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察者網 張志峰
編輯 | 周遠方
歷經半年“鏖戰”,海信集團旗下青島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網能”)與河北國資企業石家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石家莊國投”)圍繞電氣機械領域上市平臺科林電氣的控股權之爭,終于落下帷幕。
9月3日晚間,科林電氣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海信網能。鑒于海信網能無實際控制人,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最終,海信網能通過聯合高管、潛伏增持、公開要約收購等多種途徑,持有科林電氣34.94%股權,成為企業第一大股東;同時持有公司原董事會成員李硯如、屈國旺二人委托的9.57%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持有上市公司44.51%的表決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在8月30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科林電氣新一屆董事會7名董事會成員中,海信網能提名董事當選人數為4人,超過半數。
其中,來自海信方面的陳維強與史文伯二人分別當選為董事長、副董事長,經董事長陳維強提名,董事會聘任科林電氣原副總經理王永為總經理。

控股權之爭始末
從新任管理層的履歷上看,陳維強1968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學歷,曾任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等。現任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產業拓展重點實驗室主任、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主任。
史文伯1972年出生,本科學歷,曾任青島海信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現任青島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
而新任總經理王永,則是本屆董事會選舉過程中,由石家莊國投及其一致行動人提名的非獨立董事。其本人為大專學歷,曾任保定電力修造廠絕緣子分廠副廠長,早在2007年就加入科林電氣,此前擔任科林電氣副總經理,主管公司市場營銷和市場拓展工作。
史文伯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代表海信承諾,控股科林電氣后,科林電氣的注冊地、生產地、納稅地、生產場所、管理機構等不會搬離石家莊。這一表態,不僅展現了其對科林電氣未來發展的信心,也體現了海信愿意與各方股東共享發展成果的信心,尤其體現了海信愿意對石家莊當地經濟做貢獻的誠心與信心。
而石家莊國投作為科林電氣所在地的國資股東,即此前與海信網能爭奪控股權失利一方,也表示將發揮其優勢資源,為公司發展賦予新動能,為公司的穩定提供強有力保障。
這樣看來,雙方至此塵埃落地之際,終于可以握手言和、皆大歡喜。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3月開始,借著科林電氣股權分散、董事會內部分歧等時機,海信一邊收購高管手中股權、一邊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增持,擺出一副準備“趁虛而入”的姿態之時,雙方摩擦就從未斷絕,甚至一度從對簿公堂“大戰”到監管層面前,大有當年“寶萬之爭”的架勢。
彼時作為科林電氣股東方之一,且占據“主場優勢”的石家莊國投便不斷予以“反擊”,也一邊聯絡原控股方張成鎖等股東方形成一致行動人,一邊不斷舉牌增持。
8月5日,屈國旺、宋建玲在北京召開媒體發布會,稱于7月16日收到石家莊市鹿泉區人民法院傳票,科林電氣起訴宋建玲、屈國旺、副董事長李硯如,理由包括私蓋董事會印章等,并索賠2000萬元。
就在幾天前,上海證券交易所還對科林電氣下發監管函,詢問是否存在石家莊國投作為重要股東方之一,指使未披露的一致行動人暗戳戳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準備殺股民和海信網能一個“出其不意”。
原因是,2024年6月石家莊高新區科發投資有限公司、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以嶺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大額買入科林電氣股票,且相關資金由“石家莊國投”提供擔保。截至7月10日,相關股東仍合計持有公司5.94%股份。

監管函據此要求科林電氣和石家莊國投說明緣由,直指后者的增持行為“程序違規”。
上市公司8月28日回復監管稱,石家莊國投前期有關權益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其他未披露的一致行動關系。也就變相否認了與上述5.94%股份持有者的一致行動人關系,海信網能得以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鏖戰半年,海信順利收獲科林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