好一道菜品,滿足了顧客的需求就能得到完全的收益;面對令人討厭的顧客時,二話不說邦邦兩拳,問題便迎刃而解......
最終,工作中的困難被極大地省略與簡化,只留下獎勵。現實中,你可能是一個開店三天就倒閉的“商業奇才”,但在商業游戲里,人人都可以成為世界首富。
這種虛擬世界對現實世界的替代,早已不是新鮮事:13年前,一位31歲男子王剛因肺結核晚期離世,他沉迷網游10年,死前還在惦記著自己的網游賬號:“滿級60級,我才打到50多級,就差一點了”,最終留下一句“真有意思,你們不會懂的”便撒手人寰。
經營類游戲在這方面尤其如此。在這類游戲中,你可以是一國皇帝,帶領士兵征戰南北、一統天下。可以是一個城市的市長,完全掌握城市的規劃。也可以只是一個礦工,開采金礦,尋找寶藏。
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這種對現實的模擬會比以往更加有魅力。上一個十年里,“打架”是主流游戲的核心玩法,特別是在手游和PVP端游領域。但眼下,越來越多的模擬經營類游戲開始涌現。
2020年上線的《江南百景圖》,上線三個月下載量突破一千萬,日均流水130萬;2021年上線的《我是大東家》,上線五個月實現月流水破億;騰訊在2023年發行的《桃源深處有人家》上線4個月后營收已經過億。
這類模擬經營類游戲的增速遠超大盤。伽馬數據發布的《2023中國移動游戲品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模擬經營品類在移動游戲市場中的收入規模已由2018年的18.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66億元,用戶規模由2018年的5.76億人增長到2022年的9.49億人,在移動游戲流水top150產品中的數量從2018年的4款增長到2022年的7款。
眼下,經營類游戲與休閑游戲正在碰撞出更多火花。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幾款經營類游戲,童話風的《代號:奇旅》等其他類型的模擬經營休閑游戲也在不斷涌現,并受到歡迎。經營游戲小型化帶來了一個直接好處:相比《文明6》、《天際線》這種大型作品,《沙威瑪》這類小游戲更能吸引到一種優質的用戶:女性用戶。
03 女大學生,游戲界“香餑餑”
《勁舞團》、《QQ炫舞》曾讓無數女大學生徹夜沉迷,但站在整個市場的角度,女性玩家終究還是相對少數。
易觀在2010年的一篇報告指出,國內女性玩家比例不斷增長多年后,終于突破了25%。數據還沒有考慮玩家游戲時長和活躍度的問題——男性的平均游戲時長和女性肯定截然不同。
手游和小游戲改變了一切。
從《王者榮耀》和《陰陽師》兩款經典的手游開始,女大學生成為了游戲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它們帶來了兩個核心要素:操作簡單,社交性。
游戲中為她們設計的元素也越來越多:考慮到97%的女性玩家只使用女英雄,《英雄聯盟》在更新中推出了更多的女性英雄;《王者榮耀》也推出了許多符合女性審美的皮膚,并在每年的3月8日開啟女英雄皮膚限免活動;《羊了個羊》的制作人覺得羊群比較受到年輕女性的喜歡,最終選擇羊作為游戲主角。
如今,在全世界最賺錢的游戲《王者榮耀》里,女性玩家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男性。結合各類公開數據,知名小游戲的男女比例幾乎都能夠達到1:1左右。顯然,女性市場有很大增長空間。
圖源:《2022微信小游戲增長白皮書》
此外,女性雖然是非主流玩家,但卻不是低質量玩家,尤其是對于“快消品”小游戲來說,她們可能是比男性更優質的用戶群體。
目前的主流用戶非常“懶”。據市場調查機構Newzoo2024年的報告,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大部分玩家仍然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老游戲上。2022年和2023年,他們花在至少六年前的游戲上的時間約占總游戲時間的60%。B站董事長陳睿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不是游戲市場變小了或者用戶不活躍了,而是現有用戶認為沒有必要玩同質化的游戲。
但不同于這些傳統的游戲玩家,即使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女大學生們也會進行嘗試。比如疊紙游戲推出的“暖暖”系列游戲,目前為止已經出了四代,除了從單機走向2D、3D,劇情主線和服飾道具稍有變動之外,玩法沒有發生改變,本質上都是換裝和養成,但這并不妨礙她們積極嘗試新一代的游戲。
除此之外,女性玩家在游戲制作上也“更好伺候”。在她們看來,制作是否精良沒那么重要,好不好玩才是關鍵,看起來粗制濫造但玩法有趣的小游戲在她們這里也能被接受。
而這樣的游戲往往具有更高的資本回報率,以《羊了個羊》為例,其創始人張佳旭曾透露,該游戲研發成本僅50萬元,制作周期約3個月,開發人員為3人,最終營收超過1億元。這類游戲雖然難以誕生騰訊、網易、暴雪、Value這樣的游戲巨頭,但從回報率上看,他們比巨頭更加賺錢。
小到服裝,中到數碼產品,大到汽車,女性的生意向來是毛利率更高的市場。雖然目前的游戲行業仍然由男性玩家所主導,但這種客觀商業規律,也沒道理不適合游戲。只是它可能還需要時間,通過更多的《沙威瑪傳奇》去達成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