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9月30日,據河南證監局披露,中原證券(601375.SH)因薪酬管理方面存在違規情形被罰。
經查,中原證券存在三項違規:一是高級管理人員薪酬事項決策程序不規范,披露不完備;二是薪酬管理及績效考核制度不健全,薪酬遞延支付要求執行不到位,內部問責機制執行不嚴格;三是人員管理制度建設及信息報送存在不足。
此外,河南證監局還對7位證券從業人員開具罰單。其中,陳昶昕、劉四平曾存在買賣股票、操作他人證券賬戶行為,金矗、王鑫曾存在買賣股票行為,賈凱龍曾存在操作他人證券賬戶行為。翟佳賓、杜志衛未及時報告與自身有關的合規風險隱患。最終,這7人被河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經查詢中證協證券從業人員信息公示系統,除杜志衛目前“查無此人”外,其他6位均在中原證券任職。
無獨有偶,9月29日,開源證券也被山西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同樣跟薪酬管理機制不完善有關。據陜西證監局,經查,開源證券個別員工未經公司審批,私下二次分配協同業務績效獎勵,這反映出該公司薪酬管理機制不完善,未能有效防范廉潔從業風險。此外,公司人員任職信息報送不準確、不及時。
值得注意的是,開源證券本次被罰的還有三位責任人,也因涉及上述違規收到“資格罰”。具體看來,陜西證監局指出,開源證券資產管理總部負責人陳哲、開源證券高新分公司副總經理張佳瑩,以及開源證券資產管理總部負責人李青,三人在任職期間,均未經公司審批,私下二次分配協同業務績效獎勵,將其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在監管措施決定作出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分支機構負責人等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
近年來,券商薪酬管理規范呈現趨嚴態勢,2024年4月,中證協將券商文化建設評級指標內容“升級”,其中做出八項調整,將重點考察薪酬管理違規情況。
其中,薪酬體系被重點強調,禁止短期激勵、過度激勵。2021年以來,券商薪酬反復受到高度關注,關注點既包括限薪與降薪,又包括薪酬激勵方式。此番《規定》對薪酬進行特別強調,意味著后續券商薪酬管理將進一步趨嚴。
近年來,多家券商曾因薪酬管理違反規范受到處罰,包括華林證券(002945.SZ)、中金公司(601995.SH、03908.HK)等。
通過2023年報數據,超150名券商高管的當期稅前報酬低于200萬元,對于個別大型券商高管來說,降薪幅度達到了20%至50%。
據wind數據,2024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中金公司和中原證券的薪酬總額均有所減少。中金公司的薪酬總額從2023年上半年的57.99億元降至43.69億元,下降了約25%。而中原證券的薪酬總額從5.25億元降至5.08億元,減少了3%。
在監管指出高管薪酬遞延機制問題后,中原證券2024年上半年支付給主要管理人員的薪酬(稅前)為546.38萬元,同比下降了26.20%。同時,發放給主要管理人員的以前年度稅前薪酬為312.40萬元,同比下降了68.19%。
開源證券在其最新招股書中透露,2023年員工薪酬總額達到16.18億元,較上一年有所增加,但薪酬在業務及管理費用中的占比保持不變。據開源證券,職工薪酬上升主要跟2023年業績增長有關。
有券商首席非銀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一方面,許多券商除自營業務外,傳統業務由于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變動的影響,業績出現下滑,因此‘降本增效’已成為常規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完善行業的薪酬管理。”
“近年來,監管機構不僅密切關注證券公司的整體薪酬狀況,還特別留意薪酬結構的變化。強調高管薪酬與員工薪酬之間的比例不應相差過大,并強調要確保一線從業人員的報酬公平。”他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