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9月10日,乳飲上市企業浙江李子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李子園”)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記錄,稱公司上半年營收略有下滑,促消費以及相關費用增加,導致利潤下滑。這其中,銷售費用增長,主要由于代言人及營銷費用投放增加。
根據此前李子園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其營收為6.79億元,同比減少3.08%;凈利潤為9512.05萬元,同比減少29.29%。尤其是今年二季度,李子園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同比下降3%;凈利潤僅有4000萬元,同比大幅下降49.3%。
對于凈利潤巨幅下滑的原因,李子園稱,主要系營收下降,為促進銷售,公司投入廣告費用較多,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增加明顯所致。
從半年報給出的費用明細看,李子園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為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0.68億元增加了47.16%。
今年4月20日,李子園首次官宣新生代演員成毅為品牌代言人,并在戶外廣告上高調包攬全國超一線城市核心機場,占據商圈巨屏、地鐵、高鐵、電梯廣告位等多元現實場景,總計覆蓋超過100個核心城市的1000個以上商業廣告大屏。
與此同時,李子園包下數十輛高鐵列車冠名,不僅車內全是成毅的廣告,車身更是直接以“李子園 X 成毅”示人,少有品牌如此熱衷向全世界安利代言人。
這一番高調營銷策略的效果也很明顯,4月21日僅官宣代言人14小時內后,甜牛奶拿下1500萬的線上銷量,7月8日,新品“李子園運氣奶”上市時,通過再度加碼營銷熱度,線上日銷又獲超500萬銷售額。
只是這樣的熱度沒能持續下去,反映到業績當中,李子園主要產品以及主要區域的營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分產品看,上半年,以甜牛奶為代表的李子園的含乳飲料、其他產品營收分別為6.56億元、2014.29萬元,分別同比變動-4.87%、139.46%。
分地區看,華東、華中、西南三大主要市場營收分別為3.37億元、1.19億元、1.3億元,分別同比變動-3.14%、-15.93%、2.73%。
即便有代言人加持,作為含乳飲料代表,無法與行業增速變慢、品牌之間競爭白熱化的大趨勢抗衡。
含乳飲料的主要原材料為奶類原料和白砂糖,李子園甜牛奶、蒙牛“酸酸乳”、菊樂“酸樂奶”等產品都是含乳飲料代表,根據正在申請IPO的菊樂食品披露的數據,在2021年全國十大含乳飲料當中,排名前五位分別是娃哈哈AD鈣奶、伊利優酸乳、蒙牛酸酸乳、養樂多益生菌飲品、李子園風味甜牛奶。

隨著乳酸菌飲料、牛奶產品的增幅下降,含乳飲料的市場增速也開始變慢。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統計,2022 年,含乳飲料市場預計規模在1361.7 億元,2017年-2021年復合年增長率達7.41%,中國含乳飲料市場歷經近10年的快速增長階段,但預計未來五年含乳飲料行業將保持5.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2026年市場規模預計可達1612.3 億元。
2022年至今,整個含乳飲料(包括乳酸菌飲料和乳飲料)類目都面臨著較大挑戰。含乳飲快消數據監測公司馬上贏品牌CT的數據顯示也證實,料在過去數年中一直是中國飲料市場中的最大類目,常年占據著整體飲料大盤約1/4的市場份額。在過去兩年中,含乳飲料的市場占有率和每百毫升均價都呈現出下滑趨勢。
更長遠的數據正在驗證這一趨勢,2021年至2023年,李子園的收入總體呈下滑趨勢,分別為14.7億元、14.04億元、14.12億元,凈利潤則從2.26億元下滑到2.37億元。
橫向對比看,同樣做乳飲料、乳酸菌飲料的上市公司均瑤健康(SH:605388)則迎來凈利潤連續四年的下滑,和李子園主要依賴大單品乳飲料的做法不同,均瑤健康已經在礦泉水、益生菌等方向探索轉型。
李子園在半年報中稱,2024 年將加大新品開發力度,持續推出無菌灌裝杯裝果汁飲料、氣泡奶風味飲料、果粒果汁飲料、每日五黑等新產品。目前,新品所屬的其他品類銷售額增速已經超過100%。
但隨著消費下沉趨勢和競爭加劇,李子園還要面對大型乳企的低價競爭。
由于今年原奶價格持續走低,在渠道上,蒙牛、伊利等國內大企業利用自身品牌在渠道和品牌建立方面的優勢,通過更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不斷威脅著李子園的地位。華鑫證券的研報也對李子園做了風險提示,包括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新品推廣不及預期、原材料大幅上漲風險、產能投放不及預期、產品單一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