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科技新知 古廿
編輯丨蕨影
All in AI之后,星紀魅族正試圖走出小而美的舊模樣。
在9月25日的AI生態發布會上,星紀魅族一口氣發布了魅族Lucky 08 AI手機,AR智能眼鏡StarV View、StarV Air2,智能指環StarV Ring2,以及星紀魅族與領克汽車聯合打造的Z10 STARBUFF電競定制版車型。
雖然產品橫跨手機、可穿戴設備和汽車三大領域看似豐富,但在部分數碼愛好者看來,硬件并不是此次發布會的重點,將它們串聯起來的底層操作系統Flyme AIOS才是真正的C位。
正如星紀魅族現任CEO蘇靜對于魅族在手機市場方向的判斷,目前在手機領域,硬件變化已經不是特別明顯了,推動行業轉折的將是AIOS系統,“誰能把這個先做出來,就會走到前面去”。
不過在一年前,上一任CEO沈子瑜對于手機市場還頗為重視。彼時曾表示,星紀時代和魅族將會有各自的高端手機系列,就像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按照沈子瑜的規劃,將用3年時間讓魅族拿下2%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市場的Top 5。
高管大洗牌之后,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對于現在的星紀魅族而言,相比在硬件出貨量上爭高低,眼下更愿意在AI操作系統上較高下。
按照星紀魅族的規劃,公司將用三年時間,構建出完整的AI產品生態。用一句話總結,星紀魅族將以Flyme AIOS為核心,實現智能手機、AR智能眼鏡、智能汽車等終端的全場景互聯。
不過目前來看,基于老魅族的這份遺產,能否撐得起新魅族2026年生態夢尚未可知。
01 落后主流廠商,AI生態布局加速
今年年初,星紀魅族提出All in AI戰略,加入AI大模型落地的爭流百舸,同時將戰略的第一階段重點放在了底層的操作系統上——從Flyme OS升級到Flyme AIOS。
在魅族COO廖清紅看來,在現有的基礎上打補丁,只能是跟進、補齊短板,無法構建領先的產品。因此,從OS到AIOS并不是簡單的功能嵌入,而是軟件層面的系統性重構。
重構的階段性成果,也在這次的AI生態大會上得以更清晰展示。以Flyme AIOS為基底,根據智能眼鏡、汽車場景進一步開發的Flyme XR和Flyme Auto,至此,這一號稱國內三大系統之一的Flyme OS一分為三。
由于基于一套相同的架構和協議,以及內部統一的設計和技術搭建理念,在應用層面上可以做到無縫遷移,實現星紀魅族“All in AI”戰略的真正內核——基于Flyme AIOS,把不同終端整合到一個生態中,為用戶提供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融合體驗。
按照星紀魅族CEO蘇靜的概括,All in AI的第一階段,就是共同構建一個能夠運行在智能手機、智能座艙和家庭場景中的智能體網絡。基于AI重構Flyme之后,更清晰地一分為三體系,也基本宣告星紀魅族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
不過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相比同樣面向AI操作系統轉型的主流手機玩家,星紀魅族的Flyme AIOS遠沒有先發優勢。
2023年8月,華為推出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表示從系統底層開始就是全線自研。10月,小米發布自研手機操作系統澎湃OS取代MIUI,構建跨越萬物互聯的“人車家全生態”;11月,vivo發布自研藍河操作系統“BlueOS”,OPPO公布自研的潘塔納爾智慧跨端系統最新成果;2024年1月,榮耀發布自研操作系統“MagicOS 8.0”。
可以說在AIOS這個賽程上,按照星紀魅族CEO蘇靜判斷的“誰先把這個做出來,誰就會走到前面去”,目前的星紀魅族已經落后于主流手機廠商。
02 高管換血,甩掉舊包袱
進度落后的原因是,在AI手機的概念下,搶灘AI手機,把操作系統和AI結合、構建AI的體系能力,已蔚然成風。
2023年,榮耀CEO趙明表示,“操作系統值得用AI重做一遍。”vivo副總裁周圍強調,“未來人工智能+手機結合后會有全新的智能體AI手機出現,藍河操作系統是為未來AI手機做的操作系統。”
可見,都在爭搶AI的先發優勢。
同一時期的星紀魅族,則尚處于告別過去的階段。今年2月份的一場魅族特別活動中,新魅族邀請老魅族的兩個關鍵人物李楠和楊顏的回歸,代替星紀魅族CEO沈子瑜主導特別活動的主要環節。
沈子瑜通過線上短片形式確認,二人分別以“品牌大使”和“首席產品體驗官”的身份,受邀回歸魅族。沈子瑜也對二人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們在過去魅族的歷史上,作出了非常重要的突出貢獻”。
沈子瑜甚至坦承,他一直在思考“未來的產品怎么做”,怎么去把魅族的產品做好。同時,在他接手魅族品牌后,也一直在學習魅族品牌。不過,今年5月份,原首席執行官沈子瑜卸任,由蘇靜接棒,同時湖北星紀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也由沈子瑜變更為蘇靜。
此次調整后,沈子瑜也不在星紀魅族公開的六位主要管理人員名單中。如果說前任CEO沈子瑜對過去的魅族是繼承和學習,那么隨著今年5月份的一場高管換血,星際魅族也開始從繼承老魅族,走向甩掉舊包袱。
一方面,在產品市場方面,新CEO蘇靜上任后,魅族開始從此前的國內市場轉向全球市場。
此前在1月份,星紀魅族就在上海與馬來西亞巨微集團完成國際經銷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同拓展以東南亞為主的海外市場,為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 11個國家的消費者提供MYVU AR智能眼鏡產品。
本次發布會后的媒體溝通環節,已接任CEO的蘇靜再次強調,全球化對星紀魅族的重要意義:海外市場的拓展,有助于成本攤薄并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為星紀魅族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商業機會。
有長期關注魅族的前魅族粉絲認為,相比上一任CEO沈子瑜的人情味,在蘇靜就任的半年時間里,提升全球競爭力,吸引合作伙伴和投資者成為重點。可能這也與其財務投資出身的背景有關。
另一方面,在品牌體系層面,星紀魅族啟用全新產品系列品牌“Star”,來領導智能眼鏡、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而手機和AI Device業務,歸在星紀魅族品牌。就當前布局來看,StarV智能眼鏡和STARAUTO智能汽車將作為Star品牌下的不同業務模塊。
和蘇靜搭班的新任COO廖清紅表示,隨著這一全新產品系列品牌的推出,星紀魅族將形成Star和魅族兩大產品系列品牌并行,以及智能手機、智能眼鏡和智能汽車三個產品品類共同發展的生態布局。
作為一家成立僅三年的企業,過去它最重要的底子是,能在中國科技史上書寫下濃重一筆的魅族科技。這對星紀魅族來說,是難得的底蘊,也是歷史包袱。全新的高管團隊就任后,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平衡,才可以實現此前百億收購價值的最大化。
03 擺脫小而美困局,硬件成為生死戰
從系統倒推硬件產品,一分為三之后,也意味著魅族在今年基本完成All in AI的第一步:完成底層操作系統的重構。大而全的軟件生態布局看似完善的背后,是星紀魅族在硬件產品層面的缺陷。
按照魅族在宣布全面轉型AI時,同步更新AI終端路線“三步走”戰略:第一步,2024年,將重構AI OS,即面向AI時代的操作系統。第二步,2025年將推出XR形態的全天候AI Device,猜測類似蘋果Vision Proision,并進行AI Device迭代。第三步,2026年將推出全天候AI Device,業界猜測可能是手表;同步進行AI Device迭代,以及預研前沿技術的AI Device PRO。
AI手機層面,星紀魅族剛剛發布的新品,并沒有給到外界不一樣的答案。在XR層面,2023年魅族就已經發布過一款智能眼鏡,面臨和AR四小龍的競爭。手機和XR在市場終端的小眾產品表現,總歸撐不起大而全的魅族AI生態。
當下而言,基于Flyme發展而來的車機系統,或將成為新魅族最大的生態支點。去年,星紀魅族基于Flyme Auto發布了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無界智行開放平臺 ”,目前已有10多款車型接入。
合作模式分三種,從產品設計到研發測試全程主導參與的全案模式、Inside模式以及打造手機域的Link模式。時至今日,Flyme Auto已然成為最受歡迎的智能車機系統之一,擁有超過20萬車主用戶。
不過,從車型分布來看,這個開放合作主要集中在以吉利集團為主的車型,在外部品牌方面并沒有和更多的知名車企建立合作。顯然在車機生態方面,過去華為面臨的難題,新魅族也難以避開。
此前華為給出的答案是,扶持不知名車企強勢介入打造出問界等多個爆款車型,讓華為車機成為智能汽車的代名詞。眼下,新魅族的路子,則更像是吉利旗下的爆款車型領克,拉著魅族車機走。
有市場消費調研發現,在領克08車型的選購方面,因為魅族車機關注這款車的消費者僅占比不到36%,更多的消費者是因為領克08的品牌和車輛性能本身而來。這也意味著,相較于華為車機對于傳統車企而言是雪中送炭的智能化再造。目前,魅族車機的表現得更像是錦上添花的可玩性和年輕化,對于選購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這種情況下,如何走出吉利集團內部,上車更多的汽車品牌,正在成為魅族想要實現大而全的AI生態夢,當下面臨的焦點之戰。于手機、XR、汽車這三者之間,能否找到突破路徑,從而擺脫在終端消費市場小而美的困局,也才是魅族新高管擺脫老魅族包袱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