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不僅晶硅主產業鏈企業,光伏輔材商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9月5日,界面新聞獲悉,中信博(688408.SH)巴西智能生產基地正式剪彩揭幕。該生產基地是該公司第六座生產基地,也是其第三座海外生產基地。
據中信博介紹,巴西智能生產基地位于巴伊亞州,總占地超10000㎡,年規劃產能3 GW,將進行本地化光伏跟蹤支架生產及供應,產品將輻射巴西及拉美地區市場。
中信博的巴西項目于去年10月公告,彼時稱總投資額不超4.3億元。中信博認為,該項目將進一步完善拉美市場海外區域總部+服務中心+本地化生產基地的屬地化布局,提升拉美地區項目交付效率及本地化服務能力,為拉美市場提供有力支撐等。
目前,中信博在拉美當地累計出貨量超4 GW、2023年出貨量位列該地區前五。同時該公司稱,于今年陸續簽署巴西468 MW和160 MW、阿根廷236 MW以及智利、哥倫比亞等多個項目。
除巴西巴伊亞外,中信博已于中國常州、繁昌、宿松,印度古吉拉特、沙特吉達布局生產基地,跟蹤支架年交付產能超30 GW。
中信博是光伏跟蹤支架系統、固定支架系統及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產品制造商。
光伏支架是指根據光伏發電系統建設的具體地理位置、氣候及太陽能資源條件,將光伏組件以一定的朝向和角度排列并固定間距的支撐結構。其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輔材,性能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及投資收益。
據伍德麥肯茲發布的《Global solar PV tracker market share report2024》報告顯示,中信博2023年度跟蹤支架系統出貨量全球市占率達9%,位列全球第五,是全球排名前五中唯一的中國企業。
上半年,光伏主產業鏈價格低迷、企業虧損不斷,但作為輔材商的中信博業績并沒有收到影響,反而隨著終端需求的旺盛而表現亮眼。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期內,中信博是業內凈利同比增速最高的企業。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76億,同比增長75.73%;歸母凈利潤收入2.31億,同比增長135.86%。
上半年,中信博跟蹤支架交付達5.89 GW,同比增長363.58%。截至6月末,中信博在手訂單約66.69億元,其中跟蹤支架約55.49億元,固定支架約10.73億元,其它約0.47億元。
半年報顯示,中信博現已在中國、印度、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智利、巴西、越南和阿根廷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或市場服務中心。
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中信博的營收主力軍。上半年,該公司境外項目收入27.17億元,占總收入比重約八成。
中信博表示,上半年,海外中東、印度等市場光伏電站開工率同比提升,因海外交付多為跟蹤支架使公司交付產品結構優化,疊加公司降本及市場開拓等戰略布局逐步落地,光伏支架系統毛利率穩步提升。報告期內,其支架業務綜合毛利率19.75%,同比增長3.35個百分點。
今年4月,中信博與沙特工業城市和技術區管理局(MODON)簽訂土地租賃協議,籌劃建設沙特本地化產能。沙特工廠設計產能3 GW,配套該公司全球供應鏈體系可在當地具備約10 GW交付能力,滿足當地及輻射周邊區域的項目交付需求。
6月,中信博董事長蔡浩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印度、中東和中國是中信博的優勢市場,計劃未來重點在歐洲和拉美發力,同時也將考慮布局美國等市場。
“現在做全球市場,不是國際貿易,而是全球化。全球化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融進去’,為當地社會的研發、生產、制造、就業、社會責任做貢獻。融進去后,在一個區域競爭相對公平的環境下,就不會面臨更多貿易壁壘等問題。”蔡浩稱。
8月下旬以來,中信博股價持續上漲,累積漲幅近20%。截至9月5日收盤,中信博上漲0.58%,收于63.67元/股,總市值約1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