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三一重工遭高管“組團”減持,市值離梁穩根目標差得遠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三一重工遭高管“組團”減持,市值離梁穩根目標差得遠

營收下滑,高管減持,三一重工遭遇“水逆”。

文|雷達財經 李亦輝

編輯 | 深海

千億市值工程機械龍頭,被“組團”減持。

近日,三一重工公告稱,公司股東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因個人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754.91萬股。

上述減持人員中,不僅有與公司控股股東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的一致行動人,還有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總裁、高級副總裁等董監高人員。

該減持消息一出,9月9日三一重工低開低走,至收盤跌幅近6%,目前最新總市值約1292億元,相較最高超3900億元的巔峰時期,已經縮水超2600億元。

市值從高位滑落的同時,三一重工的營收也在節節退敗。2020年,公司營收首次站上千億大關,彼時三一重工創始人梁穩根直呼三一面臨的是新的曠世機遇,并承諾三一總市值達到1萬億時,為每位“金牌員工”發放500萬獎金。

但到了2023年,公司全年營收僅剩下740億元,今年上半年再次同比下滑2.14%。業績下滑也讓三一系的總市值距離萬億目標更加遙遠,目前三家三一系上市公司總市值不足1700億元。

遭董監高“組團”減持

9月9日,三一重工股價低開后持續下行,盤中出現重挫,截至收盤仍跌5.52%。

消息面上,公司披露了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根據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股東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分別持有公司股份3219.32萬股、302萬股、413.42萬股、168.66萬股、79.48萬股、66.38萬股、40萬股。

減持計劃的主要內容為,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因個人資金需求,擬從 2024 年 10月 9 日至 2025 年 1 月8 日期間(窗口期不減持),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 500萬股、75.5萬股、90.8萬股、42.16萬股、19.86萬股、16.59萬股、10萬股,減持價格按市場價格確定。

綜上,該7位股東擬減持股份數量合計達到754.91萬股,擬減持股份來源于非公開發行、股權激勵和集中競價等。

此外,上述減持人員,并非公司普通的股東,而是公司多位現任董監高人員。其中,向文波為公司董事、董事長,且向文波、周福貴均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集團”)的主要股東,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向文波、周福貴與三一集團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三一集團直接持有三一重工29.23%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

除此之外,2023年年報顯示,擬減持的俞宏福擔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總裁,劉華擔任公司高級副總裁、財務總監,劉道君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孫新良任副總裁,席卿則自2022年4月起擔任公司獨董。

對于本次董監高堅持計劃對公司股價造成沖擊,公司相關人士對媒體回應稱,股價(與減持計劃)有一定原因(關系),(公司公告)相關領導有減持計劃,市場認為是個大的利空。

該人士表示,每年領導只能減持25%,前期領導有減持想法的時候,公司已經盡可能往后延遲了一部分。現在把減持放到了最后三個月,因為領導個人有資金需求,如果再不披露今年就沒有機會了。從領導的角度,減持跟公司經營沒有太大關系,就是因為個人自身有資金需求。

事實上,這次減持之前,三一重工董事易小剛、副總裁張科于2024年7月31日宣布減持完畢,分別減持77.3萬股、20.97萬股,對應套現金額1242.08萬元和336.06萬元。

二級市場上,三一重工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其最新市價為15.24元/股,較此前超過46元/股的高點大幅下跌。

營業收入逐年下滑

半年報顯示,三一重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公司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路面機械。其中,混凝土設備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機、大噸位起重機、旋挖鉆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作為與房地產等產業緊密相關的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的景氣度也受到下游相關行業的明顯影響。

國盛證券日前發布研報稱,從年度數據來看,國內這一輪下行周期中,去年挖機銷量接近9萬臺,與2020年歷史高點的接近30萬臺相比,已經不足高點的1/3;而上一輪下行周期,2015年的周期底部是5萬臺,與2011年的周期高點18萬臺相比,也是不足1/3。

國內裝載機龍頭柳工也在一季度時回復投資者稱,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規模自2020年達到階段性高峰后,受宏觀經濟波動及需求下降影響,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大幅下滑,確實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

對于三一重工而言,行業下行周期中同樣面臨壓力,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千億元銷售頂峰,營業總收入分別達到1000.54億元和1068.73億元。

從2022年開始,公司營業總收入出現連續兩年下滑。其中2022年營收總收入為808.22億元,同比減少24.38%;歸母凈利潤為42.73億元,同比減少64.49%。

2023年,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仍處于筑底期,但呈現加速回暖趨勢,下滑幅度明顯收窄。從財報來看,全年三一重工實現營業總收入740.19億元,同比下降8.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27億元,同比上升 5.53%。

盡管營收規模已從千億元回落至740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國內市場調整,三一重工持續發力海外市場,避免了公司營收下滑幅度的持續擴大。

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海外銷售收入432.58 億元,同比增長 18.28%,公司建立起了覆蓋400 多家海外子公司、合資公司及優秀代理商的海外市場渠道體系。

同時,海外業務毛利率較高,使得三一重工在營收下滑時依舊保持較強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國際業務毛利率 30.78%,遠高于國內地區的23%。

在業內看來,受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內需仍在底部徘徊。

三一重工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87.38 億元,同比下降 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35.73億元,同比增長 4.8%。

雖然營收下滑有了進一步的縮窄之勢,但上半年公司國外市場的高增長卻戛然而止,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實現海外銷售收入 235.42 億元,同比增長 4.79%。相比之下,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國際銷售收入224.66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5.87%。

關于海外營收放緩的原因,公司并未直接說明。從區域分布來看,上半年三一重工在美洲區域的營收同比減少了4.19%,是境外區域唯一下滑的市場。

有分析認為,在上年高基數影響下,今年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增速開始放緩,貿易摩擦對部分區域出口形成一定限制。

梁穩根的萬億夢還未實現

天眼查App顯示,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市,注冊資本84.75億元,公司于2003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

三一重工的靈魂人物,無疑是已退居幕后的梁穩根。公開信息顯示,1956年,梁穩根出生于湖南省漣源市茅塘鎮道童村。梁穩根原名“梁永根”,后來他自己將“永”改為“穩”。

高中畢業后,那時候高考還沒有恢復,梁穩根回到了家鄉做起了農民,此后又擔任起了村干部。

1978年高考恢復,梁穩根經過兩次嘗試,考入了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材料學專業。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了漣源市山區的洪源機械廠。在這家國營機械廠里,梁穩根結識了后來的三一重工元老唐修國、毛中吾、袁金華等人。

1986年,30歲的梁穩根已經是這家廳級國企的副處級干部,時任洪源機械廠體改委副主任,但他選擇了辭職下海,與幾位好友湊了6萬元開始創業。

但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起初他們嘗試販羊、做酒、做玻璃纖維均以失敗告終。通過分析,梁穩根希望自己創造一種市場急需又沒有供應的商品,最后將目標定在了焊接材料方面。

為此他們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在地下室里埋頭調整配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上百次配方調整和幾十次改變工藝后,成功研發出了105銅基焊料。此后面對質量問題,梁穩根在獲得自己大學老師的幫助下,改良版的105銅基焊料成功問世并大獲成功,他的小廠在1989年實現了千萬元的收入。

1991年,梁穩根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邀請職業經理人向文波加入管理團隊,并將總部搬到了湖南省會長沙,在那里開始了研制混凝土輸送泵等工程機械產品。

此后,三一開始大踏步前進,從1993年到2003年,10年間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列。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據中新社報道,2011年9月胡潤研究院發布“胡潤百富榜”前50名,梁穩根以財富700億元首次成為“2011年中國首富”。

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世界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普茨邁斯特,邁開了國際化的步伐。

根據媒體報道,在2020年三一重工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后,次年的“三一節”上梁穩根提出承諾,“當三一旗下上市公司市值總值達到萬億時,為每位金牌員工發放500萬獎金。”

2023年2月28日,梁穩根再次提出,三一集團開始第三次創業,要達到萬億元市值。

萬億目標靠什么實現?在梁穩根看來,關鍵是數字化和國際化轉型。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梁穩根卻退隱了,接連卸任了三一重工和三一集團董事長。

目前,三一系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除了三一重工,還有在港股上市,主營煤礦機械和港口機械的三一國際;以及2022年6月22日在科創板上市,主營風電機組生產與銷售、風電場建設與運營的三一重能。

截至今年9月9日,三家公司市值合計接近1700億,距離萬億市值還十分遙遠。繼任者們能否實現梁穩根未竟的萬億市值?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三一重工

3k
  • 三一重工今日大宗交易折價成交313.98萬股,成交額4822.7萬元
  • 今日A股共43只個股發生大宗交易,三一重工、正邦科技、軟通動力成交額居前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三一重工遭高管“組團”減持,市值離梁穩根目標差得遠

營收下滑,高管減持,三一重工遭遇“水逆”。

文|雷達財經 李亦輝

編輯 | 深海

千億市值工程機械龍頭,被“組團”減持。

近日,三一重工公告稱,公司股東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因個人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754.91萬股。

上述減持人員中,不僅有與公司控股股東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的一致行動人,還有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總裁、高級副總裁等董監高人員。

該減持消息一出,9月9日三一重工低開低走,至收盤跌幅近6%,目前最新總市值約1292億元,相較最高超3900億元的巔峰時期,已經縮水超2600億元。

市值從高位滑落的同時,三一重工的營收也在節節退敗。2020年,公司營收首次站上千億大關,彼時三一重工創始人梁穩根直呼三一面臨的是新的曠世機遇,并承諾三一總市值達到1萬億時,為每位“金牌員工”發放500萬獎金。

但到了2023年,公司全年營收僅剩下740億元,今年上半年再次同比下滑2.14%。業績下滑也讓三一系的總市值距離萬億目標更加遙遠,目前三家三一系上市公司總市值不足1700億元。

遭董監高“組團”減持

9月9日,三一重工股價低開后持續下行,盤中出現重挫,截至收盤仍跌5.52%。

消息面上,公司披露了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計劃。根據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股東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分別持有公司股份3219.32萬股、302萬股、413.42萬股、168.66萬股、79.48萬股、66.38萬股、40萬股。

減持計劃的主要內容為,向文波、周福貴、俞宏福、劉華、劉道君、孫新良、席卿因個人資金需求,擬從 2024 年 10月 9 日至 2025 年 1 月8 日期間(窗口期不減持),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 500萬股、75.5萬股、90.8萬股、42.16萬股、19.86萬股、16.59萬股、10萬股,減持價格按市場價格確定。

綜上,該7位股東擬減持股份數量合計達到754.91萬股,擬減持股份來源于非公開發行、股權激勵和集中競價等。

此外,上述減持人員,并非公司普通的股東,而是公司多位現任董監高人員。其中,向文波為公司董事、董事長,且向文波、周福貴均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集團”)的主要股東,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向文波、周福貴與三一集團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三一集團直接持有三一重工29.23%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

除此之外,2023年年報顯示,擬減持的俞宏福擔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長、總裁,劉華擔任公司高級副總裁、財務總監,劉道君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孫新良任副總裁,席卿則自2022年4月起擔任公司獨董。

對于本次董監高堅持計劃對公司股價造成沖擊,公司相關人士對媒體回應稱,股價(與減持計劃)有一定原因(關系),(公司公告)相關領導有減持計劃,市場認為是個大的利空。

該人士表示,每年領導只能減持25%,前期領導有減持想法的時候,公司已經盡可能往后延遲了一部分。現在把減持放到了最后三個月,因為領導個人有資金需求,如果再不披露今年就沒有機會了。從領導的角度,減持跟公司經營沒有太大關系,就是因為個人自身有資金需求。

事實上,這次減持之前,三一重工董事易小剛、副總裁張科于2024年7月31日宣布減持完畢,分別減持77.3萬股、20.97萬股,對應套現金額1242.08萬元和336.06萬元。

二級市場上,三一重工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其最新市價為15.24元/股,較此前超過46元/股的高點大幅下跌。

營業收入逐年下滑

半年報顯示,三一重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公司產品包括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路面機械。其中,混凝土設備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機、大噸位起重機、旋挖鉆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

作為與房地產等產業緊密相關的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的景氣度也受到下游相關行業的明顯影響。

國盛證券日前發布研報稱,從年度數據來看,國內這一輪下行周期中,去年挖機銷量接近9萬臺,與2020年歷史高點的接近30萬臺相比,已經不足高點的1/3;而上一輪下行周期,2015年的周期底部是5萬臺,與2011年的周期高點18萬臺相比,也是不足1/3。

國內裝載機龍頭柳工也在一季度時回復投資者稱,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規模自2020年達到階段性高峰后,受宏觀經濟波動及需求下降影響,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大幅下滑,確實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

對于三一重工而言,行業下行周期中同樣面臨壓力,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千億元銷售頂峰,營業總收入分別達到1000.54億元和1068.73億元。

從2022年開始,公司營業總收入出現連續兩年下滑。其中2022年營收總收入為808.22億元,同比減少24.38%;歸母凈利潤為42.73億元,同比減少64.49%。

2023年,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仍處于筑底期,但呈現加速回暖趨勢,下滑幅度明顯收窄。從財報來看,全年三一重工實現營業總收入740.19億元,同比下降8.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27億元,同比上升 5.53%。

盡管營收規模已從千億元回落至740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國內市場調整,三一重工持續發力海外市場,避免了公司營收下滑幅度的持續擴大。

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海外銷售收入432.58 億元,同比增長 18.28%,公司建立起了覆蓋400 多家海外子公司、合資公司及優秀代理商的海外市場渠道體系。

同時,海外業務毛利率較高,使得三一重工在營收下滑時依舊保持較強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國際業務毛利率 30.78%,遠高于國內地區的23%。

在業內看來,受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內需仍在底部徘徊。

三一重工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87.38 億元,同比下降 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35.73億元,同比增長 4.8%。

雖然營收下滑有了進一步的縮窄之勢,但上半年公司國外市場的高增長卻戛然而止,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實現海外銷售收入 235.42 億元,同比增長 4.79%。相比之下,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國際銷售收入224.66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5.87%。

關于海外營收放緩的原因,公司并未直接說明。從區域分布來看,上半年三一重工在美洲區域的營收同比減少了4.19%,是境外區域唯一下滑的市場。

有分析認為,在上年高基數影響下,今年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增速開始放緩,貿易摩擦對部分區域出口形成一定限制。

梁穩根的萬億夢還未實現

天眼查App顯示,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市,注冊資本84.75億元,公司于2003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

三一重工的靈魂人物,無疑是已退居幕后的梁穩根。公開信息顯示,1956年,梁穩根出生于湖南省漣源市茅塘鎮道童村。梁穩根原名“梁永根”,后來他自己將“永”改為“穩”。

高中畢業后,那時候高考還沒有恢復,梁穩根回到了家鄉做起了農民,此后又擔任起了村干部。

1978年高考恢復,梁穩根經過兩次嘗試,考入了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材料學專業。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了漣源市山區的洪源機械廠。在這家國營機械廠里,梁穩根結識了后來的三一重工元老唐修國、毛中吾、袁金華等人。

1986年,30歲的梁穩根已經是這家廳級國企的副處級干部,時任洪源機械廠體改委副主任,但他選擇了辭職下海,與幾位好友湊了6萬元開始創業。

但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起初他們嘗試販羊、做酒、做玻璃纖維均以失敗告終。通過分析,梁穩根希望自己創造一種市場急需又沒有供應的商品,最后將目標定在了焊接材料方面。

為此他們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在地下室里埋頭調整配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上百次配方調整和幾十次改變工藝后,成功研發出了105銅基焊料。此后面對質量問題,梁穩根在獲得自己大學老師的幫助下,改良版的105銅基焊料成功問世并大獲成功,他的小廠在1989年實現了千萬元的收入。

1991年,梁穩根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邀請職業經理人向文波加入管理團隊,并將總部搬到了湖南省會長沙,在那里開始了研制混凝土輸送泵等工程機械產品。

此后,三一開始大踏步前進,從1993年到2003年,10年間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列。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據中新社報道,2011年9月胡潤研究院發布“胡潤百富榜”前50名,梁穩根以財富700億元首次成為“2011年中國首富”。

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世界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普茨邁斯特,邁開了國際化的步伐。

根據媒體報道,在2020年三一重工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后,次年的“三一節”上梁穩根提出承諾,“當三一旗下上市公司市值總值達到萬億時,為每位金牌員工發放500萬獎金。”

2023年2月28日,梁穩根再次提出,三一集團開始第三次創業,要達到萬億元市值。

萬億目標靠什么實現?在梁穩根看來,關鍵是數字化和國際化轉型。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梁穩根卻退隱了,接連卸任了三一重工和三一集團董事長。

目前,三一系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除了三一重工,還有在港股上市,主營煤礦機械和港口機械的三一國際;以及2022年6月22日在科創板上市,主營風電機組生產與銷售、風電場建設與運營的三一重能。

截至今年9月9日,三家公司市值合計接近1700億,距離萬億市值還十分遙遠。繼任者們能否實現梁穩根未竟的萬億市值?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松阳县| 兴仁县| 百色市| 广汉市| 葫芦岛市| 常山县| 山东| 方山县| 洪雅县| 襄城县| 墨玉县| 如皋市| 崇仁县| 山西省| 胶南市| 郁南县| 潞西市| 七台河市| 衡东县| 双桥区| 同德县| 平定县| 容城县| 鄂温| 渝北区| 云和县| 九龙城区| 固安县| 华阴市| 库尔勒市| 河东区| 读书| 南木林县| 镇康县| 宁明县| 莱州市| 调兵山市| 陆良县| 原阳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