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為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今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新“國九條”。我們認真抓好落實,會同相關方面制定了若干個配套文件,并且制定修訂了50多項制度規則,與新“國九條”一起形成了“1+N”政策規則體系,一批重點措施也在落實過程中,資本市場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是市場生態進一步好轉。堅持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國辦轉發了證監會等五部委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到8月末,已經查辦的證券期貨違法案件有577件,特別是嚴肅查處了恒大地產、中核鈦白等一些重要案件,與財政部從嚴查處了恒大地產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形成有力震懾。
二是市場基礎制度加快完善。優化發行上市、分紅、減持、交易等等各個環節的制度規則。上市公司2023年度分紅達到了2.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加強程序化交易監管,暫停轉融券業務。深入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推動行業機構把功能性建設擺在首位。
三是市場功能保持基本發揮。克服很多困難,保持了IPO、再融資的適當節奏。持續提升境外上市的備案管理工作質效。穩步發揮債券、期貨市場功能。前8個月,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各類債券8.9萬億元,保持穩步增長。
四是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堅定推進。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布實施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十六條”和“科創板八條”等一批政策措施,配合做好支持創投發展相關工作。更好發揮并購重組作用,今年5月以來全市場披露重大重組案例近50單,市場反響比較積極。
吳清指出,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基于轉型升級為目標的跨行業并購及對未盈利資產的收購。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的大事,資本市場通過促進企業并購進一步促進資源有效配置,當前在全球產業變革加快推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的背景下,亟需發揮好企業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新國九條對活躍并購重組市場做出重要部署,為進一步激發并購重組活力,在前期廣泛調研基礎上,證監會研究制定了“并購6條”,堅持市場化方向,更好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將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開展基于轉型升級為目標的跨行業并購,以及有助于補鏈強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未盈利資產的收購。
吳清表示,證監會將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來進行并購重組,包括開展基于轉型升級等目標的跨行業的并購,以及有助于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未盈利資產的收購。
一是,對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重組大幅簡化審核流程。吳清表示,為活躍并購重組市場,證監會將建立重組簡易審核機制,對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重組大幅簡化審核流程,縮短審核時限,提高審核效率。
二是,對重組估值、業績承諾等事項,根據實際情況提升監管包容度。吳清表示,在支持并購重組方面,證監會將提高監管包容度,在遵守規則的同時,尊重市場規律、經濟規律、創新規律,對重組估值、業績承諾、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事項,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包容度,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作用。
三是,大幅簡化審核程序 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吳清表示,積極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部分產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資本市場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將繼續助力傳統行業通過合理的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將通過大幅簡化審核程序進行支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作出戰略部署。證監會將堅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保穩定,不斷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重點抓好“三個突出”:
一是,突出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樹立回報投資者的鮮明導向,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快投資端改革,推動構建“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我們會發布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政策工具箱,守牢風險底線。
談及匯金公司對資本市場的增持,吳清表示,這充分體現了國家投資機構對資本市場的認同,對于穩定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證監會將會同有關方面進一步支持匯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擴大投資范圍的有關安排,也推動包括匯金公司在內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好的中長期資金入市環境,進一步增強戰略性儲備力量,共同全力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二是,突出服務實體經濟回升向好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服務新質生產力等重點領域,用好股票、債券、期貨等多種資本市場工具,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我們還將發布關于促進并購重組的六條措施。同時努力會同各方面暢通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循環。
三是,突出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堅決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在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等方面爭取落地更多示范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