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A股狂飆,上市公司也在積極籌備回購、分紅。國慶假期后,部分投資者將迎來上市公司派發的中期現金“紅包”。
界面新聞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自9月23日以來,有88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2024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部分公司分紅已于節前實施完畢,還有68家公司將現金紅利發放日定于在國慶假期后的10月8日至15日。
以證券行業為例,方正證券(601901.SH)、華鑫股份(600621.SH)、紅塔證券(601236.SH)、五礦資本(600390.SH)將于國慶節后進行中期分紅,現金紅利發放日為10月11日。上述4家上市券商合計派發現金紅利數額約為8.15億元。
長期來看,現金分紅成為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新渠道”。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指出,上市公司積極分紅不僅增加了投資者獲得感,而且及時向市場傳遞了公司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的信號,有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從而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和活力。
此外,近期,上市公司頻頻出手回購。界面新聞注意到,國慶長假前一日,有超過5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司股份回購最新進展。
拉長時間線來看,東財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987家A股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約1368.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約158%。去年同期,A股公司實施回購金額約為530.47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包括藥明康德(603259.SH)、海康威視(002415.SZ)、三安光電(002415.SZ)等10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
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證監會支持上市公司改善經營銷量,提升盈利能力,上市公司必須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強公司治理的規范性,并綜合運用包括分紅回購等方式回報投資者。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2024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規模明顯增長,且以市值管理為目的的回購增加。今年年初以來,引導、鼓勵企業通過分紅、回購等方式回饋投資者的政策取得了立竿見影效果。分行業來看,偏成長風格的板塊更傾向于回購股票。年初以來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行業回購金額較多。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大股東比普通投資者更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真實價值,所以大股東拋出大規模的回購計劃往往是利好的信號,可能會有利于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在美股等成熟市場,很多公司每年都會拋出大規模的回購計劃,多數會把回購的股份注銷,相對于現金分紅,回購股份注銷不需要交分紅稅,這對于流通股股東來說可能更加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