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報 青崖
編輯 | 努爾哈哈赤
上個月,游戲圈迎來了好幾波震動。《劍網3》十五周年活動開啟后,5天2億元的游戲時裝銷售額令人眼熱,周年演唱會也相當叫座,分五個擋位、票價280元到1080元不等的數千張門票開售秒空,演出現場人氣火爆;而隨著《黑神話:悟空》上線并熱賣,“隨樂而行,且聽天命”黑神話悟空交響音樂會也官宣開啟預約,自9月8日到10月27日巡回全國五個城市,門票同樣迅速售罄,令網友直呼:“游戲還沒通關,音樂會已經要來了。”
劍網3十五周年演唱會現場
根據公開信息,馬上到來的國慶期間,上海將舉辦Cwin游戲音樂嘉年華,《王者榮耀》《黑神話:悟空》《原神》《永劫無間》《劍網3》《明日方舟》《蛋仔派對》《重返未來:1999》……無數知名游戲IP都將參與其中,期望借助音樂勾起“回憶殺”,引發粉絲共鳴。
不難看出,今年,國內游戲公司對音樂營銷價值的重視持續衍生到游戲產品之外,也與音樂公司達成了更加密切的內容供給關系,以鷹角網絡、米哈游、騰訊游戲、網易游戲等一系列游戲公司為代表,游戲IP的音樂文化也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
游戲IP進軍演藝市場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國內哪些游戲和音樂公司最具代表性?是賺情懷還是賺到錢了?在游戲公司越來越愿意借助音樂賦能IP營銷的消費場景下,游戲音樂的價值還在被持續放大。
游戲IP音樂會叫座,還能帶動IP衍生開發?
音樂一直是構成游戲的要素之一,游戲鮮少能夠完全脫離音樂元素。在游戲業產業發展相對更成熟的地區,游戲音樂長期受到國際游戲大廠的重視。而近年來,隨著米哈游、鷹角網絡等“后起之秀”在音樂方面投入頗多,并得到了可觀回報,國內廠商對游戲的投入也在持續增加。
原本就在海外流行的游戲音樂會,也在國內發展出了游戲IP產業鏈中的新潮業態。尤其是借勢音樂會來進行IP推廣,從而帶動其他IP衍生內容和產品的宣發,成為國內游戲公司近年越發青睞的營銷模式。
《明日方舟》“音律聯覺”專場演出可以說是最先引起業內“震動”的國產游戲音樂會之一,其首場演出于2021年開啟,并在2022年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中,登上了“2021演唱會項目票房、場次綜合排序前10”榜單,也是榜單中為一場游戲IP的演出,根據估算,2021年音律聯覺的單場票房大概在800W+。2024年的“音律聯覺”演出已舉辦到第四屆,熱度依舊不減,演唱會門票再度秒空,現場座無虛席。
今年8月,隨著《黑神話:悟空》發售,8082 Audio工作室(北京八零八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布了《黑神話:悟空》音頻制作名單,據悉,游戲的音樂、音效、配音等相關音頻均為8082工作室制作。緊接著,由保利演藝攜手熱門游戲《黑神話:悟空》共同發起的線下主題音樂會“隨樂西行 且聽天命”也正式開票,僅僅2分鐘之內,深圳、上海、北京、杭州、重慶等多個城市的所有門票便被一搶而空;后續,該交響演唱會還將在太原、南京、哈爾濱、武漢等城市展開二巡。
《黑神話:悟空》交響音樂會二巡場次資訊
還有《原神》于2023年下半年開啟的“原神交響音樂會”,該音樂會的全球巡演首站上海站的2場演出于9月10日晚間開啟預售,3分鐘內所有檔位門票迅速售罄;將于10月在北京、天津等5個城市劇院內上演的10場交響音樂會也顯示沒有余票;與此同時,二級票務市場中,原神音樂會炒出了接近票價兩倍的“天價”。2024年,原神的全球巡演在海外“遍地開花”,反響同樣熱烈,場次已然排到了明年1月的美國紐約場。
“原神交響音樂會”全球巡演后續場次資訊
除了門票叫座,游戲IP還在借助音樂打造一條IP衍生產業鏈。
依托演出的熱度,音樂會也成了游戲廠商們對IP新內容、新技術發布的重要渠道,例如疊紙在“暖暖”IP的音樂會上公布動畫電影先導片,鷹角在音律聯覺上發布動畫短片等等;另一方面,相關游戲公司還會伴隨門票附贈衍生產品,除了游戲內道具這樣的虛擬物品,還包括IP周邊商品、CD、藍光等實體產品,據演唱會二級票務市場內人士透露,游戲音樂會附贈的游戲道具和周邊產品還能獨立于門票之外售賣,同樣是一筆不錯的生意。
基于演唱會推出的游戲IP周邊禮盒產品,同樣能在官方旗艦店熱賣。5月的“音律聯覺”結束后,鷹角分別于6月、8月推出了兩次周邊限時售賣活動,產品包含演出藍光碟、設定紀念冊、相卡、收納冊、明信片、馬口鐵徽章等一系列音樂會周邊產品。
2024明日方舟“音律聯覺”音樂會周邊售賣活動
這些都是對音樂會價值的再利用。對國產游戲IP來說,“音樂”已然成為貫穿游戲產品內容開發到IP衍生開發的一大要素,深度鏈接玩家的情感以及IP歸屬感;對于非游戲玩家而言,音樂也能夠作為一種通用語言,拉動潛在的受眾群體接觸游戲內容,借助音樂將游戲IP轉換為更易出圈的文化符號,跨越“次元壁”進一步流通和傳播。
此外,國內的游戲公司還在逐漸從“購買方”變成“生產方”,從早期購買音樂版權的第三方外包模式,發展為建立自身音樂品牌,并自主發行音樂作品、舉辦相關演出活動的模式,向泛娛樂領域進一步耕耘。
游戲、音樂公司的“邊界感”正在淡化
進一步看,隨著游戲產品更迭、營銷策略升級,國內游戲IP的音樂制作和推廣模式逐漸分化,形成了一些差異化的品牌形態。
實力雄厚的游戲公司往往選擇組建自有音樂團隊,將優秀的游戲音樂和創作者集結成自身旗下研發團隊的音樂品牌,從而對游戲IP實現進一步開發衍生。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米哈游,其在《崩壞2》研發時建立了音樂團隊HOYO-MiX,伴隨后續作品尤其是《原神》IP音樂的推出,HOYO-MiX團隊在音樂領域的知名度逐漸提高,音樂成為米哈游觸達更多用戶圈層的重要手段之一。
HOYO-MiX出品音樂
另外,還有網易音樂品牌“音揚師工坊”,除了代表研發團隊的音樂部門,還以虛擬偶像的形式推出《陰陽師》中的游戲角色以及相關音樂,在未來可能與其他游戲IP的虛擬偶像形成統一品牌。
除了培養自身音樂團隊,還有一些游戲公司通過整合資源打造品牌,往往以“廠牌”的形式推出。
以《明日方舟》背后的鷹角網絡為例,“塞壬唱片”是《明日方舟》游戲世界觀中“泰拉大陸”的音樂發行商,而對應到現實,“塞壬唱片”也是《明日方舟》游戲音樂的一大廠牌,開展唱片合作、發行合作、現場演出的業務。鷹角還進一步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烏柯塔界限音樂有限公司,提供音樂制作、音樂人經紀、音樂發行、演出現場等業務。
“塞壬唱片”出品音樂
騰訊游戲《王者榮耀》也曾發起“聽見·國樂”音樂廠牌,聯合QQ音樂邀約12組華語樂壇實力唱將擔任“國樂傳唱人”與峽谷國樂團合作,演繹12首以王者榮耀東方幻想為主題創作的跨界國樂單曲,同時還打造了系列新國樂音樂會演出。
這些都是國內游戲公司在游戲IP音樂運營方面的差異化策略。應運而生的演唱會、音樂節等音樂消費場景,既能夠增強IP與粉絲的情感連接,豐富與粉絲的互動體驗形式,也能帶來客觀的門票及衍生品收入,將IP經濟的潛力進一步發揮出來。
近年來,游戲音樂的價值在全球都有可視化的提升。2022年,BBC首次舉辦了以電子游戲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會,不少海內外游戲音樂作曲家認為這是一個文化里程碑事件,代表著游戲音樂也被主流大眾逐漸接受,成為正統音樂的一種分支。
2023年3月,歐洲最大的游戲音樂活動游戲音樂節(Game Music Festival)首次來到倫敦。其創始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游戲音樂節的使命是“將電子游戲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進行推廣”,隨著游戲音樂節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知名作曲家也參與其中,并通過舉辦類型更豐富的教育活動,希望游戲音樂像其他藝術形式那樣受到主流人群的尊重和重視。
今年8月,澳大利亞首次大規模呈現的游戲音樂會“Game ON! 音樂會”開售,將帶來例如《巫師3》、《魔獸世界》、《上古卷軸》、《奧日與黑暗森林》和《刺客信條》等眾多知名游戲的主題音樂或背景音樂,而除了3A大作,頭部網絡游戲例如《英雄聯盟》《守望先鋒》《DOTA2》的游戲音樂也將被改編并進行現場演奏。由于受到全世界游戲粉絲的熱烈追捧,這場音樂會已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士、韓國等全球多地進行巡演,并將于今年11月來到澳洲進行首次演出。
不難發現,國外的游戲音樂很早就打破了游戲公司及IP之間的界限,展開如同綜合型漫展一樣的“拼盤”嘉年華形式的音樂會;這些,又與開篇提到的國內即將舉辦的“Cwin游戲音樂嘉年華”的模式不謀而合。據悉,除了有主舞臺作為表演中心之外,“Cwin游戲音樂嘉年華”還將設置玩家活動專區、周邊產品販售等區域,提供更豐富的活動和交流平臺,進一步帶動游戲IP演出消費,以及相關的衍生品消費。
Cwin游戲嘉年華宣傳海報
客觀來看,盡管國內的游戲IP音樂經濟相比起海外的IP起步較晚,卻發展相當迅猛,如《原神》這樣的國內游戲IP已經憑借音樂會進一步走出國門,實現文化出海;同時,國內游戲音樂最新的“嘉年華”模式,也已經與世界接軌,成為國產游戲文化發展的全新開端。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不管從沉浸互動、游玩體驗、圈層消費力、用戶忠誠度,還是IP生命力的方面,游戲IP的音樂消費經濟或許比影視OST具備更長遠的挖掘價值。未來,這些游戲公司在游戲音樂衍生開發方面是否還能探索出新模式、新業態?雷報還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