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當AI大模型遇上醫療健康產業,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9月6日,在由界面新聞主辦的2024 REAL科技大會上,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大健康事業群組總裁何明科發表了名為《大模型,道“生”“醫”》的主題演講。他指出,AI逐漸演變成生成式AI并加速與醫療健康產業結合,助力解決行業“不可能三角”,并連接三位分離的行業主體,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何明科指出,AI正從信息、能量、物質三個層面改變世界:各種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已大大改變對信息的分析、吸收及產出,至于能量、物質,未來的具身智能或將賦能各行各業。
談及醫療健康行業,他指出,這就是為年輕活力而生的行業,任何人無論是生活好了還是功成名就了,最希望活得長和活得健康。也因此,古今中外,這個行業都在擁抱最熱的錢、最好的人以及最新的技術。無論是古代的秦皇漢武熱衷“煉丹”,還是當今馬斯克、貝索斯、比爾蓋茨投資生物科技、抗衰老,無不印證了這一點。近年來,醫療市場持續擴大,行業增速每年6%以上,雖沒有爆發式增長,但卻是“長坡厚雪”,始終保持增長。
何明科表示,AI正在慢慢滲透醫療健康領域,譬如AI與醫療設備結合,譬如醫療影像、可穿戴設備,無論在醫院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滲透率都比較高,改變了當下的醫療實踐和醫療健康水平;另外AI制藥發展更是如火如荼,加速新藥開發。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百度健康正用兩種新質生產力——互聯網和AI大模型深度賦能醫療健康行業。何明科指出,醫療行業存在兩大難點:首先,存在“不可能三角”,即醫療服務高質量、低成本、高效率難以兼得,達成平衡;其次,行業主體三位分離,即消費者(患者)、決策者(醫生)、付費者(醫保)是三個不同的主體,難以將三者利益統一。
為此,百度健康除了過數字技術連接行業的三個主體外,也通過AI深度參與到數智化研發、臨床實驗、營銷環節中,解決行業的結構性難題,從而助力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
基于百度靈醫大模型,百度健康已開發了多款AI應用(Agent智能體)服務藥企、醫院、患者、保險公司等行業主體。何明科將其總結為三方面:其一,新科普,用AI+互聯網實現實現更高效的檢索、更精準的匹配、更智能的交互;其二,普惠醫療,譬如用AI智慧門診、CDSS等創新應用助力國家分級診療;其三,醫藥和醫保創新,用AI賦能新藥研發和醫保服務。
何明科指出,隨著新藥研發成本的遞增,及醫保控費等對行業的影響,單家藥企的盈利周期相應縮短,這會產生老百姓看病貴和藥企要賺錢的矛盾,AI技術是解決該矛盾的重要途徑。
據悉,研發一款新藥15%以上的成本都要花在患者招募上面,AI技術則可以幫助藥企快速找到合適的患者群體。何明科透露,基于AI技術,百度健康已成為中國前三大臨床實驗招募平臺。
“我們通過Agent應用和患者溝通,搜集各種病歷和報告信息進行精準匹配,再填寫監管方要求的各種復雜文檔,大大提高效率;也讓一些‘無藥可醫’的患者得到免費救治。”何明科指出,截至目前,百度健康已通過AI覆蓋了超2400個臨床入組項目,為超10萬患者提供了入組機會。
最后是醫保,他表示,目前百度健康也在研發相關應用,“通過大模型讓患者、藥企、保險能簡單地查詢到精準信息,知道每款藥什么時候能夠報銷、多少比例”。他認為,這對整個行業大有價值:其一,幫藥企拓展院外市場、夯實學術推廣外;其二,助力保險側精準理賠或常規工作流提效;其三,幫患者在了解費用情況的基礎上精準管理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