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餐考君
9月13日,北京市發出首張“具身智能機器人食品經營許可證”。
所謂具身智能機器人,指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這個物理實體,賦予機器人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
不同于市面上大多炒菜機器人只能完成單一任務,這款具身智能機器人可以主動判斷食材、自主控制烹飪時間及食品風味口感,通過自主學習不斷“解鎖”新菜單,還能根據工作環境判斷和上報安全隱患。
生產該機器人的享刻智能公司創始人陳震表示,接下來,公司還將推出會做甜品、飲料、沙拉等美食的機器人。
近年來,AI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全球,AI技術也逐步滲透到餐飲業的各個環節,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AI餐飲機器人。
實際上,除了AI餐飲機器人,隨著ChatGPT,文心一言、智普清言等諸多大模型的出現,餐飲行業垂直領域的烹飪大模型也紛紛面世。
此外,一些先行者,還將AI技術用于餐飲營銷。
不難發現,傳統餐飲行業正經歷一場全方位的智能化變革。作為餐飲人,誰能在這場AI革命中抓住機遇,誰無疑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01 AI餐飲機器人不知會炒菜
8月,全國首臺持證AI機器人“大廚”落地北京亦莊。
此前,北京部分地鐵站推出了機器人攤煎餅的試運營服務,可以遠程預約下單,實現智能排隊,隨到隨取,創造了全新的餐飲體驗。
與初代煎餅果子機器人相比,這款機器人更加“智能”,顧客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添加香菜、蔥花,還可以選擇是否添加香腸,制作過程僅需2分40秒。
久秉AI餐飲總經理于欽瑋表示,這款機器人能自動完成上漿制餅、攤制雞蛋、自動翻面,還能根據個人需要訂制口味,制作完成之后,自動折疊并且包裝,實現了全自動化過程。
目前,久秉機器人旗下其他類型AI餐飲機器人也實現了類似的功能,未來,同一款機器人不僅能攤煎餅,還能包包子、蒸包子。
并且這些機器人都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可在制作過程中不斷糾錯。
久秉AI餐飲官網顯示,使用AI餐飲機器人不需要培養廚師,只需要培養維保人員,1名維保人員可以看守3到5臺機器人,讓餐飲品牌實現快速連鎖。同時,還可以實現24小時出餐。
如今,AI機器人已全面滲透到餐食、飲料制作,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大大節省了人力。
最近,“美膳獅”AI炒菜機器人向湘菜大師楊孫師傅發起PK,引發行業關注。
雙方共炒了三道菜:XO醬筍炒海螺,小炒黃牛肉和辣椒炒肉。機器人用時3分08秒,楊大廚用時9分32秒,色香味上,二者難分伯仲。
“美膳獅”由橡鹿科技研發,目前已在金鼎軒、大米先生、清風包子鋪、農耕記、希爾頓、全季酒店等多品牌場景落地。
7月22日,橡鹿科技稱,獲得京東近2億元戰略投資,本次融資后,將繼續加大對AI炒菜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基礎設施的投入,其新一代AI炒菜機器人將于2025年正式推出。
與此同時,起源于美國硅谷的飲料機器人制造商Botrista也于近期宣布完成6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其打造的飲料機器人DrinkBot,能夠在20秒內自動完成計量和混合等任務,生產出冰茶、咖啡和檸檬汁等多種飲料。
02 AI烹飪大模型相繼問世
在ChatGPT、Gemini、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各種大模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后,餐飲垂直行業的烹飪大模型也應運而生。
6月,“食神”AI烹飪大模型問世,該大模型由老板電器發布。相對于傳統廚電的硬件工具屬性,AI烹飪大模型“食神”更像是一個與用戶心意相通的烹飪伙伴。
“食神”能通過觀察烹飪空間里的溫度、時間、光照、聲音、氣味,感知用戶的角色、身份、情緒、動作,并將用戶的個性化數據與大模型數據匹配,為每個用戶規劃出最適合的烹飪全鏈路整體解決方案。
這款大模型不僅降低了烹飪的門檻,更激發了烹飪創作的樂趣。區別于其他烹飪類的大模型,“食神”不僅起到了功能性的輔助,更包含了生理、心理、哲學、審美、文化歷史、人情世故等等關于烹飪的一切,這是一個“有情緒”“擬人化”的大模型。
作為生成式AI大模型,“食神”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烹飪上的指導,實現菜譜定制、營養計劃制定、食材管理、烹飪技法選擇、菜品制作等功能。
萬得廚則打造出烹飪大模型“祝融”,同時還研發出一臺AI時代的廚房新物種——廚房智能體,其中“祝融”被搭載于廚房智能體中。
“祝融”經由100+位國內名廚長達4年的1000道家常菜研究、超100萬次模仿人類廚師的烹飪調教,從而徹底掌握中式烹飪精髓,讓各類菜品烹飪得心應手。
廚房智能體和傳統廚電的區別,就像自動駕駛相較于傳統汽車,是一個基于AI科技的新物種。自動駕駛可以自動根據路況做出行車判斷,廚房智能體則能夠根據用戶放入的食材自動選擇烹飪方式。
隨著烹飪大模型的問世,在更垂直的餐飲監管領域,AI科技也開始大展身手。
中國移動“千里眼”視頻AI技術推出“明廚亮灶”解決方案,通過“千里眼”平臺,可以實時了解餐飲企業后廚的實際情況,通過AI智能分析方面,對后廚的衛生和操作規范進行智能識別和分析,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此平臺已覆蓋900個餐飲點位,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03 AI滲透到餐飲營銷
AI機器人、AI烹飪大模型,具有很強的話題性,自帶營銷屬性。實際上,AI技術本身也已經被用于餐飲營銷。
在國外AI繪畫平臺midjourney上,已經出現了各種菜品的繪制圖片,其逼真程度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實際上,在一些AI繪畫培訓課程中,已經有專門針對餐飲行業的培訓。據了解,在我要自學網中的midjourney培訓課程中,就有課程講述專門針對餐飲行業如何使用AI美食攝影。
餐飲店做外賣就需要將菜品上傳到各大外賣平臺,如果產品的圖片不美觀就不能吸引人,如果請專業攝影師則又價格太貴。
“用AI畫出產品圖后,與真實的產品會有差距,雖然不能直接使用,但是通過PS進行局部修改就可以了,大大節約了拍攝成本。”。
在餐飲產品與廣告的設計上,AI技術也已經被使用,已經出現了餐飲AI廣告。
不久前,麥當勞日本委托AI數字創作者制作了一條薯條廣告,一共10個AI生成的少女形象和麥當勞薯條互動,15秒的視頻很快獲得了上千萬的瀏覽量,就連馬斯克也表示“酷”。
去年,一個外國網友利用AI工具制作了一條披薩廣告,推特上播放量達80多萬,同樣引發關注。這條完整的披薩廣告,從文案,配音,音樂,畫面到視頻動畫,都由AI工具完成。
除了廣告宣傳,AI還被用來打造品牌——不僅用于給品牌命名,還被用來給品牌制作logo。
AI品牌設計生成平臺uBrand,在其官網上展示了8個用AI設計的logo案例,包括川菜、湘菜、鹵味、面館、炸雞店、火鍋店、漢堡店。此外,專注AI職業教育的虎課網,出現了講述如何使用AI制作餐飲品牌logo的詳細攻略。
在餐飲營銷上,品牌的命名、品牌logo的設計、產品的拍攝、廣告的制作,甚至活動的策劃、文案的撰寫,都可以用AI來輔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AI技術在餐飲行業的全面滲透,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也在加大,比如近期,印度一外賣平臺就表示禁止使用AI生成美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