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失業兩年后,我重新過上了租房生活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失業兩年后,我重新過上了租房生活

生命向往野蠻生長。

文|波浪線商業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個賣慘的故事,那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中年人的租房生活,也可以很好玩。

01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大漢首席網紅、草鞋主播、屢戰屢敗劉跑跑、皇叔——劉備正面對一畝菜園發愁,“草盛豆苗稀”,一看就不是會種地的人。

劉備回想起自己漂泊半生,年近四旬,上不能為國除賊,下沒有安身立命之所。頂頭上司曹操經常來串門,而他喜好人妻的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劉備每天假裝種菜,實為看家,不敢有一刻松懈。

一天曹操約劉備喝酒,酒過三巡,曹操半醉半醒地說“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爾。”前半段含含糊糊的,劉備一句也沒聽見,只聽見最后兩個字,嚇得碗筷掉了一地。

兩人都沒有想到,一句酒后戲言竟一語成謁。十年之后(209年),劉備與東吳聯軍在赤壁一舉擊敗曹操。又過了十年(219年),劉備率軍在漢中再一次擊敗曹操大軍,斬殺曹魏征西一號位夏侯淵。

從此,劉備自封為漢中王,達到實力巔峰,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形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年40歲的我,也像劉備一樣,在都城租下一處院子,開啟人生下半場。

園子接近300平米,有菜地幾壟,花園一片,茶房一間,雞窩一座,還有一個廢棄的兒童泳池。上一任租客在園子里養了9只雞,走的時候帶去3只,剩下6只就歸我了。

種菜我不愁。現在是初秋,不是種菜的好季節。加上菜地里長滿雜草,倒也省事,通通拔掉就行。上周末,朋友過來幫忙一起收拾,拿著手機拍照,逐一確認雜草中的各種香葉身份,比如迷迭香、羅勒、薄荷等。他們一會驚呼“這里有顆西紅柿”,一會喊道“這茄子還能吃嗎”,一會又說:這盤在地上的黃色東西是什么?南瓜嗎?媳婦丟下鐮刀跑過去鑒定:一根老掉的黃瓜。

全場哄笑。

我苦于管理的是這6只雞。

它們是四公兩母,蘆花雞和白雞各占一半。其中一只公蘆花雞個頭最大,撲棱起來能飛出1米多遠。明顯也是最聰明,在雞群里很有號召力,經常帶著隊伍在院里頭溜達。但它也最難管理。果然雞場似職場。

出于雞道主義的關懷,每次回院子,我都會把它們放出來溜達。第一頓在小院吃飯,家里椅子不夠,我端著一碗西紅柿打鹵面去院子里吃,溜達的小雞們就追過來要吃的,“咕咕咕”地像是小孩子撒嬌。我碗里的面,就被它們分走了半碗。

看著溜達雞快樂,我也很快樂。但每天傍晚把它們趕回雞籠,是個痛苦的技術活。

它們的雞籠在院角,但沒有門,想讓它們出入,就必須使出牛勁,把兩個鐵籠子扳出縫來。我覺得不合理,加上頂部防雨用的是塑料布+雜物,看起來不夠規整,索性動手改造了:斥資70元買了彩鋼板防雨,從側面開了道門。

這么一整,雞籠確實升級了,但雞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每次太陽落山,我把它們趕到雞籠附近,但不管我怎么指引,它們都不會繞到側面去。那只大蘆花公雞還是個暴脾氣,好幾次,到附近溜達一圈,找不到以前的縫,氣得對著雞籠使勁啄,還是進不去,咕咕咕叫著就跑開了,感覺是在罵罵咧咧,而且罵的話應該很臟。

最費勁的一次,它生氣了,我也生氣了。

它進不去,我抓不到。一人一雞,在院子里上演雞飛人跳。我氣急了,把捕魚網子扔向他,放狠話:今天抓到就燉了吃。它被堵到雞籠附近,氣急了,站在雞籠前一掂量,展翅,直接飛上,再展翅,居然上了墻頭,繼續"咕咕咕",罵罵咧咧。而鄰居家的狗,汪汪地附和著,像極了不同公司的員工,互相在罵自己的領導。

對峙進入僵局。

這樣的劇情,我本來以為要等到我那個叛逆的兒子進入青春期才上演。沒想到,大蘆花公雞先使上了。

好在,我們都冷靜了下來。我暫時停止行動,怕它真的飛出去,再也不回來。它反復溜達,甚至跑到隔壁院子的門頭上,但墻太高,估計沒找到類似雞籠這樣的"墊",也沒真跳。

過了好大一會兒,也許它累了,也許它恐懼外面未知的世界,也許它留戀自己的窩和親人。最終,它還是從院墻飛下來,被我順利抓回雞籠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有風險和未知。在翅膀不夠硬的時候,它選擇了認慫。大概很多打工人也在這樣茍著吧。

02

院子轉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手。

第一任租戶是來自北京四中的老師夫婦,他們把院子收拾很好,做了有假山水的養魚池,做了小小的游泳池,開辟了一處花園,安裝了自動澆水系統,開墾了菜地,修建了茶房,一切都井井有條。

“當時的花園可漂亮了,好多人來拍照”,房東武哥說,“他們本來想在這養老,但是住了幾年后,跟子女一塊兒出國了。”

第二任租戶是從國外來北京的異國戀夫婦,有個6歲的小女兒。女主人是中國人,熱情開朗,他們接手后,刷了墻壁和門,裝上了美式風格的窗簾,還在女兒臥室放了上下鋪,整個房子的"村味兒"就去掉了許多。

為了讓小女兒知道雞是怎么出生的,她還用雞蛋孵出來一窩小雞,每只都起好名字,這便是院中留給我的那些雞了。在院里除雜草的時候,我還撿到不少手寫的標簽,蘆筍、球生菜、秋葵……

這些熱愛生活的痕跡,讓整個院子變得可愛起來。雖然,這處院子只是我的工作室,以及節假日遛娃的度假屋,但我相信被用心打理過的場所,也是有氣運在里頭的。

隔壁院子也是租戶,在這里住了一年多。他是一名導演,平常在院里經營著小酒館,只招待熟悉的朋友。

看著他停在門口的皮卡和摩托車,也都是我喜歡的,這個朋友可以交下。于是,互相留下聯系方式,也跟媳婦報了備——我要找一天去小酒館喝酒了。

這個村子里不算大,總共有50多戶,村道打掃得很干凈。進村一周,我也沒在村頭見過三五成群的老人聊天。這跟我以為的"村里沒有秘密"好像不太一樣。

但很快我就闖進了村里的信息中心:快遞驛站。

它同時也是村里唯一的小賣店。去取快遞時,我驚訝的發現,看攤的大姨不用問,就知道哪一堆是我家的,還三言兩語就展現出對我前幾任租客的了解。

“哎,你怎么沒有騎電動三輪來啊?”

“我沒有電動三輪啊。”

“哦,原來那老太太有一個電動三輪,后來出國帶不走,就留給老外了。可能她們騎走了,沒有留給你。”

我的天的,這信息,比我掌握的全多了。

慢慢地,我發現村里人自有一套收集信息的方式。來幫忙除草的大姐,會關心我們是哪個行業的,發問的同時還會加上一句"方便說嗎";來裝網絡的大哥,會關心我們幾口人。當然,村里人也會主動談起自己的信息,除草大姐系統介紹了她的家庭人員,兒子媳婦在順義住,8歲的孫女漂亮又孝順,換煤氣罐的大姐最近沒法上門,因為家里有人生病了,最近都在醫院。

剛開始我多少有點不適應。我從小住的就是樓房,沒有這種院子、村里的生活經驗。從我的父母那一輩開始,我家就不打聽別人家的事,保持私密性,似乎會更有安全感。而我現在在城里住的小區,如果不是社牛的媳婦主動交上朋友,我可能也只能記住同樓層的幾張面孔。

但后來我發現,村里這些人打聽消息,也沒什么惡意。好像只是一種共享的習慣。

還有很多信息,是可以靠觀察得來的。

城里的房子從外面看都是一樣的,但房子里面千差萬別,外人也很難知道。但在農村,誰家的房子高,誰家的院子好,誰家門口的車更高級,都是顯而易見的。

就像我們院子東邊,有一處深宅大院,從大門的花圃到高墻的排水管,無處不顯示著高級。我和媳婦路過時,一邊嘖嘖贊嘆,一邊好奇這里面住的什么人,是不是村里的首富。

你看,這不就是入鄉隨俗了。

03

另一種入鄉隨俗,出現在村里的早市上。

上一任熱情租戶在交接的時候,專門開車帶我媳婦去了早市,甚至還告訴了她哪家攤位的土雞蛋正宗。這里還可以宰殺活雞活鴨,"不想養雞的時候就可以帶到早市來殺了"。

我們還沒殺雞,但早市已經成為我媳婦的新寵。5塊錢一堆的秋黃瓜、2塊錢一堆的辣椒、3塊錢一堆的絲瓜……全是附近農戶自己種的。好處是新鮮,壞處是一個季節只有固定這幾樣。

特別是辣椒。

媳婦是湖南人,在早市上見到新鮮辣椒,就忍不住買回來。結果,那天朋友過來幫忙給小院除草,在雜草堆里發現幾株辣椒,綠的紅的,摘了滿滿一兜子。最后,只能強行塞給朋友一半。

這樣的土菜,確實鮮美。媳婦那天燒了酸辣魚湯,放了辣椒,又從院里揪了把薄荷丟進去,湯的鮮美清香馬上提升了一個檔期。

早市門口,還有最樸素的商業競爭。

唯二的兩家早餐攤,就在馬路兩側。一家賣煎餅果子,一家主要賣雞蛋灌餅。兩家我都吃過,說實話,都不錯,但第二家的灌餅,相比城里,多了一道烤的環節,有我喜歡的焦香味道。可能大家都這么香,大部分時候,灌餅大姐的生意要更好,排隊人更多。

煎餅大姐選擇從時長方面補足劣勢,把早餐攤變成全天經營的,有幾次我中午才回村,早市門口空蕩蕩,只剩煎餅大姐在堅守。

手藝實在比不過的時候,卷勤奮也能找到生路。

行動可能是驅散焦慮最有效的方式。最近忙著收拾小院,我曬黑了不少,但在村里,我找到了更舒服的狀態。有工作的時候,我專注工作。休息的時候,我就走到院里,掃地,喝茶,割草,或者看雞溜達。

今天傍晚,北京下起小雨,我就把電腦搬到院子的傘下,聽雨,喝茶,感受秋意涼爽。

在院里,我學會了心態放緩,慢慢干活。因為,只要你能干活,就有干不完的活,特別是在院子里。陶淵明當年也是如此,"晨星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結果還不是"草盛豆苗稀"。

而最近幾天跟朋友聊天也發現,好幾個朋友也選擇在院子里工作,比如搭直播間、做電商等等。這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有些工作,確實是可以回到農村來做的。這里有價格更低的場地、更低的生活成本。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所貢獻的租金,能增加農戶的收入,間接對鄉村振興起到作用。比如我的房東,因為前幾年出過車禍,身體受損,無法外出工作。房租,能為他增加一重生活保障。

逛早市的時候,我經常能看到特征明顯的"城里人"。有人穿著瑜伽服跑步,有人皮膚白皙抱著寵物狗。從外貌判斷,多少有些武斷,但我相信多元總是好的,住在鄉村的人群越豐富,這片土地也就越活躍。

同樣的錢,在城里,我或許只能租下一間幾平米、沒有窗戶的共享辦公室。但在村里,我擁有陽光、天空、樹林、風、菜園和雞群。這里沒有外賣,但我一頓只需要幾塊錢就能把肚子填飽。

一天回城路上,媳婦問我:“為什么年齡大的人,慢慢向往田園生活?”

我想,或許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向往自由的。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失業兩年后,我重新過上了租房生活

生命向往野蠻生長。

文|波浪線商業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個賣慘的故事,那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中年人的租房生活,也可以很好玩。

01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大漢首席網紅、草鞋主播、屢戰屢敗劉跑跑、皇叔——劉備正面對一畝菜園發愁,“草盛豆苗稀”,一看就不是會種地的人。

劉備回想起自己漂泊半生,年近四旬,上不能為國除賊,下沒有安身立命之所。頂頭上司曹操經常來串門,而他喜好人妻的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劉備每天假裝種菜,實為看家,不敢有一刻松懈。

一天曹操約劉備喝酒,酒過三巡,曹操半醉半醒地說“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爾。”前半段含含糊糊的,劉備一句也沒聽見,只聽見最后兩個字,嚇得碗筷掉了一地。

兩人都沒有想到,一句酒后戲言竟一語成謁。十年之后(209年),劉備與東吳聯軍在赤壁一舉擊敗曹操。又過了十年(219年),劉備率軍在漢中再一次擊敗曹操大軍,斬殺曹魏征西一號位夏侯淵。

從此,劉備自封為漢中王,達到實力巔峰,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形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年40歲的我,也像劉備一樣,在都城租下一處院子,開啟人生下半場。

園子接近300平米,有菜地幾壟,花園一片,茶房一間,雞窩一座,還有一個廢棄的兒童泳池。上一任租客在園子里養了9只雞,走的時候帶去3只,剩下6只就歸我了。

種菜我不愁。現在是初秋,不是種菜的好季節。加上菜地里長滿雜草,倒也省事,通通拔掉就行。上周末,朋友過來幫忙一起收拾,拿著手機拍照,逐一確認雜草中的各種香葉身份,比如迷迭香、羅勒、薄荷等。他們一會驚呼“這里有顆西紅柿”,一會喊道“這茄子還能吃嗎”,一會又說:這盤在地上的黃色東西是什么?南瓜嗎?媳婦丟下鐮刀跑過去鑒定:一根老掉的黃瓜。

全場哄笑。

我苦于管理的是這6只雞。

它們是四公兩母,蘆花雞和白雞各占一半。其中一只公蘆花雞個頭最大,撲棱起來能飛出1米多遠。明顯也是最聰明,在雞群里很有號召力,經常帶著隊伍在院里頭溜達。但它也最難管理。果然雞場似職場。

出于雞道主義的關懷,每次回院子,我都會把它們放出來溜達。第一頓在小院吃飯,家里椅子不夠,我端著一碗西紅柿打鹵面去院子里吃,溜達的小雞們就追過來要吃的,“咕咕咕”地像是小孩子撒嬌。我碗里的面,就被它們分走了半碗。

看著溜達雞快樂,我也很快樂。但每天傍晚把它們趕回雞籠,是個痛苦的技術活。

它們的雞籠在院角,但沒有門,想讓它們出入,就必須使出牛勁,把兩個鐵籠子扳出縫來。我覺得不合理,加上頂部防雨用的是塑料布+雜物,看起來不夠規整,索性動手改造了:斥資70元買了彩鋼板防雨,從側面開了道門。

這么一整,雞籠確實升級了,但雞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每次太陽落山,我把它們趕到雞籠附近,但不管我怎么指引,它們都不會繞到側面去。那只大蘆花公雞還是個暴脾氣,好幾次,到附近溜達一圈,找不到以前的縫,氣得對著雞籠使勁啄,還是進不去,咕咕咕叫著就跑開了,感覺是在罵罵咧咧,而且罵的話應該很臟。

最費勁的一次,它生氣了,我也生氣了。

它進不去,我抓不到。一人一雞,在院子里上演雞飛人跳。我氣急了,把捕魚網子扔向他,放狠話:今天抓到就燉了吃。它被堵到雞籠附近,氣急了,站在雞籠前一掂量,展翅,直接飛上,再展翅,居然上了墻頭,繼續"咕咕咕",罵罵咧咧。而鄰居家的狗,汪汪地附和著,像極了不同公司的員工,互相在罵自己的領導。

對峙進入僵局。

這樣的劇情,我本來以為要等到我那個叛逆的兒子進入青春期才上演。沒想到,大蘆花公雞先使上了。

好在,我們都冷靜了下來。我暫時停止行動,怕它真的飛出去,再也不回來。它反復溜達,甚至跑到隔壁院子的門頭上,但墻太高,估計沒找到類似雞籠這樣的"墊",也沒真跳。

過了好大一會兒,也許它累了,也許它恐懼外面未知的世界,也許它留戀自己的窩和親人。最終,它還是從院墻飛下來,被我順利抓回雞籠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有風險和未知。在翅膀不夠硬的時候,它選擇了認慫。大概很多打工人也在這樣茍著吧。

02

院子轉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手。

第一任租戶是來自北京四中的老師夫婦,他們把院子收拾很好,做了有假山水的養魚池,做了小小的游泳池,開辟了一處花園,安裝了自動澆水系統,開墾了菜地,修建了茶房,一切都井井有條。

“當時的花園可漂亮了,好多人來拍照”,房東武哥說,“他們本來想在這養老,但是住了幾年后,跟子女一塊兒出國了。”

第二任租戶是從國外來北京的異國戀夫婦,有個6歲的小女兒。女主人是中國人,熱情開朗,他們接手后,刷了墻壁和門,裝上了美式風格的窗簾,還在女兒臥室放了上下鋪,整個房子的"村味兒"就去掉了許多。

為了讓小女兒知道雞是怎么出生的,她還用雞蛋孵出來一窩小雞,每只都起好名字,這便是院中留給我的那些雞了。在院里除雜草的時候,我還撿到不少手寫的標簽,蘆筍、球生菜、秋葵……

這些熱愛生活的痕跡,讓整個院子變得可愛起來。雖然,這處院子只是我的工作室,以及節假日遛娃的度假屋,但我相信被用心打理過的場所,也是有氣運在里頭的。

隔壁院子也是租戶,在這里住了一年多。他是一名導演,平常在院里經營著小酒館,只招待熟悉的朋友。

看著他停在門口的皮卡和摩托車,也都是我喜歡的,這個朋友可以交下。于是,互相留下聯系方式,也跟媳婦報了備——我要找一天去小酒館喝酒了。

這個村子里不算大,總共有50多戶,村道打掃得很干凈。進村一周,我也沒在村頭見過三五成群的老人聊天。這跟我以為的"村里沒有秘密"好像不太一樣。

但很快我就闖進了村里的信息中心:快遞驛站。

它同時也是村里唯一的小賣店。去取快遞時,我驚訝的發現,看攤的大姨不用問,就知道哪一堆是我家的,還三言兩語就展現出對我前幾任租客的了解。

“哎,你怎么沒有騎電動三輪來啊?”

“我沒有電動三輪啊。”

“哦,原來那老太太有一個電動三輪,后來出國帶不走,就留給老外了。可能她們騎走了,沒有留給你。”

我的天的,這信息,比我掌握的全多了。

慢慢地,我發現村里人自有一套收集信息的方式。來幫忙除草的大姐,會關心我們是哪個行業的,發問的同時還會加上一句"方便說嗎";來裝網絡的大哥,會關心我們幾口人。當然,村里人也會主動談起自己的信息,除草大姐系統介紹了她的家庭人員,兒子媳婦在順義住,8歲的孫女漂亮又孝順,換煤氣罐的大姐最近沒法上門,因為家里有人生病了,最近都在醫院。

剛開始我多少有點不適應。我從小住的就是樓房,沒有這種院子、村里的生活經驗。從我的父母那一輩開始,我家就不打聽別人家的事,保持私密性,似乎會更有安全感。而我現在在城里住的小區,如果不是社牛的媳婦主動交上朋友,我可能也只能記住同樓層的幾張面孔。

但后來我發現,村里這些人打聽消息,也沒什么惡意。好像只是一種共享的習慣。

還有很多信息,是可以靠觀察得來的。

城里的房子從外面看都是一樣的,但房子里面千差萬別,外人也很難知道。但在農村,誰家的房子高,誰家的院子好,誰家門口的車更高級,都是顯而易見的。

就像我們院子東邊,有一處深宅大院,從大門的花圃到高墻的排水管,無處不顯示著高級。我和媳婦路過時,一邊嘖嘖贊嘆,一邊好奇這里面住的什么人,是不是村里的首富。

你看,這不就是入鄉隨俗了。

03

另一種入鄉隨俗,出現在村里的早市上。

上一任熱情租戶在交接的時候,專門開車帶我媳婦去了早市,甚至還告訴了她哪家攤位的土雞蛋正宗。這里還可以宰殺活雞活鴨,"不想養雞的時候就可以帶到早市來殺了"。

我們還沒殺雞,但早市已經成為我媳婦的新寵。5塊錢一堆的秋黃瓜、2塊錢一堆的辣椒、3塊錢一堆的絲瓜……全是附近農戶自己種的。好處是新鮮,壞處是一個季節只有固定這幾樣。

特別是辣椒。

媳婦是湖南人,在早市上見到新鮮辣椒,就忍不住買回來。結果,那天朋友過來幫忙給小院除草,在雜草堆里發現幾株辣椒,綠的紅的,摘了滿滿一兜子。最后,只能強行塞給朋友一半。

這樣的土菜,確實鮮美。媳婦那天燒了酸辣魚湯,放了辣椒,又從院里揪了把薄荷丟進去,湯的鮮美清香馬上提升了一個檔期。

早市門口,還有最樸素的商業競爭。

唯二的兩家早餐攤,就在馬路兩側。一家賣煎餅果子,一家主要賣雞蛋灌餅。兩家我都吃過,說實話,都不錯,但第二家的灌餅,相比城里,多了一道烤的環節,有我喜歡的焦香味道。可能大家都這么香,大部分時候,灌餅大姐的生意要更好,排隊人更多。

煎餅大姐選擇從時長方面補足劣勢,把早餐攤變成全天經營的,有幾次我中午才回村,早市門口空蕩蕩,只剩煎餅大姐在堅守。

手藝實在比不過的時候,卷勤奮也能找到生路。

行動可能是驅散焦慮最有效的方式。最近忙著收拾小院,我曬黑了不少,但在村里,我找到了更舒服的狀態。有工作的時候,我專注工作。休息的時候,我就走到院里,掃地,喝茶,割草,或者看雞溜達。

今天傍晚,北京下起小雨,我就把電腦搬到院子的傘下,聽雨,喝茶,感受秋意涼爽。

在院里,我學會了心態放緩,慢慢干活。因為,只要你能干活,就有干不完的活,特別是在院子里。陶淵明當年也是如此,"晨星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結果還不是"草盛豆苗稀"。

而最近幾天跟朋友聊天也發現,好幾個朋友也選擇在院子里工作,比如搭直播間、做電商等等。這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有些工作,確實是可以回到農村來做的。這里有價格更低的場地、更低的生活成本。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所貢獻的租金,能增加農戶的收入,間接對鄉村振興起到作用。比如我的房東,因為前幾年出過車禍,身體受損,無法外出工作。房租,能為他增加一重生活保障。

逛早市的時候,我經常能看到特征明顯的"城里人"。有人穿著瑜伽服跑步,有人皮膚白皙抱著寵物狗。從外貌判斷,多少有些武斷,但我相信多元總是好的,住在鄉村的人群越豐富,這片土地也就越活躍。

同樣的錢,在城里,我或許只能租下一間幾平米、沒有窗戶的共享辦公室。但在村里,我擁有陽光、天空、樹林、風、菜園和雞群。這里沒有外賣,但我一頓只需要幾塊錢就能把肚子填飽。

一天回城路上,媳婦問我:“為什么年齡大的人,慢慢向往田園生活?”

我想,或許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向往自由的。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冀州市| 南和县| 临桂县| 綦江县| 察哈| 南部县| 都江堰市| 定南县| 商河县| 临安市| 马山县| 神农架林区| 赤城县| 分宜县| 白城市| 金山区| 基隆市| 孝感市| 杭锦后旗| 虎林市| 贵德县| 永修县| 峨眉山市| 石家庄市| 杂多县| 天长市| 潼关县| 邹平县| 敦煌市| 江山市| 泾川县| 城市| 葫芦岛市| 铜川市| 金华市| 罗城| 昌黎县| 乐清市| 抚松县|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