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9月26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了2023年度上海市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
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不含市屬金融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06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3%;利潤總額1382.75億元,較上年增長33.1%。
截至2023年底,上海地方國有企業15437戶,較上年末增加460戶;資產總額11.8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負債總額7.2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
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國有經濟運行恢復向好。全年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50.41億元,同比增長13.7%。促消費活動帶動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與此同時,上海國資風險防范能力不斷加強,總法律顧問制度全面鋪開,7家企業試點總審計師制度。
在產業方面,上海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規上制造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75%,80%以上市屬企業初步實現數字化轉型;上海還出臺了國資國企加快戰略性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加快推動產業鏈國產化,發布10個“揭榜掛帥”攻關項目。
為多層次盤活國有存量資產,上海開展“更新一批、減量一批、收儲一批、保留一批”存量土地盤活三年行動,同時積極參與城市更新、“工業上樓”,規范不動產租賃管理,還設立了目標規模100億元的存量資產盤活投資基金。
上海出臺推進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實施意見,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企業加大支持力度。上海非金融企業科技經費投入同比增長3.32%,3家企業積極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4家企業與頭部企業、院校合作共建全國重點實驗室。
報告指出,盡管近年來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問題和不足,例如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相匹配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風險防范化解體系有待健全等。
為此,報告提出,上海將加快推動國資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出臺支持戰新產業發展政策。組建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優化整合存量基金資源。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建系列創新聯合體。積極穩妥推進海外布局,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在監管方面,報告指出,上海將全面推行總審計師和審計集中管理。建成全面風險預警系統,完善國資在線監管服務平臺加大對違規經營、敷衍失職行為追責問責力度。
會議還審議了《關于2023年度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上述報告顯示,2023年底,上海地方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1.8萬億元,負債總額7.2萬億。上海市金融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7.51萬億元,負債總額15.8萬億元。上海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1.42萬億元,負債總額2985.93億元。
上海全市土地調查控制面積約86.18萬公頃。已發現并探明資源量的銅礦1處。森林資源總面積約14.26萬公頃。濕地總面積為45.81萬公頃。水資源總量41.5億立方米。海洋功能區劃范圍面積107.54萬公頃。各類自然保護地共1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