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包括最高領導人納斯魯拉在內,幾乎整個真主黨高級指揮層都在已以色列的空襲行動中喪命。
真主黨的領導結構分為宗教,以及政治、軍事行動兩大類。宗教領導層包括伊朗最高領袖、黎什葉派最領袖以及納斯魯拉,下面則是各種政治委員會以及軍事指揮官。
今年64歲的納斯魯拉出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郊區,青年時期深受伊朗伊斯蘭革命影響。1982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圍繞巴勒斯坦問題爆發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侵入黎巴嫩南部。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扶持下,納斯魯拉的宗教導師穆薩維在當年創建了這個什葉派軍事組織。10年后,穆薩維被以色列直升機襲擊行動殺害,隨后納斯魯拉接任真主黨總書記,帶領該組織將以軍逼出黎南部。
在美以等大多數西方世界看來,納斯魯拉是恐怖組織頭目,代表什葉派伊斯蘭神權政治在中東爭奪影響力。而在黎巴嫩國內,反對者指責他的地區冒險主義讓黎巴嫩付出了沉痛代價,導致曾經友好的海灣阿拉伯人逐漸疏遠,這是導致該國經濟崩潰的主要外部原因。
盡管納斯魯拉已非常謹慎,幾乎不用尋呼機、智能手機等通信設備,近一年來也甚少露面,但據悉以情報部門在數月之前就已鎖定他的行蹤、作息。《以色列時報》事后解密稱,本周早些時候外圍關于?;鸬耐饨磺烙懻?,以及內塔尼亞胡前往紐約的行程讓納斯魯拉放松了戒備。
最近幾周,以色列要求真主黨停止反擊以境內目標、撤回黎巴嫩腹地,否則將繼續升級打擊力度。但真主黨并沒有示弱,于9月25日向以中部摩薩德總部大樓及周邊發射了一枚卡德爾1型中程彈道導彈但被攔截。貝魯特時間27日上午,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之后,在酒店房間內遠程批準大規模戰機襲擊貝魯特希亞區真主黨總部的行動,包括納斯魯拉、南部前線指揮官卡拉基等在內的領導層當時正在該大樓地下碰頭,數噸炸藥擊穿了掩體。
美國軍事記者尼克·沃爾什分析到,現在實力碾壓的以色列完全掌握主動權,黎以局勢、甚至整個中東地區是否爆發大規模戰爭主要取決于以色列政府的下一步行動,以及伊朗打算在多大程度上介入。
納斯魯拉的死無疑對伊朗主導的“抵抗力量”武裝同盟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對伊朗本身而言。原本計劃尋求與西方和以色列緩和關系、改善民生的改革派新總統佩澤希齊揚,面臨伊朗國內的強硬保守派和輿論壓力越來越大。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被轉移到該國境內的安全地點,未來不排除向黎巴嫩和被以軍占領的原敘利亞戈蘭高地部署軍隊,駐黎大使館表態以色列的“罪行”改變了戰爭規則、將受到懲罰。
華盛頓昆西研究所執行副總裁、美伊關系專家特里塔·帕西分析,伊朗什葉派政權視“抵抗力量”陣營為制衡在阿拉伯世界占主導的遜尼派政權,以及以色列和美國的重要力量,尤其依賴真主黨,如果德黑蘭方面評估真主黨已完全無法自衛,那么仍繼續觀戰的理由就不存在了,再不介入,伊朗在該陣營中的威信將面臨破產的風險。至于回應的形式,可能會先以類似今年4月的無人機與導彈結合進行試探。
或許目前處境非常尷尬、底牌已被以色列摸透,但伊朗手里還有令人最為忌憚的工具。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報告指出,截至8月17日,伊朗擁有164.7公斤豐度達到60%的鈾,與5月相比增加了22.6公斤。根據該機構的定義,這一水平已非常接近武器級,在理論上可以制造原子武器。
時隔兩周重返副總統崗位、此前負責伊朗核談判的扎里夫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德黑蘭一直避免落入“以色列設下的陷阱”(將包括美伊在內的各方拖入大范圍沖突),在行動上保持克制,但現在以色列已經越過了紅線,使得形勢逐漸失控,希望國際社會向以色列施壓。而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如果黎巴嫩爆發全面戰爭,伊朗不會繼續袖手旁觀,將不惜一切手段支持黎巴嫩。
納斯魯拉喪生后,真主黨執行委員會主席,負責監督政治事務的哈希姆·薩菲丁被外界廣泛視為可能的繼承人。分析人士認為,即使伊朗不親自下場,接下來內真主黨的殘余指揮力量可能會對溝通的安全程度,以及能承受多大的反擊代價進行研判。
華盛頓研究所研究員、《真主黨:國中之國》(Hezbollahland)的作者哈寧·加達爾認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已經在協助真主黨重建軍事指揮結構,提供戰術和作戰建議,不排除未來直接接管的可能性。雖然實力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但真主黨尚未部署其最強大的武器,包括精確制導導彈和遠程導彈,足夠對以色列全境的軍事和民用基礎設施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