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斑馬消費 陳曉京
年輕人不愛啃鴨脖子了?鹵味賽道的新一輪變化也正在上演。
早年被資本快速催熟的休閑鹵味,突然顯出了增長疲態。消費市場的疲軟、理性消費的回歸,都讓鹵味,逐漸還原到它原本的佐餐場景。
場景的切換,既是休閑鹵味企業轉型的良機,也是佐餐鹵味市場大洗牌的關鍵時期。
現階段,佐餐鹵味企業,普遍小而不強,尚沒有一個真正的全國性品牌。
或許,又一個鹵味大時代,正在到來。
收入齊降
中國鹵味江湖,絕味食品門店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盈利能力穩健,可終也抵擋不住消費疲軟的壓力。
8月最后一天,公司披露2024年上半年業績,營業收入33.40億元,同比下降9.73%。
“鴨脖一哥”的收入表現尚且如此,煌上煌、周黑鴨、紫燕食品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去。
上半年,煌上煌、周黑鴨和紫燕食品,收入同比分別下降7.63%、10.97%和4.59%;歸母凈利潤方面,煌上煌和周黑鴨更是大降25.59%和67.65%。
今年,對鹵味行業的一個重大利好是,主要原材料成本的下降。煌上煌在半年報里披露,15種肉制品原材料采購價均全線下降。比如,鴨頸采購均價降降幅55.58%、鴨頭采購均價降幅31.18%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企業業績垮塌如此,值得好好總結和分析。
產品賣不動,是共同的痛點。
在半年報里,絕味食品特別指出,銷量下降是影響收入的重要原因;煌上煌披露,其肉制品和米制品兩大業務,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4.57%和13.41%。
今年前6個月,周黑鴨產品總銷量為14618噸,同比下降7.43%,比去年同期少賣了1173噸,與此同時平均客單價還降了6.44元。
這時,創始人周富裕回歸一線,調整產品、實施“鎖鮮&散鹵二合一”戰略,意在重回經典。
擴張放緩
21世紀初期,中國鹵味品牌漸次成立,開門店、拓市場,商業模型逐漸成型。趕上餐飲資本化浪潮,多家鹵味品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開啟新的發展階段。
2005年,千金藥業前市場部經理戴文軍創立絕味品牌,在長沙市南門口開出第一家門店,主打鴨脖產品。在加盟模式的推動下,14年后,絕味門店規模突破萬家,帶領行業進入“萬店時代”。
2020年,國內鹵味鴨脖門店總規模超過10萬家,TOP5品牌市占率不足20%,在這個市場背景刺激下,絕味繼續加速擴張。
2020年至2023年,其凈增門店分別為1445家、1315家、1362家、874家。可今年上半年,情況突變,絕味門店數量較去年末減少981家至14969家。
絕味的“倒退”并非個例。2023年末,煌上煌門店總數為4497家,今年上半年降至4052家。
自從開放特許經營后,周黑鴨的門店數量也快速實現突破。從2020年的1755家增至2023年的3456家,其中,特許經營門店為2096家。今年上半年,特許經營門店減少375家,當期末為1721家。
作為佐餐鹵味第一股的紫燕食品,雖然門店擴張速度在放緩,但仍在保持增長。2020-2023年門店由5695家增至6205家,今年上半年,進一步增至6308家。
佐餐向上
據紅餐大數據,2023年,鹵味市場整體規模達3000億元。消費市場的疲軟,理性消費的回歸,正在推動市場需求轉換,鹵味的消費場景,正在從休閑回到佐餐。
前些年,曾助力休閑鹵味的資本們,關注的目光轉向佐餐鹵味市場。天圖資本投了德州扒雞,弘章資本、嘉御資本等投出了紫燕食品。
Frost&Sullivan《中國鹵制食品行業獨立市場研究》稱,2015年-2019年中國佐餐鹵制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0%,預計2020年-2025年將達到11.4%,均超過休閑鹵味。
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煌上煌押注米制品;絕味通過投資廖記、阿滿、鹵江南等,間接進入佐餐鹵味市場。
所謂佐餐鹵味,就是整雞、整鴨分割出售。佐餐鹵味門店大多開設在菜市場和社區,瞄準家庭餐桌,相比休閑鹵味,佐餐鹵味講求性價比和口味,迎合家庭消費。
鹵味大時代
上世紀80年代末,鐘懷軍從在江蘇徐州開設鐘記油燙鴨門店起步,逐步奠定了如今紫燕在佐餐鹵味江湖的地位。
除了鐘懷軍的紫燕食品,全國各地涌現出多個地域性佐餐鹵味品牌。四川的霸王鹵、武漢的冷記、江蘇的鹵人甲、福建的物只潮鹵等,川鹵、潮鹵、糟鹵以及辣鹵等各種特色佐餐鹵味逐漸崛起。
佐餐鹵味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消費基礎和認知基礎,不過,相比休閑鹵味食品消費市場,佐餐鹵味市場極為分散。2020年,佐餐市場TOP5品牌市占率不及5%,紫燕食品市占率也僅有2.82%。
現在來看,佐餐鹵味仍是一個小作坊為主的細分領域,菜市場、街道社區都有一家甚至幾家扎堆,真正全國性佐餐鹵味品牌還沒有出現。
當行業趨勢由休閑轉向佐餐場景,連鎖品牌對小作坊的替代已是大勢所趨,佐餐鹵味的時代帷幕徐徐開啟。
各大企業紛紛用拳頭產品打市場。紫燕食品的夫妻肺片、百味雞是兩大單品,廖記食品的棒棒雞、留夫鴨的招牌土鴨等,都是收入貢獻主力。
相對于小作坊,鹵味企業的食品安全、產品品質更有保障,產品品類更豐富。鹵味企業的中央工廠、冷鏈運輸以及連鎖門店銷售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做大的可能。
周黑鴨在今年啟動“二合一”社區門店,就是結合自身產品和供應鏈作出的一個創新型的嘗試;而絕味介入佐餐鹵味市場,則是通過投資間接進入。
從公開數據來看,目前大多數佐餐鹵味企業規模都不太大,最大的紫燕食品,也只有6000多家門店,第二梯隊玩家的門店數量,多為千余家或幾百家。
鹵味江湖生變,是危更有機。