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電氣中國(GE)上海總部的一間會議室內,兩本A4紙大小、拇指厚度的合作協議書被擺放在簽約臺上,等待著端坐在臺前的楊丹和曲哲寫上自己的名字。
楊丹的身份為GE全球副總裁兼GE中國發電事業部總裁,而曲哲則是哈電集團總經理助理兼哈爾濱電氣(01133.HK)副總裁。GE和哈電集團均為電力領域的巨擘,前者提供了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發電設備,而后者則是中國最大的發電設備制造企業。
在他們身后,九位分別來自GE和哈電集團的高管作為儀式的見證者一字排開,兩家公司的董事長杰夫·伊梅爾特和斯澤夫也赫然在列。這場3月14日在上海舉行的簽約儀式結束后,GE與哈電集團即將進入一個不同與以往的合作階段。
按照雙方的協議,哈電集團旗下的哈爾濱電氣(01133.HK)和通用電氣中國將合資設立哈電通用(秦皇島)燃氣輪機有限公司(下稱哈電通用),兩者的股比為50:50。
這兩家電力巨頭的聯姻緣起于2015年11月,GE與哈電集團在當時簽署了組建重型燃機合資企業的意向協議。這家設想中的企業——也就是現在的哈電通用,將從事9F級和9H燃機及相關零部件的生產。
燃機是燃氣輪機的簡稱,它以天然氣作為燃料,并轉化為人們日常所用的電力。9F級燃機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機組,而H級燃機則為GE近些年面世的新產品,其效率相較F級更高。
按照燃燒溫度由低到高,各類燃機被分入A-H之間的不同級別。GE提供的資料顯示,未來四年,F和H級燃機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將穩定在60%左右。在今年2月,9HA燃機在天津華電軍糧城六期的熱電聯產項目中中標,這是該機型的首個國內訂單。
在此次簽約之前,GE和哈電集團就在燃機領域有著深入合作。2003年,作為投標聯合體,兩者在全國范圍的一次招標中(第一捆項目)拿下了13臺燃機訂單。此后的近15年內,兩家公司聯合生產了58臺燃機,雙方的合作方式為技術轉讓,即GE向哈電集團提供燃機制造技術,由后者在國內完成總裝。
目前,中國企業尚未形成獨立的研發設計和全套制造重型燃機的能力。這一發電設備的研制難度極高,有著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GE發電集團燃氣發電業務總裁兼CEO馬基樂表示,技術轉讓是雙方在過去15年中的合作方式,而合資模式將使兩家公司未來的合作更為緊密。
就此前的情況而言,燃機技術轉讓對于GE而言是最為經濟有效的合作模式。但中國氣電市場近年來的發展,為燃機市場開啟了重要的機遇期,這使得GE轉向了設立合資公司并為中國市場定制燃機產品的新戰略。
哈電通用將生產9F級和9H級燃機,以及其他為中國市場定制的燃機產品,而與此相關的研發技術將借力于哈電集團。馬基樂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考慮到中國市場的規模,公司不會在沒有中國本地合作伙伴的情況下,針對市場去開發燃氣輪機。與哈電集團的聯合開發、制造,可以幫助控制成本,并且得到合作方在供應鏈方面的協助。
合資公司的生產基地選址于河北秦皇島,哈電集團在這座海港城市擁有工廠,也曾完成20多臺燃機的組裝和試車。按照計劃,哈電通用的新工廠有望在兩年后投產,用于生產燃機產品。
在GE全球副總裁兼中國發電事業部總裁楊丹看來,與哈電集團開展合資項目對GE來說是一個重大決定。她解釋說,“燃機的研發和制造投入巨大,且周期很長。”于GE而言,從技術轉讓到合資的模式轉變,無疑會使其讓渡相當的利潤空間。但這家跨國制造業巨頭所著眼的,是由此而變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節能減排的壓力下,更為清潔的氣電(天然氣發電)得到了中國能源主管部門的青睞。按照電力發展“十三五”(2016-2020年)規劃,中國氣電裝機量到2020年將達到1.1億千瓦以上,這一數字相較去年初將增長約一倍。
哈電集團燃機事業部總經理陳冬石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哈電集團在國內燃機市場的份額約為三分之一,而借助于合資公司的組建,哈電希望將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到40%左右。考慮到中國氣電市場爆發式增長的潛力,這一比例提升帶來的商機不容小覷。同時,哈電通用對于“一帶一路”沿線等海外燃機市場也有所期待。
GE在全球的五大EPC(工程總承包)合作伙伴中就包括哈電集團。2015年,GE曾參與哈電集團下屬的哈電國際EPC項目,并借此向巴基斯坦必凱(Bhikki)和百路凱(Balloki)電站分別輸出了兩臺9HA燃機。
可以將哈電集團此次設立合資公司之舉,視為通過市場換技術,并以此實現燃機制造的本土化。而該模式的不確定性在于,是否能借助合資的方式,真正換回跨國巨頭的設計和制造技術。
上海電氣(601727.SH)和西門子在燃機合作領域的分道揚鑣,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這條道路并非坦途。在全球燃機市場,西門子、GE和三菱重工是當之無愧的前三甲。
2004年,上海電氣曾與西門子合資組建上海西門子燃氣輪機部件有限公司,其意圖亦是“市場換技術”。然而十年過后,這家國內知名的電力設備制造商并未獲得其需要的核心燃機技術,而合資企業的經營情況也不如人意。
上海電氣轉而在2015年斥資4億歐元(當時約合27.3億元人民幣)買下意大利燃機制造商安薩爾多能源公司40%的股權,隨后又與其設立了兩家合資公司,希望借助收購獲得核心技術。
這樁中德企業間的失敗合作,也被視為國內燃機行業發展的前車之鑒。
哈電集團總經理助理、哈電股份公司副總裁曲哲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和GE談判時,我們也強調要共同努力,讓合資公司成功。這個標準我認為是實現雙贏,合資公司要更好適應市場和客戶需求,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他還透露,雙方的合資項目在制造燃機主體之外,也將生產熱通道等關鍵零部件。在強調了對哈電通用此次合資充滿信心的同時,曲哲也提醒稱,“任何商業行為,無論是合資還是合作總是有風險的,不存在風險的事情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