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公募代銷百強榜終于再次公布。相比此前的每個季度公布一次,目前改成每半年公布一次,并且新增了股票型指數基金的保有規模。
從權益類基金的保有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螞蟻基金以6920億元的保有規模,超越招商基金的4676億元位居行業首位;天天基金、工商銀行的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分別為3433億元、3261億元,分列第三、四名。

今年上半年,迎合投資者的需求,螞蟻基金大招不斷,先后增加了智能投顧、“全球投資”等板塊。其中,智能投顧根據投資者的需求,進行“股債配比”,這讓其權益基金、非貨保有規模均有了明顯增加。
非貨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方面,螞蟻基金位居榜首,保有規模為1.35萬億元,相比去年年末增長6.2%,也是全市場唯一超萬億元的基金銷售機構。招商銀行非貨保有量為8620億元,上半年漲幅為11.44%,目前位居第二名;天天基金也超過5000億元,上半年漲幅為0.44%。
由于上半年債市的走牛,受益于債券基金的“吸金效應”,多家公募代銷機構的非貨保有規模均有所增加。其中,漲幅超10%的分別是興業銀行、上海基煜基金、騰安基金、中國人壽保險、寧波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好買基金、招商銀行、京東肯瑞特基金、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上半年非貨規模增長最多,達1180億元。
此次百強榜單中還新增了股票型指數基金,螞蟻基金以2647億元位居首位;華泰證券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達913億元,位居券商系機構頭名。此外,中信證券和天天基金的保有規模分別為892億元、807億元,并列第一梯隊。
而招商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廣發證券、平安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的股票型指數基金的保有規模則在300-500億元的第二梯隊之間,和第一梯隊的4家機構拉開了明顯差距。
“此次把股票型指數基金的數據單列出來,更有利于直觀鑒別代銷機構的優勢所在。”有公募互聯網金融部門人士表示。
9月13日,滬深交易所發布ETF投資交易白皮書稱,我國ETF市場總規模突破2萬億元,產品數量和規模共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