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新知 蕭維
編輯丨蕨影
阿維塔入股引望塵埃落定,長安正式在資本層面聯姻華為!
為了提升本以與華為深度合作的阿維塔宣傳效果,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稱,阿維塔原有的HI模式升級成為HI PLUS新模式,言語間透露出對本次合作的巨大期望。雙方合作之后,長安在包括產品定義、聯合品牌營銷、設計、核心技術以及用戶服務等方面,全面賦能阿維塔。
阿維塔肩負的重任不言而喻。長期以來,長安車型主打低價成了不爭的事實,以2021年為例,長安汽車銷量230萬輛,銷售商品營收992.39億,平均4.3萬元/輛。而長城汽車銷量只有128萬輛,銷售汽車營收卻高達1213.07億,平均9.5萬元/輛。
在過去很長時間,超過15萬的車型買合資,成了市場中默認的共識,但是在過去五年中,汽車市場風云突變,比亞迪正面迎戰特斯拉,蔚小理動輒起售30萬的車型比比皆是,方盒子越野引得車企開辟新戰場,種種變化之下,唯一不變的則是品牌向上。
可反觀長安,旗下合資節節敗退,阿維塔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深藍傷了粉絲的心,此次再與華為深度綁定,長安已經從技術賦能上升到了品牌賦能,又一次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可以說,在長安汽車與華為的深度綁定中,阿維塔的崛起與深藍的挑戰,成為了長安品牌向上的雙重試煉。在汽車行業卷入淘汰賽后,這一仗,長安輸不起。
Part.1 長安的高端夢,正在縮水
長安對高端市場的執念,始于2018年。在這之前,2016年,吉利汽車在柏林就發布了高端品牌領克,長城汽車以創始人魏建軍之名推出了高端品牌WEY,兩者隨后在油車市場上的表現一路向上,而長安,只能落得個自主品牌銷量前三,卻不敢向上的市場印象。
為了沖擊高端,長安汽車正式向外公布“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并將旗下品牌重新梳理為長安汽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以及高端品牌組成的四大品牌體系,而這個未知的高端品牌,根據后來的走向,被證實為與蔚來合資成立,雙方分別持股45%的長安蔚來,它肩負著長安高端車型落地的使命。
在當時新能源行業尚未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長安、蔚來作為雙向選擇進行捆綁,自然一個是為拿到高端市場的門票,另一個是為解決造車全套資質而來。
本來期望長安蔚來可以發力高端市場,但從2018年開始,蔚來開始了超過兩年的困難期,甚至差點破產,根本無力關注長安蔚來的發展,而長安不想自己的高端夢破滅,對長安蔚來進行了持續的增資,最終在2020年獲得了長安蔚來的絕對控制權,還隨后引進了寧德時代和華為,一通華麗的資本操作后,最終在2021年5月20日,三方合力在長安蔚來的資本骨架上退出高端品牌,而新品牌的名字就叫做阿維塔。
但是,阿維塔推出車型的節奏很慢,在一年多后的 2022 年 8 月,首款車型阿維塔 11姍姍來遲,而且交付時間又讓市場等了四個月。
一切的鋪墊都為了市場表現,但阿維塔 11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 38 天的時間內交付量僅僅超過 2000 輛。后面想挽回局勢,相繼推出了入手門檻更低的單電機版本,搭載鴻蒙車機的鴻蒙版,又再次降價促銷,銷量才有起色。
這樣的失利,可能也與長安期待快速殺入高端市場有著聯系,作為首款三方賦能的車型,阿維塔11定價34.99萬元-40.99萬元,雖然與蔚小理有價格重疊區間,但與有著互聯網基因的新勢力來說,長安的阿維塔在市場認知上確實處于下風,而第二款車型阿維塔12于去年年底上市,售價區間擴展為30.08萬-40.08萬元。顯然價格下探,但銷量依舊低迷,數據顯示,2023年阿維塔全年累計銷量2.76萬輛,距離10萬輛年銷量目標差距超過7成。而今年1月至4月,阿維塔累計銷量1.98萬輛,還不到10萬輛目標的20%。
更吃緊的是財務方面,阿維塔2023年凈虧損36.93億元,同比擴大83.22%。2020年以來,阿維塔四年累計虧損已近80億元?;谶@一情況,阿維塔已經采取變革,進行節流,今年5月,阿維塔宣布僅在一線核心城市門店保留直營模式,其他城市逐步改為經銷商合作模式,這樣改變的背后,是其規避資金投入和管理成本壓力,但當前車企內卷大戰的環境中,直營是觸及用戶、樹立品牌最好的方式,阿維塔此舉確有短視的嫌疑。
顯然,長安的高端夢,正在縮水。
Part.2 深藍低開高走,勝算幾何?
阿維塔在30萬到40萬區間的豪華車市場尚未崛起,但長安品牌向上的步伐卻很堅定,發力點就在中高端。
實際上,長安的中高端戰線,之前主要靠合資品牌支撐,早在2017年,長安福特銷量就高達82萬輛,這個成績在所有品牌中都是一個能打的成績,但隨著新能源車企陸續崛起,包括福特在內的合資車企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被搶占了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長安福特的累計銷量為233122輛,相比2022年長安福特的全年累計銷量251019輛,同比下滑7.13%,而距離高點,福特已經跌去三分之二。|
長安也意識到了合資車企日薄夕陽的趨勢,但相比于吉利、長城使用自家油車加電車填補市場的舉動,長安一步到位直接推出了定位于科技、時尚的純電品牌深藍。
2022年4月13日,長安深藍正式發布,僅在三個月后第一款純電車型深藍S03就宣布上市,該戰略車型主力價位有三種:705純電版21.59萬元,515純電版18.39萬元,1200增程版16.89萬元,全部集中在15萬到25萬的兵家必爭之地。
深藍SL03起初的表現也讓長安感到驚喜,2022年只用五個月即交付掉25409輛,平均月銷量達到5081輛。
這個成績對于極速上市的深藍來說足以接受,但馬上戰略車型不夠完善的弊端顯現出來。
在上市的第二個月,就有車主反饋車內攝像頭、中控等位置存在電流噪音。隨后諸如主駕座椅壓力感應不靈導致中控屏頻繁轉向、主駕座椅記憶不靈、無法保存之前座椅位置、APP遠程空調不制熱等問題,在深藍SL03這款新車上此起彼伏,層出不窮。
靜態使用問題頻繁出現,讓嘗鮮的深藍車主煩心不已,而在駕駛體驗上,SL03的表現也同樣讓人大跌眼鏡:據車主反映,增程器啟動噪音大、底盤調校一般、過顛簸路面的時候舒適感較差、能耗虛標等問題,都在深藍大賣的初期集中出現。
更夸張的是,深藍SL03的硬件配置,也被車友曝出貨不對版:經過第三方軟件測試顯示,其車機娛樂系統為8G RAM +64G ROM,與深藍官方宣稱12G RAM +128G ROM硬件配置相差甚遠。
如此多的問題密集爆發,深藍口碑難免下滑,銷量承壓,而長安應對的方式,則是降價,
據長安深藍官方發布,2023年3月10日至31日期間,凡購買長安深藍SL03系列的車主,均可直接補貼22000元的現金以及20000元的權益大禮包,而且還可以疊加地方消費補貼政策。
消息一出,老車主集體被深深背刺,恰逢315,深藍SL03車主發表聯合聲明《長安深藍SL03車主致長安汽車的一封信》,稱深藍SL03本身存在多個質量品控問題,并直指長安拋棄老車主,以價換量。
一系列操作后,即使深藍在2023年夏季推出了自己的第二款車—14.99萬起售的主流家用SUV車型S7,也難擋整體銷量的下滑,2023年,深藍高管宣稱年銷目標預計能夠達到20萬輛,而最終深藍汽車2023年銷量為13.6萬輛,距離目標相去甚遠。
但這并不能阻止深藍繼續其超高的目標設定,2024年深藍給自己定下了2024年4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但長安汽車集團把預期銷量調整為28萬輛,此舉含義頗深。
深藍有底氣挑戰中高端市場,與其背后的華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8月30日,第二十七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深藍汽車兩款新車深藍L07和深藍S05正式亮相。其中深藍L07是20萬內唯一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中型轎車,而S05則是搭載HUAWEI百萬像素智趣光影大燈,而且還是20萬內行業首發搭載DEEPAL 4K智趣云臺相機的車型,主打時尚智趣駕駛體驗。
顯然,綁定華為技術產品,成為深藍特色,而這也是深藍繼續沖刺中高端的底盤之一,數據顯示,深藍汽車1-8月交付120710輛,上升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其中7 月交付量16721 輛,同比增長26.94%,8 月交付20131 輛,同比增長36.6%。
但需要注意的是,深藍年度目標為28萬輛,捆綁華為到底能有多大的動力支撐銷量,猶未可知。而相似的問題,早已在阿維塔身上出現,在年初的長安全球伙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直言“這個行業怎么這么糟糕,我是憤怒地說了三個‘遙遙領先’。我們應該有我們的底線,明明就幾十萬塊錢的車,非要說上千萬?!?/p>
顯然,阿維塔選擇華為深度合作之下,余承東極力推出問界,客觀上打壓了競品阿維塔,在長安寄望全面賦能的背景下,華為不能在銷量數據上提供支撐,也就可以理解朱華榮的沖冠一怒了。
Part.3 長安的靈魂,華為給的
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氣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已經成為車企間的共識,在布局上,比亞迪、長城、上汽、廣汽等整車廠都在自研,因為這部分能力,決定了靈魂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長安選擇了另一條路:深度捆綁華為。
仔細研究長安和華為的能力,會發現一低一高:長安在低價制造的工程能力非常強悍,而華為在高端技術能力的把控在車載信息領域也是第一檔的存在。
余承東曾表示,華為當前不具備低成本的能力,不具備做售價20萬元以下汽車的能力,而這部分能力的所有者,恰恰集中在自主車企手中,而長安更是其中的翹楚。對于長安來說,智駕系統和軟件,一直是其硬傷,短時間難以具備產品體系能力,讓長安頭疼不已。
因此,各取所需成為長安華為合作的基礎,合作的領域就是深藍和阿維塔。2023年,深藍汽車選擇和華為達成深度合作,年底就推出了搭載華為系統的深藍SL03i以及S7i;而華為與阿維塔的合作,則更為全面。
去年11月,長安與華為簽署的《投資合作備忘錄》。內容為華為擬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擬投資該目標公司并開展戰略合作,投資比例不超過40%,雙方共同支持目標公司成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產業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產業領導者。
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的協議,經過長時間的準備,終于在上月落地,長安汽車子公司阿維塔科技擬于2024年8月20日上午與華為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阿維塔科技購買華為持有的引望10%股權,交易金額為人民幣115億元。
事實上,以阿維塔為主體入股引望,采取阿維塔自有現金出資的形式,資本層面也有所考慮,長安作為上市公司,其財務數據的波動也會影響其市場表現,在車企內卷烈度高升的當下,這不失為穩妥的方式。
但是,市場的反應還是趨于悲觀,從8月19日開始,長安汽車持續下跌,累計最大跌幅一度接近15%,近11個交易日的累計跌幅仍然超過11%,市值蒸發近150億元。
這可能就是長安托付靈魂于華為的后果,當銷量有所保證后,失去的東西就會在其他維度體現。
盡管面臨市場的質疑和股價的波動,長安汽車依然堅定地走在品牌升級的道路上。不過,華為的技術賦能,或許正是長安在激烈競爭中尋求的那一抹亮色。未來,長安與華為的合作能否真正實現品牌力的提升,能否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仍需時間來驗證。
不可否認的是,長安汽車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無論前方是荊棘還是坦途,這場品牌升級的戰役,長安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