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正值開學季,內地生報讀香港高校熱情不減。
根據香港新政,自2024/2025學年開始,香港八大院校增加了非本地生的本科招生人數,將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從20%提高到40%。
香港八大院校是指由港府資助的八所公立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八大中有七所進入2025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三所進入世界排名前50,五所進入世界排名前100。
新政之下,內地生就讀香港高校的人數明顯提升。據中新社日前報道,港中大今年錄取423名內地高考生,往年平均招收約300人。若計及以非高考成績申請的內地生,預計港中大今年合共錄取約600名內地生。
此外,港大、港科大自2024年度起亦逐步增加內地生招收名額,今年分別收到2萬、1.5份申請,錄取內地高考生分別約700、270人,錄取人數及質量都比往年有所提升。
據啟德教育日前披露的《2024香港求學報告》顯示,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在錄取中國內地學生人數方面位于八大的前列。
啟德留學客戶服務數據表明,2024年入學季香港高校本科錄取中,香港八大與香港私立院校的比率為6:4。在香港八大中,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的錄取量最大,合計占比25%。在香港私立院校中,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恒生大學和香港樹仁大學對內地生更具吸引力。
“香港目前共有22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其中有11所法定大學。高校數量寥寥可數,但實力卻不容小覷。”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介紹道。
以港大為例,課程通常以小班授課為主,注重師生間的互動。該校采取漸進式教學模式,淡化期末考試的重要性,既能保證學生平時的學習質量,又給予了學生充裕的自由時間參與其他活動以發展更多能力。
“在學生的職業發展上,港校不是在教學生做什么,而是在教學生怎么做,這往往是學生求職過程中,企業最看重的一點。”黃錦良稱。
中國內地學生申請香港高校本科可以通過三種途徑:高考賽道、國際生賽道和香港DSE(香港中學文憑試,也稱“香港高考”)賽道。相比于內地高考、IB、AP、A-Level等課程體系,DSE是全球唯一一個可用中文應答的國際考試,接受內地考生以自修生身份報考,成績受內地、香港以及海外高校認可。
“相比之下,國際生在香港八大的錄取率明顯高于高考生。”啟德教育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稱,因為國際生的申請時間較早、課程體系選擇多樣(如A-Level、IB、SAT、AP、OSSD等)。此外,國際生的申請量低于高考生,競爭也相對較小。
專業方面,2024年香港八大開設的新專業,在人文社科、理工科、商科、藝術等領域均有涉及,尤其是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微電子、健康與醫療等理工科新設專業的力度加大。
香港高校新增專業跨學科交叉特色明顯。例如,香港高校的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相關碩士課程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與工學問題解決方案的結合。
香港大學2024屆新增的工程學理學碩士(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和2025屆即將新增的工程學理學碩士(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都關注人工智能技術與電子信息、自動化、機械工程等方面的交叉領域。同時,香港高校的商業分析、金融科技等相關碩士課程中,也會涉及機器學習類或人工智能類的學分課程。
若與英美澳加等留學目的地進行對比,會發現香港的留學費用相對適中。據啟德提供的數據,本科學制四年,非本地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一年至少需要20萬元左右。
授課型碩士學制一年,對于非本地學生,熱門商科專業如金融、會計的學費為35萬到40萬元,普通商科專業如市場營銷、管理等,學費為18萬到25萬元,理工類專業如計算機科學、工程等,學費為15萬到20萬元,社科類專業如傳媒、教育等,學費為10萬到18萬元。
2024/2025學年,香港八所公立大學中有五所大學將調高非本地生學費,增幅最高約一成,其中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的非本地生學費,將由每年14.5萬港元增至16萬港元。
不過,香港本地生學費自1997年以來一直維持不變,八所大學的本地生學費均為每年4.2萬港元。從全球發達地區來看,香港本地學生的大學學費亦處于較低水平。
非本地生在香港完成本科或以上學歷后,可以無條件申請兩年的IANG簽注,以便留在香港就業。香港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月薪中位數為兩萬港元。
按行業劃分,金融及保險(3.98萬港元)、進出口貿易及批發(2.45萬港元)就業人員的月薪中位數位居前兩位。按教育程度劃分,香港高等教育的學位課程畢業生的月薪中位數為3.5萬港元。
獵聘數據顯示,在2023年香港地區人才需求行業分布中,IT互聯網游戲(23.86%)、金融(18.69%)和專業服務(12.57%)的需求占比排名前三;在香港企業對崗位類型的需求中,財務審計稅務(8.93%)、行政后勤秘書(7.12%)和運維技術支持(5.69%)位居前三。此外,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增速最高,達226%。
香港大學《2023本科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工商業(45.7%)是該校學生的最大就業部門,其次是社區、社會和個人服務(23.3%),平均月薪達31982港元。
非本地的本科畢業生就業與深造的占比分別為48.7%與44.8%;排名前三的就業地分別為中國香港(73.7%)、中國內地(4.5%)、英國(3%);深造目的地首選中國香港(44.8%)、其次是美國(20.9%)、英國(17.4%)。
香港理工大學《2023本科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82.4%的本科畢業生直接就業,8.8%繼續深造,畢業生平均月薪達24017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