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螺旋實驗室 牧歌
編輯丨堅果
2024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哪款車型承受的壓力最大?
從上半年來看,這一“殊榮”恐怕要歸屬于小米SU7,車型還未正式發布之時,便遭遇車圈大打價格戰,生生逼得雷總調低發售價,而在上市之后,又處處遭遇競品的針對,甚至于一度有新款電轎車型發布,就勢必要拿小米SU7進行對標。
而進入到下半年,車圈火力最為集中的目標車型,又變成了特斯拉的Model Y。
近一個月時間以來,包括蔚來子品牌樂道的首款車型L60、極氪旗下全新中型SUV極氪7X、鴻蒙智行首款純電轎跑SUV智界R7,都公開宣稱要在產品力上直接對標乃至超越特斯拉Model Y。
如果再算上此前同一價格帶的比亞迪元、小鵬G6等車型,以及即將發布的阿維塔07、嵐圖知音和智己LS6,特斯拉Model Y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競爭形勢,一點也不比上半年的小米SU7輕松。
1、全沖特斯拉來了
9月24日,智界R7在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迎來上市。新車共推出3種續航版本(667km、736km、802km)共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5.98萬~33.98萬元。
余承東在發布會上直言不諱地表示,“特斯拉ModelY是純電SUV市場中銷量非常好的產品,也非常優秀,智界R7的目標就是要比Model Y還優秀,并以超越特斯拉Model X的規格跨級競爭Model Y。”
除此之外,余承東同時還透露,此次推出的智界R7是賠錢在賣,“現在賣一輛車虧3萬多元,今年是肯定虧的,明年爭取上量后不虧。”
相比較時常一語驚人的余承東,蔚來創始人李斌雖然沒有大言不慚的表示要“比Model Y還優秀”,但是在子品牌首款車型樂道L60上市前后,也不遺余力的將其定位成為“精裝加大換電ModelY””。
不過在發布會前的一次采訪中,樂道總裁艾鐵成則表示,“(樂道L60)完全對標Model Y”。發布會當天,他又強調,“樂道L60在底層技術上已經超越了Model Y”。
除了精裝、加大、換電這些肉眼可見的產品元素之外,樂道L60的價格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其標準續航60度電池版本售價20.69萬元,長續航85度電池版本售價23.59萬元,如果采用BaaS電池租用服務,L60價格直接低至14.99萬,電池租用月費最低只需599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樂道L60和智界R7雖然都是SUV車型,但外觀設計上卻都和Model Y一樣采用了溜背造型,可以說從內到外,都是在緊咬著競爭對手不放。
除了鴻蒙智行和蔚來這兩大自帶流量和話題的造車新勢力外,近期還有多款新能源車企推出中型SUV產品,而且都不約而同地將Model Y作為了假想敵。
極氪近期推出的7X起售價僅為22.98萬,但是放棄了特斯拉所引領的溜背路線,回歸經典SUV造型,極氪智能科技 CEO 安聰慧表示:“造一臺比Model Y更Model Y的車,并不費力,中國車企有這個工程能力和成本優勢,但這不是極氪的選擇。”
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還有阿維塔07、智己LS6、嵐圖知音三款純電中型SUV車型會正式上市,從競爭態勢上來說,在20萬~30萬的純電SUV市場,年底前將可能會呈現出“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激烈場面。
2、為什么是Model Y?
為什么各大車企都一定要把特斯拉Model Y作為要超越的對象,答案還是因為其作為一款全球車型,在中國市場賣得實在太好了。
在過去一年(2023年8月-2024年8月)的時間中,特斯拉Model Y總計賣出了518276輛新車,在純電SUV市場獨占鰲頭,領先第二名的比亞迪元PLUS超過20萬輛。
而在純電SUV的月銷量榜單上,特斯拉Model Y也依然勢頭兇猛,上月其在國內總共賣出了45330輛新車,依舊呈現出斷崖式領先的巨大優勢。
即便是將銷售維度拓展到整個純電領域,特斯拉Model Y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賣得最好的電車,今年更是連續四個月榮登全車市銷冠,直到上個月才在銷量上被比亞迪海鷗以微弱優勢超越,但從售價來看,海鷗的售價僅為Model Y的四分之一左右。
堅挺的售價和堅挺的銷量,Model Y獨占的市場蛋糕不可能不讓其他車企眼紅,畢竟超過50萬臺的年銷量,即便只讓出一半來,也夠好幾家新能源車企吃飽了。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車企選擇在下半年發起對Model Y的“圍攻”,也是敏銳察覺到了其產品更新換代的空檔期。
實際上,Model Y從上市至今,不僅僅沒有改款,同時價格也沒有較大幅度的調整。目前2021款Model Y的標準后驅版指導價為29萬,但相比于如今在售的車型,配置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差距,三年之后的今天只升級了輔助駕駛芯片,同時對價格進行了下調。
今年6月,馬斯克曾對外表示,特斯拉今年不會推出Model Y的改款車型。這也就意味著,趕在9、10月份發布新車的車企,能夠贏得至少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差,以新款車型發起對“老款Model Y”的沖鋒。
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Model Y所處的中型SUV賽道和25萬元左右的價格帶,從油車時代起便是各家車企的必爭之地,對于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攻入這塊腹地早在戰略計劃之內。只是過往Model Y的統治力太過強大,才讓各家車企一直處于觀望狀態。
而隨著電池成本的下降,以及三電、智能化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國產新能源車企與特斯拉Model Y的正面對決已不可避免,趕在Model Y換代之前出招,也幾乎成為各家車企的共識。
3、特斯拉的苦日子要來了
而從產品力上看,特斯拉Model Y雖然銷量傲人,但也并非是一臺完美無缺的車型,隨著國產電車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特斯拉過去所堅持的一些產品理念和設計風格,也無法再贏得所有消費者的認可。
比如在Model Y這款車身上,極簡的內飾風格、不夠舒適的懸掛系統、并不寬敞的儲物空間以及固執的單踏板模式,都有可能動搖消費者最終的購車選擇。
對于其他車企來說,能夠在Model Y的短板上做出差異化競爭,也就有可能分得更多的市場蛋糕。因此近期上市的幾款車型,都在對標Model Y的同時也著力突出自身的長板,比如樂道L60的換電和“精裝”,智界R7的智駕系統、極氪7X的大后備箱設計,智己LS6的“百萬級底盤質感”,實際上都在圍繞著Model Y不夠出色的地方做文章。
根據“電動汽車用戶聯盟”在去年發布的《特斯拉Model Y用戶滿意度調研報告》顯示,用戶購買Model Y的主要原因是“大品牌”和智能化加持,主要的競品車型則為Model 3,最終被勸退的原因則是因為Model 3的空間太小。
但無論是品牌力和智能化,在國產新能源車企不斷崛起的大背景下,其實特斯拉如今的長板都并不明顯。而Model Y所謂的空間優勢,也僅僅相對于同門競品Model 3而言,在其他同級別電動SUV面前,Model Y的空間恰恰是重大短板。
參考Model 3此前的表現來看,在國產新能源車企扎堆推出同類型競品之后,其銷量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作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近兩年來,Model 3已經跌落神壇,甚至于一度需要降價刺激市場,而隨著小米SU7、極氪001等車型的表現越發強勢,Model 3在同級別車型中已經不再是一枝獨秀。
受此影響,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華新能源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9.5%下降至6.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馬斯克一直著力推動的重點項目,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技術(FSD)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會成為重新吸引消費者的重要砝碼。
此前曾有報道稱特斯拉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和歐洲推出完全自動駕駛(FSD),但并未得到官方確認,具體的入華時間表仍有待監管批準。
而可以預見的是,在FSD到來之前,面對諸多競爭對手的“圍剿”,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可能會將度過一段極為艱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