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黎巴嫩與以色列的武裝沖突升級,中東地區戰爭警報再次拉響。漢莎和法航等歐洲航空公司近日紛紛宣布暫停飛往以色列特拉維夫、伊朗德黑蘭、黎巴嫩貝魯特等中東熱點城市的航班。已于7月底暫停部分中東航班的瑞安、易捷、達美、美聯航等至今仍未恢復。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將其旅行警告更新為4級,敦促所有美國公民通過現有商業航班離開黎巴嫩。法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使館機構也都建議不要前往當地。
2024年9月21日下午的一個小時內,以軍已對黎巴嫩南部和貝卡地區西部發動了上百次空襲。以色列北部上加利利地區則受到對方25枚火箭彈襲擊,部分火箭彈被攔截后墜落起火。以色列國防軍從當天早上開始關閉該國北部沿海城市哈德拉(Hadera)以北的空域,但國際航班暫未受到影響。
截至本文發稿,以色列在20日針對貝魯特的空襲已造成至少37人死亡,包括3名兒童和7名婦女,另有68人受傷。這是自2006年以來以色列針對貝魯特最致命的襲擊行動。黎巴嫩看守政府總理米卡提怒批以色列的襲擊行為表明他們“漠視人道主義、法律或道德”。他同時呼吁國際社會向以色列施加壓力。
9月20日晚高峰時段,部分真主黨成員在貝魯特南郊社區鬧市一棟八層公寓樓的地下層開會,以軍的4枚導彈對該大樓及周邊區域展開了“定點襲擊”。以色列方面宣稱該行動殺死了包括易卜拉欣·阿基勒和和艾哈邁德·瓦赫比在內的多名高級、資深指揮官。
其中阿基勒在真主黨內部的軍事地位僅次于7月30日在貝魯特遭以軍空襲喪命的舒庫爾。美國方面指控阿基勒參與了1983年兩起在貝魯特針對美國外交、軍事設施的爆炸案,期間共造成至少300人死亡。美國曾懸賞700萬美元追捕阿基勒。
以色列軍方則聲稱,阿基勒是襲擊和占領以色列北部加利利社區,以及殺害平民和士兵計劃的策劃者,瓦赫比則在1997年黎巴嫩南部帶領該組織成員殺死12名以色列士兵,如今隨著這些重要成員被滅,真主黨的軍事指揮層已“幾乎被徹底瓦解”。
20日早些時候,真主黨武裝對以色列北部的軍事基地發動了近一年來戰最激烈的轟炸,至少發射了150枚喀秋莎火箭彈。期間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御系統攔截了其中的大部分。

就在幾天前,黎巴嫩各地的個人通信設備發生大規模爆炸,造成至少37人死亡,其中包括兩名兒童,另有約2900人受傷。各方普遍認為襲擊是以色列針對真主黨的行動之一,而后者也沒有否認。這也被視為以軍即將展開大規模襲擊的前兆。
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國際領導人呼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雙方矛盾,以避免大規模戰爭。黎巴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一度成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至今兩國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黎巴嫩政府處于“看守”狀態至今已超過兩年,經濟發展停滯,社會長期處于動蕩之中。
而真主黨則與巴勒斯坦哈馬斯、也門胡塞等同為伊朗主導的中東反美、反以同盟,其主要基地位于以黎邊境附近。2006年,真主黨武裝與以色列軍隊爆發戰爭,造成數百名真主黨成員和約1100名黎巴嫩平民死亡,并使南部以及貝魯特部分地區淪為廢墟。以色列方面則有120多名士兵死亡,數百人受傷。
隨后多年,雙方的小型摩擦斷斷續續。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輪沖突爆發以來,真主黨為策應哈馬斯不斷襲擾以色列北部。以色列方面估計真主黨手握15萬枚導彈,包含精確制導攻擊武器,整個國家都處于其火力射程之內。本周初,已在加沙地帶作戰數月的以色列國防軍第98師被重新部署至以色列北部與黎巴嫩交界地區,以便讓之前撤離的6萬以色列人重返家園。
而在以色列的另一條戰線,以色列軍隊于9月21日轟炸了加沙地帶北部加沙城一所學校,造成至少21人死亡。以軍對加沙的轟炸已經造成至少41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含大量平民和國際組織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