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成都市科技局指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辦的2024年都江堰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在都江堰市灌區映像正式啟動。省科協黨組成員、四川科技館黨委書記、館長王歡,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鋼,成都市科協一級調研員李奮飛,都江堰市領導楊勇、李智、黃芳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開啟科技之旅
一群來自友愛學校的小小“宇航員”用歡快的舞蹈拉開了當天活動的序幕。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勇在致辭中向各條戰線上的科技工作者和關心支持都江堰市科技與科普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都江堰市將大力弘揚李冰治水精神和科學創新精神,推動科普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加快形成分工明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協同推進機制,持續搭建科普資源普惠共享平臺,加強科普內容、形式、渠道等創新融合,推動優質科普資源下沉基層,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活動現場,四川省科技館向“中國流動科技館四川巡展都江堰站”授牌;新成立的都江堰市科普基地聯合會發布了全域科普地圖和特色科普研學線路,旨在實現“政府搭臺、民眾唱戲、共盟發展”,推進都江堰市科普研學產業發展。參會領導還向都江堰市科幻藝術插畫大賽和“科普向新力”科普IP征集大賽獲獎者頒發了獲獎證書。



為全面貫徹成都市“三個做優做強”,打造區域聯動發展區的安排部署,推動深層次協同發展、合作共贏,都江堰市與錦江區、高新區簽訂了《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戰略合作協議》,據了解,“三地”將整合資源,在科技資源共享、科技成果轉化、科普基地互通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上午11時30分,隨著現場領導和嘉賓將從天府之源—都江堰采集的清澈之水緩緩注入特制的啟動裝置之中,象征著知識與創新力量的“科學之樹”逐漸成長,標志著2024年都江堰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的正式啟動!

科普講座:激發科技熱潮
“在下面的視頻中,你能判斷哪只是AI大模型技術打造的全真大熊貓嗎?”在現場小朋友的歡呼聲中,活靈活現、憨態可掬的全真大熊貓在大屏幕上驚艷亮相。據介紹,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業指導下,騰訊以游戲科技高擬真建模技術,對“全真大熊貓”超過200萬根毛發進行復雜的幾何細節處理,使毛發的質感、紋理與動態過程更接近真實。
“能與人類情感交流的機器人,能翻筋斗的機器人,無人駕駛,能下圍棋的阿爾法狗,你認為哪種屬于人工智能?”當天,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員谷雨為大家帶來了題為《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和發展趨勢》的高階主題報告。圍繞算力、算法、數據、場景等重點領域,谷雨介紹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趨勢,讓參會者充分認識到人工智能正加速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據了解,當天的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旨,聚焦“ IP征集創科普”“特色臨展探未來”“高階科普話前沿”“全域科學奇妙游”四大主題活動,融合科技、藝術、旅游、教育,通過立體化多層次沉浸式的科普體驗,營造都江堰市“科普+”熱潮。
精彩紛呈:共享創新成果
以真實的飛行環境為背景,可親身體驗駕駛樂趣的飛行模擬體驗艙;能賣萌跳舞、起立作揖的機器狗;瞬間將一只“麒麟”呈現在大家面前的3D打印機……當天現場的主題科技展覽,為參觀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科普盛宴。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科技展覽涵蓋科學治水、企業創新、科普研學、科幻文創、航空航天等領域,分為中國流動科技館、都江堰水利工程、時代之翼企業科技創新、奧秘之帆科普成果、奇幻之境學生科創作品、未來之旅前沿科技等六大部分,可參觀、可互動、可體驗?,F場可以看到,華都核能、普什寧江、岷山綠氫等企業帶來了各自最新的科技成果;市域內各中小學的孩子們也帶來了承載童心的小發明、小創造……

據了解,全國科普活動將持續至9月25日,全市還將開展教育科普報告進校園、都江堰科普研學首發團走進都江堰、小小科普志愿者講“治水”及圍繞衛生健康、食品安全、農業生產、低碳生活、防災避險等領域開展多場全民科普活動,讓市民們體驗到一場集科技創新、科技智慧、科技服務于一體的科普盛會。都江堰市科協負責人表示,將以舉行全國科普日活動為契機,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全面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激發全社會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熱情,持續擦亮都江堰市全國科普示范縣金字招牌,推動科普向服務都江堰市高質量發展聚力。”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局、成都市錦江區科學技術協會,以及都江堰市科協、經科信局、教育局、都投集團、聚源鎮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