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高溢價跨界并購“暴雷”后,聯創股份(300343.SZ)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9月13日晚間,聯創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9月1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聯創股份本次被證監會立案,還要追溯到七年前的一樁跨界收購。
經公司自查,2022年11月和2023年10月,聯創股份分別對外披露了淄博中院和山東高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和《刑事裁定書》。上述判決認定,公司此前收購的上海鏊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鏊投”)前股東孔剛等涉案人員在公司收購上海鏊投股權事項中存在合同詐騙行為。
該事項導致聯創股份獲取的上海鏊投財務報表信息錯誤,導致公司以前年度財務報表部分項目存在差錯。聯創股份表示,公司已對相關年度財務報表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相關審計報告。
針對此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聯創股份方面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公司在該案中屬于受害方,而且涉嫌違規信披也是在被欺騙情況下的客觀結果,針對本次監管機構的調查,公司將予以積極配合,并尊重最終的處罰結果。同時,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內控體系建設,依法合規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回報”。
公開資料顯示,聯創股份總部位于山東淄博,主營產品分為含氟新材料和聚氨酯新材料兩個板塊,2012年8月登陸創業板上市。
早在2015年,聯創股份就開始嘗試“跨界”互聯網營銷業務,先后在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完成對上海新合、上海激創和上海麟動三家互聯網公司的收購。
時任聯創股份董事長李洪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房地產已經退潮,附屬于這個大行業上的聯創自然無法全身而退。之所以轉型互聯網,源于有一天看新聞聯播,中央說要將互聯網打造成支柱產業。他聽后“豁然開朗”,于是下決心進入該行業。
2017年9月,聯創股份又與上海鏊投法人高勝寧等人簽訂《股權收購協議》,約定聯創股份以現金6.48億元收購上海鏊投50.10%股權,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
上海鏊投承諾,2017-2019年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聯創股份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人民幣9800萬元、12250萬元、15500萬元,并簽訂業績補償承諾。
2018年12月,聯創股份又以發行股份加現金的方式,作價6.84億元收購了剩余49.90%股權,從而實現對上海鏊投的全資控制,并約定2018-2020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不低于12250萬元、15500萬元、16900萬元。
然而,這筆跨界收購最終暴雷,上海鏊投多名相關責任人因犯合同詐騙罪入獄。
判決書顯示,在孔剛的策劃下,上海鏊投調整股權結構,通過借用體外資金、購買虛假業績等手段虛增公司業績,制作虛假財務賬目,提升上海鏊投的估值,從而達到被上市公司并購的目的,通過被告高勝寧、王耘、黃烱、葉青等人具體實施。
界面新聞注意到,為支撐估值、完成業績對賭,2016年至2019年間,孔剛等人通過虛增業績的方式累計虛增利潤高達5.17億元。
歷經一審、二審之后,2023年9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判決書顯示,上海鏊投主要負責人孔剛、高勝寧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構成合同詐騙罪。其中,主犯孔剛判處無期徒刑,高勝寧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此外,案犯違法所得現金及股票予以追繳,返還被害單位聯創股份,不足部分責令被告人繼續退賠。
聯創股份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此前已完成了對互聯網板塊業務的徹底清理,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均有序開展。
值得一提的是,9月13日晚間,除聯創股份外,還有朗源股份(300175.SZ)、*ST銀江(300020.SZ)兩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含已退市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其中涉嫌信披違法違規的占比超過五成。從被調查對象類型來看,涉及公司層面的占比約五成,其余為公司實控人、控股股東、高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