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謝小丹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9月25日,恒天然宣布2024財年業績報告,全年利潤較去年的創紀錄高位有所回落。截至7月,恒天然實現持續經營的息稅前利潤總額達15.6億新西蘭元,稅后利潤11.68億新西蘭元。其中大中華區業務實現息稅前利潤5.03億新西蘭元。
在細分業務當中,餐飲實現息稅前利潤4.63億新西蘭元,原料業務實現息稅前利潤8.98億新西蘭元,消費品實現息稅前利潤8.98億新西蘭元。
在同日發布的公告中,恒天然首席執行官郝萬里表示,“我們的收益受益于更高的利潤率和餐飲服務及消費渠道銷售量的增加。盡管與2023財年的創紀錄業績相比有所下降,我們的原料業務仍然表現良好。”
今年5月,恒天然還發布公告,稱將逐步改變其戰略方向,計劃將部分或全部消費品業務及恒天然大洋洲和斯里蘭卡綜合業務剝離,決定專注于B2B乳品營養供應商。
恒天然再次公布相關進展,稱已經任命顧問來協助評估剝離選項,這一工作仍在進行中,希望為新西蘭的農民股東最大化這些業務的價值。
2024財年,恒天然大中華區業務實現增長。中國一直是恒天然的重要市場之一,就在幾天前,恒天然武漢應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一應用中心投入使用意味著恒天然在中國市場已經覆蓋了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等核心市場區域。
此前,有報道顯示,這一應用中心主要服務于恒天然及旗下餐飲服務品牌安佳專業乳品專業伙伴(以下簡稱“安佳專業乳品”),將成為安佳專業乳品在武漢及其輻射市場,覆蓋烘焙、餐飲全渠道的應用中心。
對于恒天然而言,2024財年,大中華區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于餐飲渠道,也就是通過安佳專業乳品鏈接餐飲渠道。
目前安佳專業乳品在中國提供全品類乳制品及全套產品應用解決方案,包括奶油、奶酪、黃油、奶油芝士等多種產品。同時,安佳專業乳品還和當地工廠合作拓展冷凍預制蛋糕胚、冷凍面團、飲品方面的基底醬等工業化方案,以及拓展更多產品定制化落地生產方案,為烘焙、餐、飲等渠道的便捷操作提供更多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
目前,恒天然在中國布局的各應用中心也各有側重,如由于深圳是僅次于廣州的第二大飲品銷售城市,因此深圳應用中心在設計上各更貼近零售端,以及更針對現制飲品、快餐之類的業務。
而恒天然大中華區副總裁戴俊琦在開業儀式上表示,華中市場烘焙、快餐、飲品渠道,以及新零售領域,在武漢發展都相當不錯。各個渠道的消費者對美味健康和含有天然乳品的產品需求越來越多,并且增長非常快速。
值得注意的是,恒天然對于專業乳品的布局很早,“安佳專業乳品專業伙伴”這一品牌于2016年在上海推出。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對界面新聞表示,恒天然對市場的預判能力很強,對于今年的市場預判,在2019年時就已經有了類似的判斷,所以恒天然這些年也在加快調整,做奶酪、烘焙等。
幾年后,國內乳企紛紛開始布局這一領域。2019年,伊利集團開始了專業乳品業務,目前,推出了B端專業乳原料品牌伊利索非蜜斯,與奈雪的茶、薩莉亞、滬上阿姨等連鎖餐飲合作。2年后,蒙牛也迅速跟上伊利的腳步創立蒙牛專業乳品,光明、君樂寶、飛鶴等乳企也相繼涉足這一領域。
對于原因,宋亮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專業餐飲這一隱形市場正在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國內液奶增速滯漲,各乳企也在積極尋找突破口,雖然專業餐飲市場規模還不是很大,但增長較快,且屬于高毛利品類,對支撐乳企利潤增長有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