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戲觀察
2022年6月,一款現象級的小游戲《羊了個羊》火爆全網,這款消除類的小游戲按照當時的報道,僅僅靠著廣告,日收入接近500萬元。
也正是因為這款游戲的爆火,陳雷和他的幾個朋友看到了新的賽道,小游戲,并義無反顧的投入了進去,截至今日,整整的兩年時間。
前幾天,我去了一趟蘇州,在蘇州見和陳雷見了一面,陳雷跟我說了這么一句話,「現在的小游戲,就是賠本賺吆喝,根本不賺錢。」
1
2022年年初的時候,就職于上海某游戲公司的陳雷,被裁員了,他們項目組被裁掉了一半。當時正值那個特殊的時期,陳雷也沒有多想。
但后來他發現工作很難找,很多游戲公司不說擴大規模了,基本都在裁員,「群里一問,重新找到工作的只有寥寥數個」。
就是這個時候,他看到《羊了個羊》,看了下這個游戲的模式和簡單的預估了下他的收入,陳雷覺得他也能干,和幾個同樣在找工作的朋友幾番商議,最后決定試試看。
「我們一開始就8個人,花了不到2個月就做了一個小游戲,研發特別快,對接相關的流程也特別快」,陳雷跟我說,「第一款產品沒賺到錢,但也沒虧錢」。
其實小游戲這個賽道,陳雷很早就注意到了,但當時他并沒有過多的注意,一方面在于他當時還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他認為小游戲這個模式,只是一個流量的生意,跟「游戲」關系并不大。
但在真正進入小游戲賽道,深入的了解這個賽道之后,他說,「其實小游戲發展已經很成熟了,中重度產品也有很不錯的表現」。
到了2023年,陳雷已經和他的團隊做了幾款休閑的小游戲,但他發現市場的競爭力完全不夠,也就是這個時候,蘇州的一個團隊找到了他,提出了想合并他們團隊。
「當時其實很意外,因為我們做的產品沒什么聲音,不知道為什么對方找我們,后來我問了下,他們說是看重的是我們之前的工作經歷」。
陳雷和他的團隊一起去了蘇州,開始做一款重度玩法的小游戲,這個小游戲也沒有花多少時間,這款游戲成為了陳雷他們的翻身之戰,「成績是很不錯的,投入產出比能有個1:10的樣子」。
2
然而,很快市場的發展是很快的,這個游戲也就火了幾個月,很快就被淹沒于市場之中,原本陳雷他們想著靠上一款產品賺的前繼續投入其它的產品。
但是事與愿違,之后一連兩款相似的產品,一點水花都沒有濺起,公司其它團隊的產品也沒有跑出來。
「現在大家都說小游戲市場有多大,有多賺錢,但是小游戲市場的錢,都被頭部產品吸走了,現在的小游戲頭部化和手游一樣,也很嚴重」。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陳雷告訴我們,一個小游戲火不火的最關鍵因素在投流,「其實玩法、題材、美術真的差距不是那么大,很多產品都是換皮的,你能不能火,有沒有錢買量,怎么買量,決定了一個產品成功與否的一半」。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現在小游戲市場其實基本都是一些大公司說了算,一些小團隊根本沒有機會了。
DataEye的數據則顯示,今年8月小游戲在兩大頭部廣告平臺買量日耗約9400萬(其中微小約8800萬),已小幅超過手游APP的約9000萬日耗。
小游戲買量正在成為比肩APP手游買量的主力,但兩者之間的市場差距巨大,按照預估今年小游戲市場大概會有60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手游市場超過了2000億元。
頭部產品固化嚴重,十分依賴買量從而帶來流量價格持續高漲利潤率越來越低,中小團隊又一個接一個的涌入,小游戲正在進入高速擴張之后大浪淘沙的階段。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微信和蘋果關于小游戲分成產生爭議的原因,現在的小游戲,微信進行了一定的抽成,剩下的資金對于廠商利潤率已經是一條生死線,如果蘋果再來切一刀,那么只能是切在微信身上,因為游戲廠商真的沒有血可抽了。
「現在即便是IAA的游戲,其實也很難賺錢,因為你也需要買量,而且IAA游戲的同質化更嚴重,用戶的流失率更高,并且產品的競爭更加激烈,能跑個1:3的投入產出比的小游戲,就算好游戲了」,陳雷說,「現在IAA的主要玩法,是跑量,快速生產,大量上線,靠大量的產品來拉高總利潤」。
「市場的規模真的有那么大嗎?大到每個月幾百、上千款的小游戲被推到市場中?」,陳雷最后問了我這么一句。
其實這個答案很明顯,早先幾年做小游戲的或許可以有各種奇跡的出現,但現在當這么多公司、團隊涌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奇跡了。一切都要靠硬實力,而現在的小游戲,硬實力更多被指向了「錢」。
一個再好玩的產品,如果沒有錢砸進市場,那么很快會被淹沒,會被模仿,會被有錢的廠商代替。
小游戲市場的殘酷才剛剛體現出來,「走一步,看一步,現在賬目還有點錢,繼續做唄,還能怎么辦,保不準就出一個爆款呢」。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屬于「羊了個羊」這樣的小團隊大收益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