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經濟導報 楊佳琪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4中國企業500強”。這份榜單以2023年企業營業收入為遴選依據,入圍門檻達到473.81億元,提升3.83億元,實現22連升。其中,山東共有55家企業進入榜單,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二位。
榜單顯示,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再次位列前三;16家企業營業收入破萬億元,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的企業數量為253家,占比超過50%。
據了解,2024中國企業500強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突破了110萬億元大關,達110.0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58%。
具體到魯企來看,上榜數量持續擴容,企業位次實現大幅提升,國有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支撐帶動作用。
入圍數量位列第二
據了解,2024中國企業500強共分布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數量最多的5個地區依次是北京、山東、廣東、浙江和江蘇,數量分別是78個、55個、52個、51個、40個。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廣東入圍數量位列第二,山東與浙江并列全國第三,今年山東超過浙江、廣東拿下全國第二。
通過榜單可以看到,山東企業發展韌性持續顯現,呈現上榜魯企數量持續擴容、企業位次大幅提升等顯著特點。
從城市分布來看,55家上榜魯企分布在12個城市。其中東營13家、濟南11家、青島7家、濰坊6家、濱州和濟寧各4家、煙臺和淄博各3家、菏澤、日照、泰安、臨沂各1家。
與去年入圍魯企相比,雖然今年入圍魯企數量增加2家,但實際上,企業面孔發生較多變化。例如去年登榜的西王集團、威高集團并不在此次名單中。同時,新增勝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萬通海欣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和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在山東的入圍企業中,17家企業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山東能源集團、山東魏橋、海爾集團、濰柴控股進入2024中國企業100強。其中,山東能源集團以8663.7961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居山東企業首位,排名全國第23位。
其中,有2家企業新進入“千億俱樂部”,分別是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均實現了從“百億級”到“千億級”的跨越。
37家民企彰顯活力
從榜單來看,過去一年,上榜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數量沒有發生變化,分別為256家和244家。不過山東民營企業的主力軍作用愈發突出,上榜的55家魯企中,包括國有企業18家、民營企業37家。
這些企業分布在山東的不同地區,涵蓋了化工、石化、鋼鐵等多個行業,這不僅彰顯了山東省民營經濟的蓬勃活力,也映射出山東作為經濟大省在推動民營企業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魏橋集團、南山集團、東明石化這些山東民營企業營收都已經超過千億元。其中,魏橋集團以5202.1385億元的營收位居山東企業第二位,排名全國第50位,成為山東民企的領軍者。從一個小型紡織企業到如今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魏橋集團在紡織、鋁業、熱電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而緊隨其后的民營企業是南山集團,以鋁業、紡織、旅游為主導產業,同時積極拓展金融、地產等領域,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布局。南山集團在中國企業500強中的排名連年上升,從2022年的221位,提升至2024年的161位,企業營收連年保持千億元以上。
同樣排名不斷上升的還有東明石化,位居2024中國企業500強的第177位,比2023年上升了9個位次,比2022年上升了24個位次。
今年榜單中,實現質效提升的山東民營企業還有不少。山東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山東一直把民營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撐,出臺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拓展國際市場、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等,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國企國資提質增效
近年來,山東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提速,大力推進功能性、結構性改革。隨著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深入實施,以500強為代表的山東省國有企業,也在規模、效益、創新能力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透過榜單可以看到,山東國有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支撐帶動作用,山東能源集團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TOP25。
此外,濰柴控股、山東高速集團、山東黃金集團、中國重汽集團、山東港口集團、浪潮集團等省屬國企表現亮眼,位次較去年均有較大提升。其中,濰柴控股由去年156位提升至89位,山東高速集團從上年度的121位提升至106位。
透過榜單還可以看到,山東地方國資國企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實控人為煙臺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萬華化學,以1753.6093億元營業收入位列2024年中國企業500強。作為化工龍頭企業,萬華化學的排名也是一路攀升,從2022年179位,到2023年165位,再到今年153位。
同時濟南、青島國資國企表現不俗,分別入選8家和4家企業。如2024年中國企業500強中,青島海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位列227名,水發集團有限公司位列350名,濟鋼集團有限公司位列409名,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位列454名等。
雖然山東部分國企處于傳統產業和重工業領域,但也積極在原來的基礎上實現轉型升級。
以萬華化學為例,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已成為萬華化學穩步增長的源動力之一。2023年,萬華化學依托120萬噸/年乙烯項目,牽頭承擔國家新材料領域技術攻關專項,開發高端聚烯烴POE、XLPE等化工新材料制造技術。這一技術的成功攻關既有利于推動化工行業進步,也有力促進了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升級。
來源:山東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