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時代財經
白酒江湖,六分天下。貴州、四川、江蘇、安徽、山西和北京不僅是白酒產銷大區,也是A股白酒行業板塊中,備受市場關注的焦點。
其中,無論從利潤規模,還是品牌影響力來看,川黔板塊無疑是中國白酒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貴州誕生了白酒行業的絕對龍頭貴州茅臺(600519.SH),營收和利潤規模多年來均穩居板塊首位,也跑出了“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6979.HK)。四川則是擁有最多上市酒企的省份之一,主要由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舍得酒業(600702.SH)和水井坊(600779.SH)四大名酒合力撐起一片天。2024年上半年,川黔板塊的上市白酒企業便貢獻了超過7成利潤。
翻開中國醬酒生產地圖,貴州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四川獨特的氣候條件則造就了濃香白酒的黃金產區。近年來,醬香和濃香兩個主流香型競爭也愈發激烈。醬香從貴州逐漸向外滲透,濃香也隨著五糧液、瀘州老窖的發展在全國開枝散葉。
川黔地區白酒產業結構不同,發展路徑也不同。在白酒存量競爭階段,川黔白酒之間相互叫板。
規模PK賺錢
從整體產業規模來看,川酒毫無疑問當屬全國第一。
四川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四川省規上企業白酒產量高達348.1萬千升,營收突破3447.2億元,均占全國的52%,穩居全國榜首,利潤總額占全行業的34%。2023年,四川白酒產量為174.1萬千升,仍占全國27.68%,營收規模居全國第一,利潤規模居全國第二。
從上市公司層面看,2024年上半年,川酒四家上市酒企五糧液、瀘州老窖、舍得酒業、水井坊的營收總規模達725.42億元,歸母凈利潤合共279.18億元,均占白酒板塊(A+H股)21家上市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接近30%。2023年,五糧液以832.72億元營收穩居行業第二;瀘州老窖營收邁入300億元陣營;舍得酒業和水井坊的營收則分別為70.81億元和49.53億元。
川酒的“六朵金花”中,未上市的郎酒和劍南春實力也不容小覷。據2023年四川民營企業百強榜單顯示,2023年劍南春、郎酒營收分別為157.5億元、136.24億元。
梯隊優勢明顯是川酒的一大特點,除了頗負盛名的“六朵金花”以外,川酒分別在2019年和2022年通過打造“十朵小金花”和“原酒20強”來壯大腰部及以下品牌,鞏固規模優勢。
相較之下,黔酒的產能、名酒數量難以與川酒較量,盈利能力卻更勝一籌。
2023年,貴州白酒以全國6.8%的產量,創造了37.3%的利潤,利潤規模居全國第一。同時,隨著醬酒熱的驅動,千億茅臺帶動習酒、珍酒、國臺、釣魚臺、金沙等品牌“卷”了起來,黔酒正形成規模化的梯隊。
今年4月,習酒集團被升格為省管大一型國企,2023年其營收達198.64億元,離200億陣營僅一步之遙;珍酒李渡作為行業近八年唯一成功上市的酒企,上市首年(2023年)營收為70.3億元;國臺、金沙、董酒、釣魚臺、安酒等知名醬酒也在力爭上游。
不可否認,川酒穩步發展,黔酒也在日漸壯大,兩者撐起中國白酒半壁江山。就已上市企業而言,今年上半年,川黔白酒企業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占白酒板塊(A+H股)總營收、歸母凈利潤的64.68%、73.36%。
從發展速度上來說,黔酒有后來居上之勢。憑借茅臺強大的吸金能力,黔酒上市公司將川酒上市公司越拋越遠。2021年至2023年,川黔板塊營收總額差距由148.4億元增至291.84億元,歸母凈利潤差距由197.54億元增至298.6億元。
“茅五”斷層領先
中國白酒看貴州,貴州白酒看茅臺。
作為全國高端白酒龍頭,貴州茅臺2024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16.96億元,憑借一己之力為白酒上市公司貢獻超4成利潤。2023年,其毛利率高達92.11%,遠遠高于行業約70%的平均值,凈利率超過50%。
此外,濃香白酒巨頭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也斷層領先,凈利率約在40%水平。
2024年上半年,五糧液歸母凈利潤為190.57億元,同比增長11.86%,是五糧液連續九年在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雙位數增幅,穩居川酒陣營首位。中國獨立酒業評論人肖竹青認為,這主要因為其不斷完善產品結構,在第八代五糧液暢銷形成千元價格帶核心大單品基礎上,五糧液銷售體系新培育的低度39度五糧液和45度五糧液在華東地區(包括山東)取得良好的指名購買和高頻率復購。
同期,瀘州老窖同樣保持凈利潤雙位數增長,錄得歸母凈利潤80.28億元。中信建投分析表示,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通過挖井行動、百城計劃持續深耕市場,推動渠道下沉與品牌高地打造,中高價產品銷量同比增長25.71%,帶動公司毛利率提升至88.65%。
而“川酒六朵金花”中的次高端白酒代表水井坊、舍得酒業過去均經歷了實控人和管理層大換血,競爭也從未停歇。
水井坊系出名門,其前身全興大曲為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自誕生就被賦予高端基因。2000年,水井坊在廣州花園酒店舉辦發布會,以高達600元/瓶的價格宣告上市,成為當時中國白酒天花板。知名度的迅速提高顯著拉動水井坊的銷售額。水井坊及其系列酒銷售額從2001年的1.85億元提升至2005年的5.79億元(年報中的高檔酒收入)。
從營收來看,水井坊與舍得酒業多年來都是你追我趕的狀態,但卡位高端價格帶的水井坊,凈利潤表現一直跑在前面。
直到2012年,白酒行業進入一輪深度調整期,高端白酒需求大幅下降,戰況有所改變。由于帝亞吉歐入主后引起股權變更以及外籍高管掌舵的“水土不服”、頻繁換帥等一系列連帶影響,水井坊業績下滑,被舍得酒業反超,直到2015年才結束虧損、重回正軌。
當時,舍得酒業凈利潤同樣被大環境拖累,但營收尚算穩定。經過三年行業調整,2016年,市場對中高檔白酒需求再次打開,舍得系列酒的銷量也大幅度增長。
隨著舍得享受到次高端價位帶的擴容紅利,也拉開了與水井坊的差距。2021年,水井坊僅比舍得酒業營收少3.37億元,到2023年差距拉大至21.28億元;同期,兩者歸母凈利潤差距也從0.47億元增加至5.03億元。
不過,競爭仍在繼續。
今年上半年,舍得酒業營收利潤雙降,水井坊則引入前豫園商城總裁胡庭洲擔任總經理,同時優化產品結構,奮力追趕。
“水井坊注重全價格布局,計劃通過豐富產品線,提高200元價格帶的產品份額。”肖竹青認為,隨著不斷豐富產品結構、渠道力增強,水井坊有望走出困境。
產區抱團
白酒作為川黔兩省支柱型產業,其發展已經超越企業層面,上升至省區經濟發展的更高層次。
2021年3月,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相關文件指出,力爭2025年將茅臺集團打造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將習酒培育打造為200億元級企業,將國臺、金沙、珍酒培育打造為100億元級企業,將董酒、釣魚臺培育打造為50億元級企業。
2022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指出,發揮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
除了省級甚至國家級的政策及文件不斷出臺,貴州各市級產區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例如,自2021年仁懷市啟動“四改一建設”工作,截至2024年初完成整改酒企995家,驗收合格率100%。力爭到2025年,全市白酒產量達到45萬千升,白酒工業總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突破200家;習水縣則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實現白酒工業總產值570億元,白酒銷售收入750億元,白酒稅收210億元,白酒產能30萬千升。
同時,隨著白酒競爭日趨激烈,貴州酒企開始抱團發展。2022年,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促進會成立,包括茅臺集團、習酒集團、國臺酒業集團等多家酒企高管在其中任職。
川酒的發展也離不開省政府的政策推動。
四川發布的“十四五”白酒產區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繼續打造成都、德陽、瀘州、宜賓“四大主產區”,支持瀘州、宜賓培育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并對“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等眾多川酒企業提出了目標和發展支持。
為了推動川酒發展,今年5月,“川酒六朵金花”和四川省酒業集團、四川酒業茶業投資集團共八家領軍企業聯合發起成立四川省酒業協會,聚合有效資源形成行業合力,加速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四川(西部)研究院投資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產業區域競爭也變得激烈,對川酒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酒業協會的年度信息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白酒行業產量800萬千升。其中,貴州遵義白酒產能為60萬千升,四川宜賓100萬千升,四川瀘州200萬千升,山西呂梁50萬千升,江蘇宿遷為35萬千升,安徽亳州20萬千升。
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以及當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落地,白酒產能將進一步向貴州遵義、四川宜賓及瀘州幾個白酒優勢產區靠攏,川黔白酒產業也會在兩家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進一步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