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聞記者 | 范易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9月6日上午9點,兩趟首發列車G9505次和G9508次同時從杭州西站和溫州北站開出,分別駛向溫州和杭州方向,標志著杭州至義烏至溫州高鐵(以下簡稱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加速。
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六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首次公布了長三角十項實事項目清單。其中,第一項便是“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具體內容為:在長三角地區新增建成鐵路里程660公里,杭溫鐵路、池黃高鐵等建成通車,滬蘇湖鐵路力爭通車,通蘇嘉甬鐵路、滬蘇嘉城際、滁寧城際等項目加快建設。
現在,“軌道上的長三角”又添“新員”。杭溫高鐵的開通,不僅讓溫州跟杭州之間的單程所需時間縮短了一個多小時,拉近了溫州與長三角核心區的時空距離,也把沿途的金華東陽、磐安、浦江,臺州仙居等縣市帶入了高鐵時代,浙江陸域“1小時交通圈”填補上了又一塊重要拼圖。
杭溫高鐵自杭州市桐廬東站引出,途經金華市、臺州市、溫州市,引入溫州北站,正線全長27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桐廬東、浦江、義烏、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溫州北、溫州南等9座車站,其中浦江、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為新建車站,桐廬東、義烏、溫州北、溫州南為改擴建車站。


界面新聞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杭溫高鐵開通運營初期,將按照日常線、高峰線安排旅客列車開行,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38列,杭州西至義烏、溫州北分別最快34分鐘、87分鐘可達。未來,鐵路部門將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流變化,靈活動態調整列車開行方案,更好地滿足沿線群眾出行需要。


作為長三角鐵路運輸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杭溫高鐵在線位布局上對于浙江“鐵三角”中的杭州、溫州兩地來說意義重大。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杭溫高鐵總體負責人王維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線路在桐廬東與合杭高鐵銜接,在義烏與滬昆高鐵連接,形成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北、皖北、皖中等地區與浙江東南沿海的高速鐵路運輸通道。
線路在溫州通過杭深鐵路實現與海西、粵東地區的溝通,對于加強區域間的協作,提高鐵路運輸通道的運輸質量,強化京津冀、長三角、杭州都市圈、金義都市圈和溫州都市圈等眾多城市集群的聯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溫州地處東南沿海,在改革開放前三十年,杭甬溫“鐵三角”撐起浙江這塊市場經濟熱土。但溫州由于區位所限,處于長三角地區最南端,相對邊緣的位置,要真正融入區域發展大局,面臨一定的挑戰。
浙江交通集團軌道部總經理張奕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溫州經由杭溫高鐵北可接合杭高鐵、滬昆高鐵、寧杭高鐵前往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南可通過杭深高鐵經由沿海大通道前往福州、廈門等地,杭溫高鐵的開通,優化了長三角最南端溫州與杭州、南京、上海、合肥等中心城市之間的聯系。
更為重要的是,杭溫高鐵建成通車后,打造了長三角區域南下聯通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又一便捷通道,推動了沿海、沿江區域間協作發展,對于聯通長江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重要戰略紐帶意義。
近年來,溫州高鐵建設進程不斷加快,2009年杭深鐵路甬臺溫段建成通車,2015年新金溫鐵路建成通車。隨著杭溫高鐵通車運營,溫州地區鐵路總里程將達380公里左右,已初步建成多方向的輻射狀鐵路交通樞紐。
溫州市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中心主任包秀明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杭溫高鐵作為溫州市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極大地提升了溫州與長三角城市群的互聯互通水平。從長遠來看,鐵路線網的完善將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流動,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溫州與核心城市群之間的交流協作和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區域競爭力。
當前,溫州正全力沖刺萬億級生產總值、千萬級常住人口的“雙萬”城市。今年上半年,溫州GDP超過大連,已經站到候補萬億城市第二名的位置,且增速增量快于第一名的唐山。隨著杭溫高鐵的開通,溫州有望在2025年成為全國第27個萬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