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這個夏天,《邊水往事》獲得了它理應獲得的成功。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向已經看遍風景略感疲憊的觀眾展示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異域空間——甚至連劇中的勃磨語都是創作團隊“自造”的一門語言;
也是因為其在足夠新鮮的同時,竟然還足夠精致。在這個倍速時代,讓人不忍跳過片頭片尾已經能充分說明《邊水往事》在風格化上的用心和成就。如此才能把“打工仔千里尋舅,三邊坡以身犯險”這樣一個聽來是普法現實主義的故事,用音樂、色彩和澎湃的創造力表達得如此迷人又驚人。
豆瓣評分8.3,斬獲貓眼網絡劇有效播放日榜冠軍8次,云合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18.9%,微博話題閱讀量超14億,抖音累計話題播放量超57億……劇集《邊水往事》掀起了“邊水熱”,似乎真讓人相信確實存在這么個地方。各方勢力互相傾軋,小人物在其中艱難求存,人性不斷被殘酷的外部世界異化。
這是一個看來距離現實生活頗為“遙遠”的故事,卻得到了大眾層面極為轟動的出圈效應。盡管三邊坡是虛構之地,但《邊水往事》卻觸發了真實的情感共鳴。觀眾討論的是打工人的境遇,是人在極端環境下的選擇,更是如何在利益和欲望侵蝕下保守本心。
如果說作為劇集暑期檔的最大贏家,《邊水往事》能給我們什么啟發,那就是活著就要冒險:在劇中是沈星的以身犯險,在劇外則是創作者的集體冒險。監制曹保平,導演及編劇算攜手曹保平導演創立的制作團隊標準映像,傾力打造了這一全新類型的劇集。
降本令人保守,保守令人失去更多。這個時代可能不像過去那樣狂飆突進了,但它仍是冒險家的樂園,只會雙倍嘉獎敢于冒險的人。
類型冒險,全網無代餐
所有冒險,都有一個“緣起”。《邊水往事》的誕生,源于總制片人毛楚瀟在18、19年發現的非虛構系列報道。監制曹保平讀后同樣感覺很興奮,雖然這個非虛構故事是單點視角無故事主線,但極致的人物關系非常適合改編。毛楚瀟與天才捕手計劃達成合作、拿下故事的影視授權后,開始劇集和電影的創作。后又找到有此類作品經驗的導演老算一拍即合,開啟了這次劇集《邊水往事》的創作冒險。
其中還有一個插曲:當時《開端》還沒有開拍,監制和總制片人看完算導作為青年導演的第一部獨立作品《瘋人院》及了解電影《芻狗》的創作后,堅定地相信他的才華足以將這個故事成功帶給觀眾。
但第一個問題就是,市面上找不到可以對標的作品。這意味著,創作者既失去了類型模式的輔助,也失去了觀眾的觀影預期——他們在做一個前人沒拍過、觀眾沒看過的全新劇集。
講好一個故事,劇本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糧草”。監制曹保平花了兩年時間與導演老算進行劇本創作,確定以沈星的主角命運貫穿全本。這中間的過程歷經多次推倒重建,每周的劇本會就像是一次小考,每一段人物關系和情節,都經過了監制、導演、編劇和總制片人的反復調整,算導甚至感覺像回到了學校上了一堂大師課。
創作團隊改變了原著散點式的游走與觀察,讓觀眾隨沈星的視角一步步進入達班、礦場、麻牛鎮、林場、賭場,就像觀眾自己在玩沙盤游戲。至此也確立了《邊水往事》與傳統懸疑劇和冒險劇的不同——類型突破在于視角切換和沉浸式代入感。
打造一部全新的風格化劇集注定面對比“行活兒”更多的磨合,所幸曹保平團隊與老算團隊融合很快,主要體現在分工明確、抓放得當。監制曹保平把關劇本打磨和演員選擇,但拍攝和剪輯都充分信任老算的審美和創意,給予算導及其團隊充分的創作自由。同樣出自北京電影學院的監制曹保平和導演算的關系既像“師生”也是朋友。這次《邊水往事》的誕生,更像是兩人創作理念的一種傳承和延續。
同時,制作過《涉過憤怒的?!贰读胰兆菩摹贰独蠲椎牟孪搿返臉藴视诚褡鳛椴軐Чぷ鞫嗄甑哪缓笾谱鲌F隊,與曹保平導演創辦的新制作廠牌煅影煉金影業一起,共同為項目的生發提供了堅實的后盾。煅影煉金發起的“新類型片計劃”和“新導演計劃”,不僅幫助類型片突破既定邊界,還持續扶持中國影視新生力量,幫助他們更好地被觀眾和市場接納,《邊水往事》正是在其孵化培育下成功地走入大眾視野。
硬糖君開篇提到《邊水往事》那個讓人不忍跳過的片頭,就是老算自己做的。片頭地圖的推進,充分體現了其敘事結構的地圖化、關卡化和單元化。老算也提到,劇集的人物構成參考了《荒野大鏢客2》、《GTA4》、《GTA5》,“我覺得游戲總是比影視劇快兩三年。他們的玩法、前瞻性,都比劇早很多?!?/p>
《邊水往事》的創作者從0開始構建敘事環境,這顯然是一種世界觀上的冒險。設定三邊坡這樣一個不存在的空間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觀眾信服。劇組甚至專門找來語言專家,創設人工語言“勃磨語”。由17個聲母、7個韻母構成,聲調采用現代漢語四聲調,口音和字形都極具地方特征。
說來也巧,“勃磨語”的創造者巖溫坎是主創團隊幾經輾轉才找到的“天選之人”。巖溫坎由于工作經歷對多國語言均有涉獵,同時還開過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對影視制作也并非門外漢。第一次和主創團隊溝通時,生怕大家看不懂的他制作了PPT、錄了講解視頻。當時大家就已經感到三邊坡是一門真實存在的語言,而他們只是學習者。
導演和巖溫坎的嚴謹,讓“勃磨語”超越了為劇集服務的工具意義,生發為真正意義上的語言創作。這在國內劇集市場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較真”和“營真”。巖溫坎甚至做了一個語言轉換包,輸入拼音即可轉換為勃磨語。劇中的大量標語和廣告牌,都是在嚴謹的語言體系下誕生的。如果說《邊水往事》讓觀眾產生了真實感,那么“勃磨語”必須記上一功。
環境營造上,《邊水往事》的創作者用力也很深。不用特別去看劇集物料,每個觀眾心里都會“拼貼”出自己的三邊坡。老算透露,三邊坡北部多是裸露的群山,少見綠蔭,人被曬得黢黑。那里的磨礦山養活了很多人的生計,也滋生罪惡;原始的林區的伐木場,因為蚊蟲多,人們都穿長衣長褲。
三邊坡是不存在的,但劇集的每一個片段都是現實主義的。觀眾對這個世界陌生又熟悉,是虛構空間里的寫實,是異域冒險中的落地。
創作冒險,人性裂隙透出的一點光
“來到三邊坡,努力就發財。”這張貫穿劇集始終的賭場招聘廣告,后來還一直夾在郭立民的賬簿里。每個人都帶著希望來到三邊坡,但離開時卻不一定滿載而歸,甚至會一無所有。
《邊水往事》表面上看最吸引觀眾的,是獵奇的人物命運。誰一朝得勢扭轉乾坤,誰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但從更深層次看,劇集挖掘的是人在極致環境里的搖擺,雖以不太漂亮的姿態“活著”甚至是“茍著”,但總能在人性裂隙之處透出些許微光。
它不是沈星一個人的金手指發跡史,而是構建了真正意義上的廣譜群像。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無一處是閑筆,無一人是純粹意義上的“惡”。劇集的小人物塑造是多維度的,讓人既哀其不幸,又無法站在道德高點怒其不爭。
有網友說沈星和郭立民,就是甄嬛和安陵容。雖不完全恰當,卻也道出了人物滑向深淵的岔路口。郭立民被貪念吞噬,看不到沈星對他的幫扶,自怨自艾淪為打手??墒?,就在他省吃儉用的記錄里,幾乎每頁都有“請星哥吃飯”的內容。許多觀眾忘不了,在沈星落難時郭立民送的那個小生日蛋糕。他是懂知恩圖報的人,只是在這個殘酷世界收到的善意太少。
王安全是疊碼仔,為了生活周旋在各色勢力之間。他的尊嚴被踐踏出賣,他的希望最后成為奢望,“條狗”終于被馴化為“一條狗”。在被郭立民質問時,在被沈星發現身上傷口時,你可以發現他神色的擰巴尷尬。一方面,他努力說服自己這是個利益交換的系統。另一方面,他又沒辦法對惡行無動于衷,無法真正在黑暗中自洽。
劉金翠的悲劇始于新娘中介,發跡是自己當上中介,悲劇則是準備金盆洗手時被報復。一朝人在三邊坡,一輩子都身不由己。她看過了太多女性悲劇,卻無法幫助她們和自己真正脫離。滿房間的漂亮衣服,或許只是為了遮掩心靈的瘡痍。
猜叔——但拓——沈星這一組人物關系最值得玩味。算導認為“沈星和猜叔、但拓的關系,其實就是他和三邊坡的關系,你會看到一個非常有曲折的弧線條”。三人互相影響,既是大佬和馬仔的鐵三角,也是教父和信仰者的鎖鏈。
在硬糖君看,沈星與猜叔的關系遠近,完全是由但拓對猜叔的親近疏離來決定的。和紅樓夢“晴為黛影”一樣,但拓也是沈星的影子。但拓是絕對理想主義的人,因此死在了猜叔的局中、做了棋子。沈星還留有對人性淡漠的審視,因此選擇“命就認一半”,倉皇逃離。
當但拓把護身的豺狼牙齒交給沈星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兄弟情義,更有生命意志的延續。但拓也許希望,沈星在另一個地方活出自己求而不得的那種人生吧。
表達冒險,不太“爽”的爽劇?
不走心的爽劇結局,男主當上三邊坡大佬成為人生贏家。走心的結局,男主選擇離開“沙盤”,去探索新的人生旅程?!哆吽隆返暮髣庞卸啻竽?,就是從收官禮到正式收官,觀眾一直在討論——沈星會不會再回到三邊坡?
這簡直是個有點哲學意味的命題。通常劇集結尾,創作者都會遵循類型慣性選擇較為明確的結局。偶像劇就是霸總抱起女主過上幸福生活,懸疑劇就是真相大白罪惡被揭發,男頻爽劇則是男主成為一方強者受萬人敬仰。但《邊水往事》的高妙之處,就在于把結局留給觀眾自己,達成“共創”。
其實,三邊坡一直都是那個三邊坡,它沒有變得更好或者更糟。無論是邏央還是鑾巴頌,誰當這個地區的話事人,都沒辦法改變大環境。變的只是沈星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跑邊水時和達班的兄弟一家親,到最后落得個人去樓空真干凈。
難題在于,是去滿足成功的幻想打造爽文,還是落地現實帶來更有溫度的思考?!哆吽隆返膭撟髡哌x擇了后者。正如算導受訪時所說:“人的命運和環境相遇的時候,你什么都不是。不要以為剛年輕出來,可以有一番作為,實際上只能隨波逐流,只能看著一個個人、事,在你面前泯滅。成長就是這么殘忍。你不要想用理想主義去撼動一個根深蒂固、刀耕火種的社會,你撼動不了?!?/p>
我們可以說《邊水》是一部不太爽的爽劇。逆襲只是創作者故布的疑陣,人物命運的急轉直下才是最終的落點。但拓之死,立民變瘋,蘭波染毒,達班寥落,沈星逃離,這一切的結局指向的是系統的崩毀。即便猜叔復起,他還是無法改變三邊坡,甚至在覺辛吞的眼里會變成下一個邏央。沈星的逃離,也因此有了悲劇化的文學力量。深淵不可久留,屠龍少年也沒法保證不變成惡龍。
結局猜叔裝醉看著沈星離開,也存在多義性的解讀空間。他是在哀嘆自己“父子情苦肉計”失敗,還是慶幸沈星選擇逃離呢?不管是猜叔老了心軟了,還是他依然在考驗沈星,這個結局都太值得反復玩味。
對于《邊水往事》的評價,大概也是一種冒險。饒是寫稿多年的硬糖君,也無法將它與既往出現的類型對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邊水》創作者走過的冒險之旅,未來還有更多的創作者跟著去走。
懸疑和冒險題材并沒有被“做死”,只要敢創新就能開發出新的敘事空間。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創作者對獨立表達的堅持。不屈從于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遵循內觀的理念帶給市場深邃的震撼。現實主義表達邊界被拓展的同時,創作者的勇氣也被更多人所看到。為好內容全力以赴,為新內容孤注一擲,才是我們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